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顛強時代

    上墳是中國傳統喪葬文化禮儀的一種,每到上墳的時候都會給我們逝去的先輩們燒紙錢,燒一些財物,表達我們對先輩們的一種哀思,和對先輩們的一種懷念之情。上墳也體現出我們對先輩們的一種“孝”。所以綜合以上的原因我認為過年上墳的時候應該帶孩子去上墳,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先輩是誰,有權利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家族史:

    筆者提出了過年上墳,在小編的家鄉我們這裡過年是不給逝去的老人上墳,一般我們上墳的時間是清明節和每年的陰曆十月一號。不過在過年的時候小編的家鄉會在大年二十九的中午請“家堂”,就是同一姓的家族人聚集在一起去自己先輩的墳頭前燒香過年了把老人請回家過年,(我們這裡的過年習俗),在這個過程中是可以帶著小孩的,讓小孩一塊跟著起碼可以讓他們感受自己過年的氣氛,還有的就是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先輩們埋在了什麼地方,其次就是在過完年的時候也就是大年初一的下午送“家堂”的時候,這個時間就是自己送自己的先輩,這個時候也是可以帶著小孩的,(不過送“家堂”就是自己送自己家的,這個時候同姓家族人不用在一塊送了。)

    對於上墳帶著自己的孩子還是很有必要得,每到上墳的時間(比如清明節),帶著自己的孩子給逝去的老人上墳,這也是對他們一種“孝”的教育,讓他們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別人。因為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對自己得孩子以後成長有所影響,在上墳的時間可以給他們講講先輩們故事,可以給他們說說先輩們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鼓勵他們學習先輩們身上的優秀品質,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對他們以後的成長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起碼給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一些農村有個別的說法,認為帶著小孩上墳,容易招惹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小孩子身子骨弱,其實這是一種沒有科學沒有依據的說法,做為新時期的我們不應該在乎這些不必要的說法。

    最後總結:

    綜合以上原因我認為可以帶孩子去上墳,教育他們懂得感恩,懂得回報自己的親人,以親身經歷告誡他們什麼是“孝”,什麼是“感恩”。

  • 2 # 東北抖哥

    感謝提出有意思的問題,我來回答!

    關於上墳要不要帶孩子,我的觀點是,無論是不是過年,只要天氣、環境等客觀條件允許,都可以帶孩子去。我就是這樣做的,因為這是培養孩子孝道、親情、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機會和方式,也是一種必要的人生閱歷、體驗。

    有很多人會不選擇帶孩子上墳。有人是出於本能的對死亡的畏懼和遠離;有人是出於“小孩子天眼尚開,會看到不乾淨的東西”、“老祖宗稀罕哪個孩子就可能會纏上哪個孩子”等帶有迷信色彩的想法;也因有人是出於對孩子的疼愛,不願意讓孩子接觸“不必要”的事物。

    我堅定地選擇帶孩子上墳祭祖,是個人的世界觀、對孩子教育理念等等全面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同時,我接觸過的一個真實事例,也是我在帶孩子祭祖時經常會閃念到的。這個事例是這樣的:我一個非常要好的哥們兒,他岳父臨終的那晚,我作為鐵哥們兒自然幫著在場忙前忙後。他家住的是躍層,就在他岳父嚥氣的前後,我擔心哥們十歲出頭的兒子在樓上害怕、傷心,就上樓想去安撫、照料一下孩子。可我上樓看到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正在捧著IPAD打遊戲,全無一點傷心之意……聯想到姥爺平日裡對孩子的疼愛,那一刻我很是感慨!

    我是在兒子六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帶他去給他打小孝敬過的太奶奶和沒見過面的太爺爺上墳。在路上的時候,就講太爺爺、太奶奶的故事,還有對孝老敬親、對生命的珍惜和保護之類的話題。上山的路上有很多野花和小草,有螞蚱和小鳥,有時候還會牽著狗去,所以,上墳既是教育,也是玩;既是玩,也是教育。

    2019年3月17日,我慈愛的父親去世了。爺爺去世,我十一歲的兒子表現出的是我期待中的那種情感。兒子說:我很想念爺爺,爸爸你說爺爺在天上會知道我在想他嗎?又說:我今天在學校,一聽到有誰說道“天堂”、“上帝”這樣的話,我就會想到爺爺,可是一玩起來我又顧不上傷心了,你說爺爺會原諒我嗎?我說,會!

    十一假日裡,我又帶著兒子去給爺爺、太爺爺、太奶奶上墳了。墳上又有新長了些荒草,我們又沒帶什麼工具。於是,我和兒子就用雙手拔去了那些草。

    太爺爺、太奶奶和爺爺的墳頭,於是不再荒涼。

    我們又焚了紙錢,按上面寫的面額,不知有幾千萬億。我說:爹啊,沒事打麻將的時候大點幹,一億飄十億沒問題!兒子說:對,有孫子給你送錢,你就好好享福吧,大點幹!

