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點特長

    題主的題目沒什麼問題,貌似回答的人問題不少。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成吉思汗時期,也就是鐵木真時期。

    成吉思汗是不是中中國人?這個問題現在有很多爭議,很多人也弄不清楚。

    1945.8月國民黨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意外蒙古可以通過公投決定是否獨立,同年10月,外蒙古公投後獨立,正式從中國分離出去。

    由於成吉思汗建立的國家是大蒙古國,因此,外蒙古獨立之後認為成吉思汗是屬於外蒙古的。

    有人問那元朝不是中國嗎?沒錯,元朝是屬於中國,但是元朝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的,只繼承了大蒙古國一小部分疆域面積。

    還有人說,毛主席不是曾經在詩歌中把成吉思汗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起比較嗎?沒錯,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是說過,可那時候是1936年,外蒙古還沒有被分裂出去,是屬於中國的。

    所以就目前來說,忽必烈元朝是中國的沒毛病。但鐵木真是不是中國的,具有一定爭議。

  • 2 # 燕趙節度使

    相當大,據資料顯示,面積為1000萬平方公里左右。 (截止到成吉思汗去世)

    具體見下圖: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建立者。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鐵木真生於漠北斡難河一帶(今蒙古國肯特省)。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後,鐵木真成為蒙古乞顏部大汗,逐步統一蒙古各部。

    開禧二年(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

    蒙古國建立後,他和手下將領多次發動對外戰爭,經過幾十年的征戰,大蒙古國幅員遼闊,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東抵中國東北和日本海,南到黃河以北,被到貝加爾湖北岸。

    主要對外戰爭有:

    進攻西夏:

    成吉思汗分別在1205年、1207年及1209年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臣服。

    1210年,西夏向蒙古稱臣。西夏皇帝夏襄宗把察合公主嫁給了成吉思汗。

    1227年,成吉思汗再次進攻西夏 。在蒙古軍圍困西夏首都時,成吉思汗病逝於今寧夏南部六盤山(一說靈州)

    進攻金國:

    1211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入侵金朝,在野狐嶺大敗四十萬金軍,並在次年和第三年陸續攻破金朝河北、河東北路和山東各州縣,

    1214年三月,金宣宗遣使向蒙古求和,成吉思汗從中都撤兵。

    為了遠離蒙古的威脅,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離開中都,遷都汴京。成吉思汗大怒,下令入侵中都,蒙古軍在1215年5月31日佔領中都,金朝在黃河以北之地陸續失守。

    佔領中都後,成吉思汗返回蒙古草原,1217年,成吉思汗任命大將木華黎繼續入侵金朝。

    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前夕,蒙古軍隊基本佔領金朝黃河以北的所有領土。

    滅西遼

    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將哲別滅西遼,殺死西遼末代皇帝屈出律。

    滅花剌子模

    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蒙古十萬大軍進攻花剌子模。

    1221年,蒙古軍隊消滅花剌子模王國,。

    1223年,蒙古將領者別與速不臺於迦勒迦河之戰(今烏克蘭日丹諾夫市北)中擊潰基輔羅斯諸國王公與欽察忽炭汗的聯軍,然後又攻入黑海北岸的克里木半島。

    但隨即返回。

    寶慶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伐西夏,途中去世。

    元朝建立後,成吉思汗的孫子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追尊成吉思汗為太祖。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後,追諡聖武皇帝。

    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追諡“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

  • 3 # 美味海角

    蒙古在唐朝時期,是草原上一個不大的遊牧部落。鐵木真在統一各遊牧部落後,於1206年並被推舉為大汗,號成吉思汗,大蒙古帝國由此建立。從此,成吉思汗就率領著他的鐵騎開始了征服各國的戰爭。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被世界史學家公認的最大的成功者,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公里,是現在中國版圖的三倍還多。鼎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4500萬平方公里。

    鼎盛時期蒙古帝國的版圖裡包括了從北韓到波羅地海海岸的絕大部分地域,蒙古人牢牢統治著小亞細亞、俄羅斯遠東地區、北韓、南韓、蒙古、伊拉克、伊朗、孟加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印度北部、緬甸區域性、中國以及越南北部。包括土耳其,東歐的波蘭區域性,匈牙利區域性,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的區域性,面積橫跨亞歐大陸,涵蓋北亞,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歐,南歐等多個區域,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三大洋,在十三世紀這絕對是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

  • 4 # 凱哥說史

    先回答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成吉思汗打的江山面積有多大?回答:3000萬平方公里!

    一、史上最強悍的騎兵,肆虐著那個世界

    公元1200年前後,成吉思汗斡難河源迅速崛起,靠著區區十萬人的軍隊,近則戰勝數百萬、乃至數千萬人口的大國西夏、西遼、花剌子模和金朝,遠則打到了中亞、西亞、東歐等地區,麾下已經聚集了那個時代戰鬥力、武器裝備、戰法戰術最為先進的十幾萬蒙古騎兵。

    隨後幾十年,蒙古鐵騎攻滅數十國,最遠處兵鋒直抵維也納城下。這個強大的帝國東西長1.6萬公里。跨越數個時區,正當東方月上柳梢頭,西方屬地還是烈日當空照。

    這個資料是個什麼概念?大約是世界土地面積的22%,為20世紀時蘇聯的1.5倍,現今俄羅斯的1.9倍。當然,這個成績是歷經三代領導人、長達半世紀的征途,讓蒙古帝國的鐵蹄橫掃了歐亞,曠古絕今!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少年鐵木真發下的一樁誓言:“我要讓世界臣服於我的腳下!”

