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單泓達

    達論:人才不是有“才”而是有“志”。志存高遠者必才學隨身。如果能志同道合,那就可以同志相稱了(此同志非彼同志(๑˃̵ᴗ˂̵)و)。公司的發展和階段不同,需要的才華和志向也不一樣。如果要人才為你所用(前提是你詳細的論證和考察過他的價值,據ATSD組織調研,年收入過百萬是衡量人才的一個價格尺度),就要知道欲戴王冠,先承其重。先不要考慮人才能為你做點什麼,先考慮你能為人才做點兒什麼。不要用各種模式取代“錢給到位”這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為人才到哪裡都能吃飯,為你所用時當然要一個能讓自己安心創造價值的收入。換個角度,如果將為我所用換成一同奮鬥,那就需要領導者有更大更純粹的志向而不只是把志向當賺錢的忽悠工具,當你身心合一,為人謀福的狀態釋放時,這本身的魅力就會吸引天下英才紛至沓來,因為人才不肯居於人下,但甘願居於真正的領袖一側。怕就怕,打著志向的大旗,算計著盈虧的小賬,那做一個會做買賣的富翁就挺好,不要追求人才濟濟大成者的境界了。

  • 2 # 錢塘泊廬

    有長於別人的才能才華的人就是人才。對於人才首先要認識他,慧眼識珠。只有認識人才,才會尊重人才,人才也才會為你所用。

    水滸傳裡行者武松,應該是一個突出的人才。但是武松那麼優秀,在柴大官人那裡卻沒有被仗義疏財的主人所真正的認識,所以也沒有被主人所用。優秀的人才可能會有比一般人有更強的個性和傲氣,但也是希望被人認識,尊重和使用的。

    (景陽岡武松打虎)

    (武松打店)

    比較起柴進,宋江就是一個極具慧眼,極其尊重人才的人,人稱“及時雨”。他對武松的器重,使得武松在第一次的見面以後就誠心歸附,貼心成了宋江的弟兄。

    武松是個英雄,光明磊落,又好結交江湖好漢。他在陽穀縣因為打虎被陽穀縣所用,雖然有權宜之計的因素,更多一些是為報知遇之恩的因素。

    (京劇 武松打店)

    按水滸傳的描寫,柴大官人的地位可能比陽穀縣會更高,且又是仗義疏財的同為江湖好漢,卻因為不識、不重、不用武松,最後二人有緣無分。

    陽穀縣與武松終歸是兩路人,卻是在那一個時間裡成為了組合。若不是後來的“殺嫂”,恐怕會一直延續下去了。(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PL春季賽Hero久誠的干將莫邪出聖盃引爭議,哪些英雄適合出聖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