回覆列表
  • 1 # 亦文亦物

    觀音菩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道場在浙江普陀山,很多人將它稱為“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在南北朝時期,最早觀音菩薩傳入中土時有不同的翻譯,有時叫觀音,有時叫觀世音,又有時被稱為觀自在菩薩,大約宋元以後,正式定名為觀音菩薩。

    在民間的民俗文化中,經常可以聽到有人將菩薩叫做“觀音娘娘”,為什麼要把菩薩稱為娘娘呢?實際上,這是一種封建文化的禁錮,跟滿清統治中原有掰扯不清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明朝末年清軍入關後,對漢人實施嚴酷的統治政策,甚至在宗教信仰領域也如此,官方不允許民間有大規模的宗教組織出現,因此對正統佛教打壓很厲害,各地也不允許新建大型寺廟,只有一些小寺散落鄉村。

    官方對普通百姓實行愚民政策,不讓大家唸書、識文斷字,防止他們有思想而引發動盪,因此很多人的學歷水平很低,但他又有信仰的要求需要拜佛求神,怎麼辦呢?各種菩薩的名號,對他們來講實在太過於複雜,人的教育水平太低,只能以各種“老爺、娘娘、奶奶”來代稱,所以今天聽起來這個稱呼就會感覺特別熟,實際上菩薩是非男非女,不是女性形象,只是明清以後因思想禁錮而逐漸變成了這個樣子。

  • 2 # 吃素的穿山甲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

    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中,觀音菩薩是最深入民心且在民間供奉最多的一尊菩薩。

    菩薩本意乃是“覺有情”,自覺覺他引導眾生開悟。觀音菩薩的稱號也是最多的,《心經》首句為“觀自在菩薩”,但更多稱觀世音菩薩。由於隨類應化,千手千眼,大慈大悲,其形象在民間信仰中漸漸以女相示人,於是在民間口口相傳中,許多人稱作“觀音娘娘”,同時也有“觀音老母”的說法。

    四大菩薩各有道場,是真正的“在人間”的佛教界最接地氣的菩薩,度人於紅塵中,觀音道場在浙江普陀山。與觀音娘娘這一稱呼極為相似的是,道場在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被當地人稱作“九華老爺”,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地藏菩薩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凡。

    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稱呼更顯得其在民間的地位之尊崇和形象之親民,這才是真正的婦孺皆知。

    漢傳佛教在中國民間的傳播中,由於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觀音菩薩的形象早在唐代就開始了緩慢的嬗變。而中國傳統民間信仰多神並敬,佛道雙修幾乎處處可見,而道教中王母娘娘在很早就有這種說法,而儒教中孔子經常在民間被稱作孔夫子,這種民間化、人性化、本土化的稱呼肯定會滲透到外來佛教中。而觀音菩薩本土化最特殊的送子觀音的創說,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民間輿論場中,更凸顯了觀音菩薩地位之特殊,於是由其形象的變化再順理成章地過渡到稱呼的演變,是一種自然漸進的過程,而觀音娘娘這一說法起自何時已難以考證,但普及度卻幾乎是人人皆知。

    只有紮根民間的信仰才最具生命力,而觀音娘娘這一稱呼儘管在佛教經典中沒有此說,但這種民間化的稱呼卻凝聚著廣大善男信女們最美好的願力和心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BC職業拳王練喻軒向網紅館長髮起挑戰,對手是否敢於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