    三、何以為證,人口的傳承是鐵證

    如何來證明疆土的遼闊,歷史紀錄當然能說話,但是人口的傳承才是鐵證。

    如此人口之眾多,傳播之廣,您還懷疑成吉思汗的疆域版圖嗎?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由成吉思汗所開創的蒙古帝國號稱要將從太陽升起之地直到落下之地都變成自己的牧場,他們也幾乎做到了這點:從東方的太平洋沿岸一直到多瑙河畔的維也納城下,從白雪皚皚的西伯利亞一直到熱帶島礁曾母暗沙都被蒙古鐵蹄如颶風一般席捲。330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積使蒙古帝國在人類歷史上僅次於大英帝國,而在所有陸權擴張型帝國中蒙古可謂無出其右。然而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樣——蒙古帝國的偌大疆域也不是一天打下來的。事實上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汗國的疆域只有1200萬平方公里左右。

    關於蒙古人的起源在唐代的典籍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在客魯連河下游以及興安嶺之北的室韋人中有一個叫做蒙兀的部落。840年黠戛斯人南下,迫使回鶻人西遷,室韋人乘機成批遷入原本突厥語遊牧部落聚居的漠北草原,使這一地區逐漸蒙古化,此後人們管這片草原叫蒙古草原。不過這時的蒙古和之前生活在這片草原的匈奴、突厥一樣是指的操同一語系的部族聯盟,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只不過後來草原上這些操同一語系的部族是由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統一的,於是就用蒙古之名指代這片草原上所有遊牧部落,由此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民族。11~12世紀在這片草原上蒙古、塔塔兒、蔑兒乞、克烈、乃蠻五雄並立,還有其他一些相對小些的部落分佈在這片草原。蒙古部即是唐代蒙兀室韋的後裔,他們分佈在今天的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東一帶。隨著子孫日益繁衍,蒙古部內部逐漸形成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氏族,成吉思汗就出自其中的乞顏氏族。

    成吉思汗原名奇渥溫·孛兒只斤·鐵木真,他的父親也速該是蒙古部的首領。鐵木真9歲那年父親也速該被塔塔爾部的人暗害,同屬蒙古部的泰赤烏氏族為霸佔蒙古部首領的地位而大力排擠也速該留下的孤兒寡母,鐵木真被迫和母親、兄弟一起四處流浪備嘗辛苦。在這一過程中他結識了自己的安答(蒙語:結義兄弟)同時也是日後最強有力的對手——札木合,後來又藉助父親的安答——克烈部的王罕的幫助召集父親死後失散的部眾。這時蔑兒乞部見鐵木真勢力日漸強盛,於是出兵襲擊了鐵木真的營帳並擄走了鐵木真的新婚妻子孛兒帖。在札木合和王罕的幫助下鐵木真救回了自己的妻子,然而隨後不久鐵木真和札木合就漸行漸遠——儘管札木合在鐵木真一家最落魄時和他結為兄弟,又幫他救回妻子,可他和鐵木真一樣夢想成為統一諸部的草原王者,這正是他們註定反目成仇的根源——天下雖大,不能同時容納兩位君王,而無論誰成為日後的王者他倆誰也不願意向對方稱臣。1190年札木合集合泰赤烏等十三部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亦以諸部三萬人分作十三翼迎之於答闌巴勒主惕。此戰鐵木真戰敗(這是他一生唯一的戰敗經歷)。鐵木真並沒被這次戰敗所擊倒,相反他痛定思痛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札木合在戰勝鐵木真後暴露了殘暴的本性——將十三翼之戰中抓獲的俘虜全部用大鍋煮死,對站在自己一方作戰的各部首領也是頤指氣使,結果部眾紛紛歸附鐵木真。

    1202年秋鐵木真在闊亦田之戰中擊敗了札木合率領的12部聯軍。隨後鐵木真的兵鋒直指自己的殺父仇人塔塔兒部,迫使其首領札鄰不合服毒自殺,另一首領也客扯連投降。鐵木真趁勝追擊泰赤兀部並迫使其投降。連續幾次大的軍事行動已消基本消除了鐵木真統一草原諸部的障礙,同時也使鐵木真的實力進一步壯大——此時他帳下已獲得木華黎、哲別、納牙阿等得力干將。1203年秋鐵木真襲擊了克烈部王罕的金帳。1206年春鐵木真經過多年的奮鬥終於統一蒙古草原諸部,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在本次大會上蒙古貴族們共同尊奉鐵木真為成吉思汗,以此為標誌宣告統一的蒙古汗國正式建立。蒙古汗國的建立僅僅只是這個帝國擴張的開始,很快整個亞歐大陸都將感受到蒙古人帶來的恐懼:鐵木真稱汗六年後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爭。首戰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延慶),大敗金軍十餘萬;重創金軍於東京(今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關等地。後不斷改變戰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人心浮動及憋軍譁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於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採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後來攻城作戰,一次用炮即達數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萬。隨後建工匠軍,設廠冶鐵製造兵器。在通訊聯絡上建立“箭速傳騎”,日速數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遣速度增快。善於發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

    成吉思汗十三年蒙古人在追擊乃蠻王子屈出律的過程中趁勢西征滅掉西遼,打開了通往西方的道路。由於此時蒙古的主要精力還用在對付東方的金國,一時無力對西方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儘管如此成吉思汗還是派出商隊前往西方貿易以擴大蒙古的對西方的影響力。成吉思汗十四年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花剌子模的魯莽行為終於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1219年成吉思汗將攻打金國之事交付給自己手下的四傑之一木華黎,他自己則親統大軍西征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儘管是中亞大國,但此時國內矛盾尖銳——國王和太后爭權,地方勢力蠢蠢欲動,身為花剌子模國王的摩訶末不得不分兵把守各大城市,這就導致了花剌子模兵力的相對分散。儘管花剌子模在總兵力上佔優勢,但具體在每一據點上其實都處於相對不利的局面,成吉思汗巧妙利用了摩訶末兵力分散的特點集中優勢兵力對花剌子模各據點各個擊破。蒙古軍團攻陷了花剌子模都城撒馬爾罕,摩訶末被迫逃入裡海的一個小島並死在了島上。摩訶末之子扎蘭丁繼位,繼續扛起反擊蒙古的大旗。扎蘭丁曾集結約10萬軍隊在八魯灣川擊敗蒙古軍,他的武勇甚至受到了成吉思汗的稱讚。然而扎蘭丁的兩位部將不和導致軍隊分裂,蒙古將領哲別和速不臺趁機追擊扎蘭丁直至印度河畔,扎蘭丁在激戰後躍馬渡河逃入印度。1224年蒙古軍退後扎蘭丁由印度前往波斯並向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借兵,先後據有克爾曼、伊斯法汗等地,然而不久之後他和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納斯爾爆發衝突,又出征亞塞拜然和谷兒只吞併其國土,引起了伊斯蘭諸國的不滿,扎蘭丁因此陷於孤立狀態。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秋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在這次軍事行動途中成吉思汗因圍獵受傷,高燒不起,但他仍不退兵,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成吉思汗病危後在六盤山休養並留下了著名的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