  • 3 # 星其裡

    看孩子年齡,幾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帶去。

    一,有安全隱患。

    老家上墳都會燒紙、放鞭炮啥的,孩子太小的話不懂事難保不會亂跑亂動,萬一被燒傷這些得不償失。孝順放在心裡就好了,好多大人去上墳都是一個形式,何必強求孩子。

    二,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不管是墳地也好公墓也好,始終會有一些陰森森的氣氛,萬一孩子膽子小留下了心裡陰影就不好了。身邊孩子小的家長都不會讓孩子參加祭奠上墳這些儀式,跟著大流總是沒錯的。

    三,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

    從風水等角度來說,墳地也好公墓也好都不適合孩子出現。孩子陽氣弱,容易被墳地的陰森氣氛影響。親戚朋友中總會有孩子去了一些不太好的地方被嚇到了夜哭夜啼,為人父母者肯定要多方面為孩子考慮,消除一切有可能的風險。

    與其帶孩子去走一遭形式,還不如多給孩子講講已逝親人的事蹟,這是最好的懷念方式。人活一世,肯定有很多閃光點值得紀念。在給孩子講解讓孩子學習成長的同時,自己又何嘗不是對別人的人生多了一些理解與思考,比上墳好處多。

  • 4 # 正向人生

    過年上墳如果孩子當時沒有問題或病痛之類的,建議一定要去。

    特別是已過世的爺爺奶奶姥姥輩之類的。

    為什麼呢?或許可以說是傳承吧。

    就我自己及身邊的經歷,近些年,其實很多小孩子或大人對上墳而言,都沒有小的時候那樣人多、重視了。

    如果家裡小孩小時見過那已經去世的長輩,或多或少還是有些記憶的,去上墳就相當於是在世的人之間串門一樣,我們總得有時去看看他們,加深親情、有個從前的念想。

    如果小孩幼時沒見過那去世的親近的長輩,那建議更要去了,大人需要給他介紹咱有這樣一號人,他是誰、怎樣,現在去世了,他的家就在這裡。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爺奶一輩姓甚名誰、安葬地等在哪兒都不清楚,我想那也是蠻可悲的一件事。

    還記得尋夢環遊記裡的那句話嗎?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 5 # 另類文史

    平常上墳是沒問題的,清明節和中元節不可以。

    為何要這麼說呢?因為清明節是一個重大節日,通常家族的人會悉數到場,即使不能全到,起碼也能來個七七八八,這是後會有隆重的儀式感,儀式感這種東西最容易形成心理震懾。

    古代法場、庭審、文武百官上朝都有非常嚴格的儀式感,除了印證“話事人”的權威外,也是對參與者有一種心理震懾。

    上墳是對逝者的追思,平常上墳帶孩子去沒什麼,但清明節和中元節不可以,因為清明節這天儀式感非常強,氣場太過強大,容易對孩子形成心理暗示,加上上墳當天通常都會有老年人或體弱者出現意外狀況,這對於小孩都有很不好的影響,所以小孩子能不去就不要去,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去的話,六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去,六歲以下的孩子說什麼也不要讓ta參與,無論男女,切忌切忌!

    中元節俗稱鬼節,這一天是民間所謂的鬼門大開的日子,陰氣很重,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但在中國農村,鬼節這天很多地方都有悼念活動,尤其晚上燒香、求神、禱告、哭靈的人很多,小孩子們儘量不要外出,理由同上。

  • 6 # 無奈215860735

    正月十五我帶五歲兒子去上墳,去的時候蹦蹦跳跳,下山時滑倒兩次。回到家十幾分鍾後說頭暈,還吐。難受的沒吃飯躺床上也不睡覺。一個勁的難受。心疼兒子,去了村裡會看事的二嫂家,燒上香查了查。上來就問我是不是孩子摔倒了,我說是摔倒了兩次。然後說沒事,趕緊買點紙到大路口燒燒,在床前燒六個元寶唸叨唸叨。按照她說的,我一一做了。第二天孩子睡醒就活蹦亂跳的了。

  • 7 # 老王84060

    上墳有對下一代教育的實際意義,上墳實際是說墳,給下一代介紹祖祖輩輩如何打拼,如何對人等等這些事情,為何過去漢奸不能入祖墳,或者做了其它傷天害理惡事的人也不入祖墳,有重大貢獻要立碑,寫碑文,是為了讓下一代更好。

  • 8 # 陳哲升

    我是玄學工作者。

    我的孩子都是六虛歲才上山拜祖(首次要雙數,不要單歲,指虛歲),山上陰氣重,孩子氣脈不強大,沒必要去冒險。安全第一。

    至於讓祖先看到子孫,其實他們早就看到了,並且在家拜祖先時,我就讓孩子敬拜,緬懷祖先,教育孩子代代相傳。

  • 9 # 使用者6477411075

    首先本人不封建迷信,但上墳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習俗,也是對祖先的一種紀念,我們南陽這邊是大年初三,清明,十月一和週年上墳,對於上墳帶不帶孩子沒有過多的要求,老年人只是說不讓帶太小的孩子去,怕看到不乾淨的東西會害怕,另外清明節不興出嫁的閨女回孃家上墳,這些其實都是流傳下來的具體什麼原因也不清楚。

  • 10 # 吃菜不喝粥

    這個當然要帶的,大年初一上墳祭奠祖先,我老家的規矩只能男的去。我會帶我兒子去,不過等他大一點了。兒子現在膽小年齡也小,初一上墳鞭炮煙花很多的,所以等他大點了就帶他去!祖輩流傳下來的傳統不能丟。這是規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豆可以接受哪些果菜的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