    綜上所述:成吉思汗臨死時金國與西夏尚未滅亡,當然西夏實際上是已被基本徹底打殘了。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方面祕不發喪,對成吉思汗死訊一無所知的西夏皇帝李睍在投降蒙古後被扣押殺害 ,至此西夏滅亡。此時南方的吐蕃、大理、南宋等國更是幾乎和蒙古沒多少往來。這時蒙古南韓的疆域大致上包括蒙古本部、如今的新疆和中亞地區以及從金國奪取的中都等地,大約在1200萬平方公里左右。不過成吉思汗之死並沒停止蒙古人擴張征服的腳步:成吉思汗之子窩闊臺和拖雷遵守成吉思汗遺策,於窩闊臺汗六年(1234)滅金。公元1236~1242年成吉思汗長孫拔都率軍西征,飲馬伏爾加河,征服羅斯諸公國(今俄羅斯歐洲部分),日耳曼諸王公、波蘭、匈牙利組成的聯軍也被蒙古旋風席捲。1247年蒙古宗王闊端與西藏薩迦派活佛薩迦·班智達在涼州會盟,從而確立了蒙古帝國對吐蕃地方的統治。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自己的弟弟忽必烈南下征服大理國。1253~1259年蒙古發起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指揮,蒙古軍團從首都和林(今蒙古國哈拉和林)出發,征服了阿拉伯帝國。蒙古兵鋒一直挺進到敘利亞,眼看蒙古軍團就可以乘勝攻打埃及進入北非,構建跨越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時東方的蒙古本部再次傳來一個訊息:當時的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重鎮——四川合州釣魚城時逝世。旭烈兀匆忙率軍東返,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趁機殺入敘利亞,成功阻擊了蒙古西進的兵鋒。

    蒙古帝國的擴張速度實在太快了——從東方的太平洋沿岸一直到多瑙河畔的維也納城下,從白雪皚皚的西伯利亞一直到熱帶島礁曾母暗沙都被蒙古鐵蹄如颶風一般席捲。而在蒙古帝國的擴張征服過程中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等各藩王手中無不握有龐大的領土和強大的軍隊,這就為蒙古帝國日後的分裂埋下了隱患。以蒙古的人口統治如此偌大的國土,加之蒙古本身才剛從原始部族過渡而來。儘管他們能馬上取天下,然而卻未能使帝國各地建構起統一的政治經濟聯絡,因此當他們面對人口比自己多得多、文明也更為先進的民族時迅速和當地人口出現了融合跡象:西征的蒙古人絕大多數同當地的突厥人融合並皈依了伊斯蘭文明。與此同時蒙古黃金家族內部的爭權奪利更加劇了蒙古帝國分裂解體的程序: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和三子窩闊臺認為長子朮赤並非成吉思汗親生,於是在窩闊臺繼任大汗後察合臺系和窩闊臺系就聯手排擠朮赤系,這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兒子蒙哥主動向朮赤之子拔都示好。實際上後來在蒙哥就任大汗一事上拔都出力甚多,坐上汗王之位的蒙哥投桃報李予以拔都相當的自治權。手握一方軍政大權的蒙古宗王們實際上早已為蒙古帝國的分裂解體埋下了種子,那麼蒙古帝國正式分裂解體的標誌性事件又是什麼呢?公元1260年蒙古汗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即大汗位,在這裡他接受漢族幕僚的建議:頒佈即位詔書,稱皇帝,以示自己的正統王朝統治者身份。忽必烈的政治志向遠超其兄蒙哥、其父託雷:他企圖變革蒙古汗國的國家體制——他不僅要做蒙古帝國的大汗,還要做中原正統封建王朝的合法繼承人。忽必烈這一行為引發了帝國政壇的大地震:忽必烈所依靠的主要是自己的嫡系軍隊以及漢人幕僚的支援,他仿行漢制建元稱帝的做法令主張維持蒙古舊俗的保守勢力感到了深深的憂慮,於是他們在蒙古本土召開忽裡勒臺大會選舉忽必烈的幼弟阿里不哥為大汗。這樣一來蒙古帝國就同時出現了兩位最高統治者:一個是仿照漢制登基的忽必烈皇帝,一個是蒙古本土貴族選舉出來的阿里不哥大汗。此後由於權力和意識形態之爭忽必烈與幼弟阿里不哥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汗位爭奪戰,在這一過程中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均站在阿里不哥一邊與忽必烈為敵,只有忽必烈的親弟弟旭烈兀站在忽必烈一邊,而這其實是忽必烈承諾給予其更多自主權而爭取到的。忽必烈遵照歷代中原漢族王朝的傳統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由此蒙古帝國正式分裂為元朝與四大汗國——元朝成為了一箇中國化的王朝,而四大汗國則逐漸走上了獨立發展之路。

    忽必烈在建立元朝後並未停止擴張征服的行動,儘管忽必烈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漢文明,但始終不曾放棄過蒙古人的征服之夢:在征服大理後蒙古兵鋒一度進入越南、佔婆等地,完成了對宋朝西南方向的戰略包圍態勢。1276年元軍攻破南宋都城臨安,迫使宋恭帝趙㬎和謝太后等人歸降。3年後元軍在崖山海戰中殲滅了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儘管忽必烈越來越倚重自己的漢族幕僚,但對他們始終難以完全放心,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極為矛盾的一幕:一方面他下詔省、院、臺、部、宣慰司、廉訪司及部府幕官之長均用蒙古、色目人,另一方面又花重金敕修山東曲阜的孔廟。當1266年蒙古軍團攻陷四川開州時忽必烈在大都接見了從威尼斯遠道而來的馬可·波羅一行,由此忽必烈得以瞭解到西歐的風土人情。忽必烈還在軍務的間隙給羅馬教皇寫了一封信:要教皇委派一百位傳教士來中國傳授基督教義和西方科學。此時的忽必烈內心同時具有的傳承自成吉思汗的擴張征服野心和傾心漢化後矢志建立遠邁漢唐之偉業的慾望,這促使他要將自己所知的地方全部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這樣就能在漢人心目中樹立自己作為正統王朝的形象,與此同時忽必烈還試圖使蒙古這個傳統的陸權帝國通過對海路的控制主宰天下,為此他策劃了對高麗、日本、越南、爪哇等地的軍事行動: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蒙古人曾先後三次對越南採取軍事行動;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策劃了兩次東征日本的軍事行動;1280年元朝將高麗設定成為東征日本的軍事基地“徵東行省”(又稱日本行省或徵日本行省);1292年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登陸爪哇島......然而這一系列軍事行動儘管有的曾取得一時的成效,但從最終結果來看都可以視為是失敗的。此後元朝逐漸由一個擴張型帝國過渡成為一個內斂的王朝,這時忽必烈的後人們發現:當他們逐漸去掉身上的擴張性格之後卻使自己獲得了基本穩定的國土。《元史·地理志》是這樣記載著元朝的疆域“被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這一疆域不僅超過了漢唐全盛時期,同時由元朝所開創的行省制度大大提升了對邊疆領土的控制力度。

  • 6 # 孤客生

    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蒙古帝國國土最龐大的時期並不是成吉思汗在位的時期,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帝國只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並不是最大的。

    成吉思汗的戰略中心在中東,他以及他手下的鐵騎們在西方世界大肆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盡成焦土,凡是碰上抵抗的城市,在攻入之後他們就會大肆的屠城。

    在攻打一些國家的時候,就算有的城市投降了蒙古人也會將那座城市的人全部殺光,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前進殺敵的時候後方會被這些城市的人堵住,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全部通通殺光,只留下一些工匠。

    蒙古人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複合弓,這複合弓的攻擊力非常強大,能在一定的距離內射穿敵人的盔甲,而且蒙古人的戰馬耐力也非常強大,能在荒漠中長途跋涉數天不停息。

    他們還從當時攻下的中國地區獲得了先進的火藥技術,製造成了強大的火炮帶到了西方,他們在各個城市俘獲的攻城工匠因為他們打造了眾多的攻城利器,為他們掃除城池的障礙。

    正是因為這諸多的因素,蒙古人才在那個時期變成了大地上最強大的魔鬼,向當時的文明世界撒播著他們恐怖的種子,像收割麥草一樣收割著人們的性命。

    蒙古人在當時中國所殺的人可一點都不比西方的少,成吉思汗的兒子孫子們在打下中國北方的時候,對當時中國境內的漢人以及各種民族們大肆屠殺,僅是西夏以及金國兩個國家境內就殺了大概有一千多萬到2000多萬人,這些人都是他們在攻下城池之後,一個一個用屠刀殺死的,只留下了一些特殊的人才在戰爭中起到作用。

    從元朝建立後,蒙古人把中東的色目人地位放在了中國區域內的北人以及南人之上就可以窺見一般,曾經作為一樣被侵略的國家以及奴隸,中國在當時的地位甚至比不上俄羅斯以及中東等地被侵略的國家與民族。

    事情並不是如此,蒙古帝國曾經也侵略過北韓半島,所以在南韓人的眼中,蒙古帝國也是南韓的歷史之一,在他們的教科書當中,成吉思汗就是南韓人,因為他們曾經被蒙古帝國侵略過,所以這就是證據,當我們在嘲笑南韓人的時候,大家可知南韓人也是這樣嘲笑我們的?

    那如果我們不承認曾經的高麗,蘇聯、俄國等他們祖先建立的國家是我們歷史中的一部分,那是否就是否認了他們是中中國人的身份?

    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這種看法非常的荒謬,我們在論證歷史的時候講究的是實事求是,所以說否認蒙古帝國、否認高麗、否認新羅、否認俄國、否認蘇聯不是我們國家的歷史的同時,對蒙古族、北韓族、俄羅斯族、哈薩克斯族之間的感情是不產生絲毫影響的。

    所以說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帝國面積應該是在1800萬平方公里左右,從中國的北方一部分一直延伸到俄羅斯境內以及中東等大多數地方,成吉思汗屬於蒙古人,屬於蒙古國,在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孫們帶領下,蒙古人征服了當時的大半個已知世界,而中國的朝代元朝也僅僅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而已。

  • 7 # 彪哥公益

    在成吉思汗時期的疆土面積就超過1800萬平方公里.蒙古第一次西征(1219-1225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餘勢力,以及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Khorazm ),便藉口花剌子模殺蒙古商隊及使者,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他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以及大將速不臺、哲別隨行。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於1220年攻佔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幹(Samarkand),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臺、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裡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Russ),於1223年大敗欽察(Kipchak )和俄羅斯的聯軍。另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在印度河流域打敗之。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徵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後來發展為四大汗國。 第二次西征(1235-1244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後三子窩闊臺繼任大汗。

    元朝的時候中國的國土最大,到達西歐了。當然是成吉思汗打出來的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時期,隨著對外擴張,其疆域曾一度橫跨歐亞大陸:東北到日本海,北到今天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內,西北接窩闊臺(成吉恩汗三子)汗國(在今天的新疆)、察合臺(成吉思汗二子)汗國(在今天的新疆)、欽察汗國(成吉思汗孫拔都所建,在今天的俄羅斯)和伊利汗國(成吉思汗孫旭烈兀所建,在今天的伊朗),西南接尼波羅、印度、緬甸、越南,東南至海。 而清朝最終完成了中國疆域奠定的歷史使命。最著名的康熙皇帝統治時的疆域,已經達到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到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

    如果認為成吉思汗及其所有子孫控制的疆域,那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不完全統計有將近4500萬平方公里。 但是元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元朝是中國版圖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僅嶺北行省就基本含蓋了今天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它的版圖一直可以劃到現在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

    1257年,蒙軍蕩平木剌夷之地,並揮師繼續西進,攻陷報達(Baghdad ,今巴格達),屠殺八十萬人,滅亡歷時五百餘載的黑衣大食(Abbasids)。此後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聖地麥加,攻佔大馬士革,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東部的塞普勒斯島)。本來他還要進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陣亡的訊息,便率主力班師。 但是蒙元的統治有沒有到達北海至今還有爭議,如果到達北海(即北冰洋)那就遠遠超過了2000萬平方公里,第一次把西藏和臺灣置於中央統治之下.

  • 8 # 春風如沐695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乞顏部落人,蒙古天可汗。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蒙元帝國的締造者,他的一生用“輝煌至極,後無來者”可以形容;在他60多年的光輝歲月中,大小征戰60餘次,除了十三翼之戰因力量懸殊主動撤退外,無一敗績,他的軍事天賦窮盡了人類的極點,是當之無愧的戰神。

    1206~1227.成吉思汗在位時, “蒙古旋風”席捲歐亞大陸,佔領的疆土遼闊,實際面積達到33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土地的22%之多,超過了五分之一;控制了金朝北半部,西夏,西遼,花剌子模,高加索山一帶到東歐的欽察草原。後來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明蒙古帝國是繼大英帝國之後世介面積第二大國。(注:蒙古帝國是完整的土地,大英帝國是分散世界各地)

  • 9 # 使用者庫克

    這個有據可查,前蘇聯,蒙古國,中國,東歐,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等。西歐以及從西亞到東南亞的部分地區,面積大概在4300到4500萬平方公里左右。

  • 10 # 心向青山

    公元1206年,鐵木真一統蒙古高原,被尊為:成吉思汗

    公元1205,1207,1209年,鐵木真三次大舉入侵西夏,西夏納女求和。

    公元1211年,鐵木真開始攻金國,並在1215年攻克北京,佔據金國半壁江山。

    公元1218年,鐵木真滅西遼。

    公元1219年,鐵木真率領20萬大軍遠征中亞的花剌子模。

    公元1220年,鐵木真攻克花剌子模首都撒馬爾罕(今屬烏茲別克)

    此後,託雷、哲別繼續遠征至克里米亞,擊敗俄羅斯聯軍,鐵木真則追擊花剌子模餘部至印度河並於1223年班師。

    公元1226年,鐵木真出征西夏。

    所以,鐵木真去世時,西夏、金、宋,還有吐蕃、大理均未滅亡,鐵木真西征也僅僅滅了西夏和花剌子模。

  • 11 # 教書匠日記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是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

    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了3500萬平方公里,東起北韓半島,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俄羅斯諸公國,南達爪哇中南半島,在北緯15°—60°,東經15°—13°之間。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500萬平方公里,是現在中國版圖的四倍還多,佔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現在整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不過4400萬平方公里。

    1205年起,成吉思汗開始攻打西夏。

    1211年蒙古鐵騎進攻金朝,並佔領中都。

    1218年,蒙古大軍滅掉西遼政權。

    1219年——1222年,成吉思汗進攻花剌子模(今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攻佔多個主要城池。花剌子模統治者摩訶末素丹逃至裡海孤島病逝。

    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臺繼續西進,在今烏克蘭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

    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徵西夏,次年成吉思汗在賀蘭山病逝。在蒙古大軍的猛烈進攻下,西夏末代國王投降,西夏滅亡。

    1231年,成吉思汗的繼任者、蒙古第二代大汗窩闊臺兵分三路伐金;

    1234年,蒙古與南宋聯合對金作戰,金滅。

    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

    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

    1242年,窩闊臺的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的繼承權。

    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

  • 12 # 邏輯文史

      1.夏朝,國土面積約210萬平方公里。上古以降,幾經變遷,先民們以雒陽為中心的華夏集團和以曲阜為中心的東夷集團推動著歷史的程序緩緩而來。本文自夏朝始,述及華夏主幹活動之有效疆域,可以肯定,基本包括今湖北北部,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全境,以及晉,京、津、蘇,陝的一部分。

      在那個時代,210萬,已經是個不可小覷的數字。夏朝後期都城斟灌、帝丘、老丘、西河等都在上述地區。其勢所及南至江漢北,東近淮泗。

      2.商朝,國土面積約320萬平方公里。玄鳥生商,商徵東夷,由遼東至濟水,由濟水而中原,凡遷都頻繁,東西往復,兵馬所至,眾部賓服。除直接接管夏之疆域,遼寧、甘肅、湖南、浙江、重慶和四川也首次納入中原統治。

      3.周朝,約350萬平方公里。讀史至此,不禁莞爾。尤其是東周時期,春秋戰國兵燹年,卻又是個學術界“百家爭鳴”時代,商品經濟高度繁榮,乃至民主自由,人才之上亦顯華夏風度。儘管諸侯並立、群雄爭霸,但周王仍為天下共主,享國八百年餘年。

      4.秦朝,460萬平方公里。這是個足使華夏民族揚眉吐氣的時代,秦始皇軍團,武力並六國(實際上並十二國),兵戈之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僅征服了寧夏,還一舉納今西南三省為秦帝國版圖,尤其是對雲貴高原的有效統治,直接為中國近代疆域奠定了基礎。

      史載其時疆域,“東至海暨北韓,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響戶(北迴歸線以南),北據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當然,最令人稱道的是,秦始皇軍團憑藉上國威力,首次置交趾(今越南北部,時越南本土)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 漢朝,漢宣帝時期國土面積高達1020萬平方公里!東漢明帝時期居然膨脹至1050萬平方公里!當然,這不得不歸功於漢武帝個人的雄才大略及衛青、霍去病、張騫等人不朽功績。特別是東漢明帝時期,直接統治了如今的整個北韓半島,而當時新疆85萬平方公里,包括中亞相當大的土地也都劃在漢朝廷西域都護府範圍之中。此外今吉林的三分之二領土,以及內蒙的鄂爾多斯也臣服於漢朝。

      可惜,東漢後期,黃巾起義,軍閥割據,乃至出現國土面積嚴重縮水的悲劇。是時,不僅失去了雲貴高原和河西走廊,還使新疆北部的土地、青海全境也喪實殆盡,國土銳減到應為780萬平方公里……

      6.三國時期,割據政權共計930萬平方公里。三國鼎立,各自為開疆拓土而不遺餘力。其中,魏:490萬,新疆失而復得,順手滅了中亞部分政權;吳:250萬,統治閩、浙、贛、粵、瓊全境,而廣西和越南北方亦屬於東吳地方行政轄區;蜀:190萬,不僅控制了湖南、湖北、四川、重慶、貴州一帶,雲南,還控制了青海海東等部分,並接收了緬甸政權。

      7.西晉,545萬平方公里。自西晉統一中國後,知識分子總體上是鬱郁不得志的,不得志也就算了,而且生命上得不到保障,動不動就丟腦袋,搞得知識分子人人自危,只得遠離政治,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形成獨特的魏晉風度。這種風度,同樣體現在領土問題上。西晉時期,對雲貴兩省的控制,明顯力不從心,對越南和北韓的統治力度也鬆弛了下來。

      8.東晉與五胡亂華、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晉偏安一方,僅剩280萬平方公里領土。黑暗的五胡亂華局面,使廣大中原陷於了更長期的戰爭與混亂,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痛苦、最黑暗、最矛盾的時期。不過,各個少數民族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幾十年。但也最大程度地促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胡族遊牧文化和尚武精神為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精神血脈增添了新的勃勃活力與生機。

      9.隋朝,810萬平方公里。隋雖統一全國,但突厥勢力依舊佔據著甘肅、寧夏一帶,雲南和貴州也正式宣佈獨立,甚至北韓半島、越南也謀求自立門戶。

      10.唐玄宗開元時期,國土大的異常驚人,共1240萬平方公里!儘管大唐沒有直接控制住西藏與雲南,卻征服多了中亞的大片土地(大詩人李白便出生於斯)。甚至如今大半個蒙古國和俄貝加爾湖,也屬於唐朝版圖!

      11. 兩宋,鼎盛時期也不過460萬平方公里。宋代是個經濟巨人卻軍事侏儒的朝代,漢人的保守性質由此產生。此朝疆域與現在中國比,沒有新疆、甘肅,寧夏和內蒙,以及整個東北三省,青藏,雲貴和臺灣!唯一拿的出手的是重新收復了處於獨立狀態廣東政權和福建政權。

      12.元朝,

    如果你指的是元朝,那麼它是包括了現代中國除新疆外的所有領土再加上北韓半島北邊部分和整個西伯利亞。如果是指蒙古的話,那就大了。

    這張,老外的圖還不是很準確的,因為根據中國歷史記載,元代往北已經到北冰洋了,設立了嶺北省。大蒙古的疆域差不多是蘇聯+中國+伊朗+土耳其。

    元朝的時候中國的國土最大,到達西歐了。當然是成吉思汗打出來的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時期,隨著對外擴張,其疆域曾一度橫跨歐亞大陸:東北到日本海,北到今天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內,西北接窩闊臺(成吉恩汗三子)汗國(在今天的新疆)、察合臺(成吉思汗二子)汗國(在今天的新疆)、欽察汗國(成吉思汗孫拔都所建,在今天的俄羅斯)和伊利汗國(成吉思汗孫旭烈兀所建,在今天的伊朗),西南接尼波羅、印度、緬甸、越南,東南至海。 而清朝最終完成了中國疆域奠定的歷史使命。最著名的康熙皇帝統治時的疆域,已經達到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到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

    如果認為成吉思汗及其所有子孫控制的疆域,那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不完全統計有將近4500萬平方公里。 但是元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元朝是中國版圖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僅嶺北行省就基本含蓋了今天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它的版圖一直可以劃到現在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   

      13.明朝,鼎盛時期於永樂一朝,有效統治國土710萬平方公里(明末僅有355萬平方公里)。與現在對照,少了四分之一的西藏和四分之三的新疆,以及內外蒙古全部和東三省小半土地。最強盛時,重新納越南為中國的一個省;最慘淡時,因荷蘭入侵,明朝喪失了臺灣地區。

      14.清朝,嘉慶晚期尚有國土1380萬平方公里。清朝合併蒙古諸部及其統治下的回部、西藏、青海等地,歷時達130餘年之久。17世紀20~30年代,漠南蒙古諸部先後歸附後金。

      南海諸島本為中國廣東海南島漁民遠海捕撈棲息之所。清季以後,日、法等國企圖侵佔,均未能遂願。

      15.中華民國時期,實際統治的疆域達113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整個中國加上外蒙和唐努烏梁海,以及不丹、錫金、琉球和10.8萬平方公里的藏南…

  • 13 # 雞仔吃米圖

    確切的說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帝國的國土面積遠遠還沒有達到頂峰。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是死在征服西夏的路上的,成吉思汗在世的時候,西夏,南宋以及金國的一部分都未被征服。然而成吉思汗當時的戰略重心在西方也有很大的關係!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績,是統一了蒙古各部,消滅西遼,吞併花喇子模,派哲別和速不臺第一次西征(與其說是西征不如說對西方世界來了一次火力偵察)。野狐嶺之戰以十萬虎狼之師重創金國四十萬精銳,使金國的精銳盡失,為以後消滅金國埋下伏筆。其有效統治面積大概是現在東到東北全境,北到貝加爾湖以北,南到太原,西到伊朗高原阿富汗裡海邊一帶。

    不得不說,成吉思汗在位時期,對蒙古的軍隊整訓有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對軍隊用十戶,百戶,千戶,萬戶,鐵薛軍等來管理,以及對工匠的重用,後期在戰場大規模的運用火藥,對騎兵攻擊,防守,撤退隊形以及戰法規範。促成了蒙古軍隊戰無不勝。成吉思汗地三子窩闊臺在位時期,其帝國的版圖進一步加大,消滅了西夏,金國。其實蒙古帝國最大的版圖是出現成吉思汗孫子輩之中,長子朮赤的兒子拔都所建立的金賬汗國控制範圍達到多瑙河兵鋒直至奧地利的維也納。四子拖雷一支,旭烈兀和忽必烈兩兄弟,旭烈兀所建立的伊犁汗國勢力到達地中海,兵鋒跨過蘇伊士運河直指埃及。忽必烈滅亡南宋以及大理,讓北韓半島稱臣,兵鋒直跨日本,建立大元。至此,蒙古帝國最鼎盛時期出現!但是,由於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對蒙古大汗的爭奪,其實這時候的蒙古黃金家族內部以是分崩離析了。蒙古四大汗國,與元朝在歷史的存在時間不長,但是對世界歷史程序的影響是巨大的!

  • 14 # 追劇搞笑影視

    歷史上成吉思汗的國土到底有多大?成吉思汗把領土面積擴充套件到現在的幾倍之多,在歷史上這是疆域最廣的一個朝代。元朝疆域極盛時的1330年,疆域面積約2400萬平方公里。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統之後,建立四大汗國。阿爾泰山以西阿姆河以東是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阿姆河以西則為伊利(伊兒)汗國,花剌子模以北是欽察汗國。13世紀初,蒙古部統一了蒙古高原。公元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奉鐵木真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此後至1279年蒙古先後征服西遼、西夏、金、吐蕃、大理,最後滅南宋。元世祖忽必烈以前,自成吉思汗至蒙哥汗(憲宗),蒙古帝國以蒙古高原為根據地。窩闊臺汗以後建都於鄂爾渾河上游的哈喇和林。1259年蒙哥汗死。次年忽必烈即大汗位於漠南的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 1264年改漢地燕京為中都, 1267年改築中都新城於舊城東北(即今北京城前身)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次年改中都為大都。從此這個政權便繼承宋金成為中國史上一個中原王朝。當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南宋時,蒙古帝國已分裂。西遼故土在元朝和窩闊臺、察合臺二汗國三方爭奪之下,結果大部分為察哈臺汗國所有。今新疆地區的大部分在13世紀時屬於元朝直轄,元世祖曾在阿力麻裡(今霍城縣水定鎮西北)、別失八里(今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火州(今吐魯番東南)、斡端(今和田)等地設定行政機構。但14世紀以後,這些地區終於被併入察合臺汗國。元朝在東北置遼陽行省,其南界抵達遼東半島南端,東南與高麗接壤。元與高麗邊界線東段,一度曾達鐵嶺(令北韓元山南)13世紀末,雙城(今北韓永興)以南為高麗收復,此後遂以雙城為國界,西段一度以慈悲嶺(今北韓黃海北道中部)為界山,以後又恢復到元初以鴨綠江南岸一部分轄境為界。東至於海,在黑龍江口奴兒干地置徵東元帥府。1254年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轄境除今滇及黔、川部分地外,南界還到了緬甸、泰國境內。脫離了中原王朝數百年之久的雲貴高原又加入了統一的大家庭。在海疆方面第1次在澎湖列島設立行政機構巡檢司,屬晉江縣(一說屬同安縣)管轄。1368年元順帝在北伐的明軍威逼之下,北遁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明兵進入大都(今北京市),元作為中原的統治王朝至此結束(殘餘勢力保據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後改稱韃靼)。繼之而起的明朝直接統治了原來的南宋、大理和西夏、金的大部分地區,對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吐蕃地區則採用羈縻統治的方式,漠北仍為蒙古後裔靼韃、瓦剌所有。今新疆地區為察合臺後裔亦力把裡的領土,而介於亦力把裡和甘肅之間的嘉峪關以外哈密等衛,則也在明朝的羈縻統治之下,其版圖遠較元朝為小。元朝1330年時領土包括現在的鄂畢河-額爾齊斯河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這一地區我用《俄羅斯地圖冊》將這一地區的州、共和國、自治州和邊疆區面積加起來,面積約1200萬平方公里),蒙古國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中國(新疆西部除外)面積約900萬平方公里,緬甸東北部分,泰國北部,寮國西北部分,北韓北部面積約2400萬平方公里。成吉思汗時代疆域面積約2400萬平方公里,現在國土960萬平方公里,你有什麼看法?

  • 15 # 壹頁歷史

    蒙古

    帝國

    領土

    範圍,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橫跨亞歐大陸,被公認為世界歷史上版圖最大的

    帝國

    之一,極盛時約達2400萬平方公里 ,一說3300萬平方公里(包含整個

    西伯利亞

    ),僅次於大英帝國的3367萬平方公里。

    公元1206年,

    孛兒只斤

    ·鐵木真在斡難河上游的大忽裡勒臺被推舉為大可汗,標誌著大蒙古國的誕生 。鐵木真及其子孫在統一蒙古各部後的對外征戰中,將國家的版圖擴充套件到了從太平洋到黑海之間的廣闊地域。

    1206年,孛兒只斤·

    鐵木真

    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庫里爾臺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1209年~1218年,

    蒙古人

    先後征服高昌回鶻與西遼,為其打開了挺進中亞與歐洲的門戶。1211年蒙古鐵騎進攻金朝,並佔領中都。

    1218年,蒙古為了要消除敵人乃蠻

    王子

    屈出律殘餘勢力,於是出兵滅掉被屈出律篡位的西遼政權。後代在此處建立窩闊臺汗國。

    1219年至1222年,由於

    花剌子模

    劫殺蒙古的使者及商團,故成吉思汗兼併花剌子模(今中亞細亞的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攻佔多個主要城池。花喇子模統治者摩訶末蘇丹逃至裡海地區孤島病死。

    蒙古帝國的建立與瓦解示意圖

    1223年

    成吉思汗

    派速不臺繼續西進,在欽察草原上擊敗欽察9部聯軍,在現烏克蘭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

    1226年病危的成吉思汗再次徵西夏,次年西

    夏末

    帝李睍投降。

    1227年成吉思汗在

    六盤山

    病死。當時的蒙古帝國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和華北部分和中亞、西亞大部。窩闊臺繼任蒙古大汗。

    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

    俄羅斯

    ,攻佔莫斯科等城市。

    1240年

    拔都

    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抵達

    奧地利的維也納

    附近,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

    1241年窩闊臺大汗逝世,汗位空虛達五六年之久,宗王們各自為政,蒙古帝國的中央權力開始削弱。

    1259年,

    蒙哥

    汗死後,蒙古帝國的短暫統一也隨之告終。繼任大汗的忽必烈,他的權力僅限於東方,即中國的元朝政權。此後,元朝和西方的四大汗國,各自按著不同的道路,獨立地發展下去。蒙古帝國(包括分裂之後的

    元朝

    和四大汗國)疆域最大時東起北韓半島,西達波蘭,北到北冰洋,南至太平洋和波斯灣,包括幾乎整個亞洲和大部分歐洲。嚴格意義上說未分裂時期蒙古帝國不包括南宋故土。

    窩闊臺汗國

    (1225年-1309年):主要是西遼故土(今新疆、中亞地區一帶)。忽必烈遷都大都後,支援阿里布哥的窩闊臺汗國拒絕歸附忽必烈而獨立。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都城葉密裡(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的額敏)。1229年,窩闊臺即大汗之位,將封地賜給其長子貴由。1246年,貴由汗繼位,但兩年後便病故。大汗之位由窩闊臺系轉至拖雷系。1251年,新任大汗蒙哥對窩闊臺系諸王進行鎮壓,除處死、謫遷一部分王公外,又將窩闊臺汗國國土分授諸王子孫,以弱其勢。

    忽必烈汗

    繼位之後,奉行漢化政策,引起以窩闊臺嫡孫海都為首的蒙古帝國諸王公不滿。海都先後數度起兵作亂,屢勝元軍,為元朝一大威脅。1301年,海都率40餘位反叛王公聯兵進犯元朝,欲取而代之,但在

    哈拉和林

    為元軍所敗,不久海都病亡。1310年,其子察八兒為察合臺汗國所敗,窩闊臺汗國亡。

    察合臺汗國

    (1227年-1369年):位於今新疆、中亞一帶。被忽必烈、阿里布哥等勢力多次爭奪。此係成吉思汗(1162~1227)次子察合臺的封地,初領有西遼舊地,包括天山南北及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的土地,都城阿力麻裡(今

    新疆

    霍城縣)。1310年,又合併了窩闊臺汗國的大部封土,國勢達於極盛,其疆域東起吐魯番,西及阿姆河,北到塔爾巴哈台山,南達興都庫什山。蒙古軍事貴族與當地突厥遊牧貴族共同構成統治階級,竭力維護遊牧封建制的宗法關係。蒙古人的

    突厥化

    現像比較普遍。1365年,汗國分為東、西兩部。東察合臺汗國領有窩闊臺汗國舊地,以西遼的疏附為都,後進一步分裂,1570年東察合臺汗國被葉爾羌汗國消滅。西察合臺汗國領有中亞的河中之地,以

    撒馬爾罕

    為都城,1369年西察合臺汗國成為帖木兒帝國附庸,1370年被帖木兒帝國所滅,1402年西察合臺汗國正式消失。

    欽察汗國

    (1219年--1502年):位於今匈牙利、波蘭、烏克蘭、俄羅斯歐洲部分、北高加索、花剌子模的一部分,羅斯諸公國為其附庸國,為拔都所創。成吉思汗(1162~1227)生前曾將所征服的鹹海、

    裡海

    以北的廣袤的欽察草原賜給長子朮赤為封地。1235年,朮赤長子拔都西征羅斯和東歐,轄地廣大,東起葉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迄高加索山脈,北接俄羅斯平原地區。1243年西征結束,拔都以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為都,建欽察汗國。因大汗帳色金黃,

    歐洲

    人又稱其為金帳汗國。拔都後來又將鹹海東北之地分封給斡魯朵,稱白帳汗國,將鹹海以北、西至烏拉爾河之地封給昔班,稱藍帳汗國,二者皆以金帳汗為宗主。金帳汗國疆土大體由兩部分組成,一為欽察草原等遊牧地區,一為俄羅斯等農耕地區。蒙古人因地制宜進行統治,遊牧地區由蒙古人進行

    直接控制

    ,為汗國的重心所在。而羅斯地區則保留其原有諸王公的封建政權,然後加以控制,諸王公須向汗稱臣納貢,接受冊封。自13世紀末始,欽察人又從羅斯諸王公中,擇選最馴服者,封為“弗拉基米爾及全俄羅斯大公”,受封者憑金帳汗的寵信,有權負責徵繳全歐各地貢賦,統一上交金帳汗。

    羅斯

    諸王公們為爭奪大公稱號,相互角逐,殘酷鬥爭,或告密於金帳汗以消滅對手,或直接兵戎相見。蒙古人則利用此策,坐享其成,實現對羅斯的有效統治。自1219年建國到14世紀中葉的

    100年

    間,是金帳汗國國勢極盛時代。蒙古貴族逐漸與欽察草原各遊牧部族的貴族合流,改操突厥語,轉皈依伊斯蘭教,不斷與相鄰的伊兒汗國爭奪亞塞拜然等地,經常以大軍征討不馴服的俄羅斯王公。1341年,烏茲別克汗死後,國內矛盾激化,內訌不已。先後在新興於西察合臺汗國(今

    中亞

    )為核心的帖木兒帝國和崛起於羅斯諸公國獲得納貢代理權後開始持續對外侵略擴張的莫斯科公國等的打擊或反擊下,國勢日趨衰落。1395年脫脫迷失被也迪古打敗後改稱大帳汗國。15世紀時,分裂出喀山汗國、

    克里米亞汗國

    、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國。1480年莫斯科公國吸收合併雅羅斯拉夫爾、

    羅斯托

    夫等俄羅斯諸公國統一俄羅斯後反抗大帳汗國統治,使大帳汗國失

    去俄羅斯

    的領土,1502年大帳汗國被克里米亞汗國消滅。

    伊兒汗國(1256年~1388年):位於

    高加索

    、伊朗、伊拉克等地,為旭烈兀所創。為拖雷三子旭烈兀遠征西亞所建的汗國。1264年,忽必烈大汗正式冊封旭烈兀為伊兒汗。其國東起阿姆爾河,西至地中海,北抵高加索,南達印度洋,首都為

    大不里士

    。1295年,臺贊汗繼位後,為挽救危局。緩和社會矛盾,放棄傳統政策,全面實行伊斯蘭化改革,以爭取眾多穆斯林貴族的支援,鞏固封建統治秩序。他率軍隊放棄了原有的宗教信仰,改皈

    伊斯蘭教

    ,並將其定為國教;大力推行阿拉伯傳統的軍事封土製,將農民嚴格固著在土地上,向領有封土者服役納租;廢除徵稅制度,規定稅率,嚴懲濫徵者;統一幣制和度量衡,制定工商稅則;鼓勵墾荒,興修公路,裁減驛傳,核定兵額,禁止貪汙;獎掖文化,倡導學術。因此到14世紀初時,伊兒汗國的社會經濟得到較大恢復,封建統治一度加強,伊斯蘭文化也有相當

    發展

    。在合贊汗的宮廷中,聚集著不少文人學者。他的寵臣宰相拉施特哀丁所編著的歷史名著《

    史集

    》留傳至今。1304年,合贊汗去世。此後不久,伊兒汗國內外局勢日趨嚴重。內有諸王爭立,權臣爭勢,內訌迭起;外有埃及馬木路克王朝和欽察汗國不斷侵掠,國運日蹙,陷於分裂。1353年分裂成

    卡爾

    提德王朝、莫扎法爾王朝、札剌亦兒王朝和丘拜尼王朝。1388年,終被中亞新興的帖木兒帝國所滅。

  • 16 # 回憶還是要忘記

    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不是羅馬帝國,不是英帝國,也不是俄羅斯帝國,而是由中華民族的蒙古族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在25年的時間裡,以總數不到20萬人的軍隊,先後滅亡4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數目達六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公里,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400萬,佔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而現在整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不過4400萬.蒙古民族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最大的生存能力。釣魚山事件前蒙古帝國的版圖正是最大的版圖。而釣魚山事件也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一次改變世界歷史程序的事件。(釣魚山之戰後面有詳細介紹) 成吉思汗生於蒙古貴族世家。三歲時,父親被毒死,母親帶著鐵木真和幾個弟弟度過數年艱難生活。少年時期的艱險經歷,培養了鐵木真堅毅勇敢的素質,使鐵木真從苦難中崛起,逐步擔當起歷史賦予他的重任:使他由一個弱小部落的首領,成為統一蒙古、統一中國、征服歐亞大陸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後人難以比肩的戰爭奇才。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成吉思汗一生進行過無數次的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無一敗績。”“他麾下的鐵騎,勢如破竹,硝煙漫卷到了俄羅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廣袤的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已經成了戰無不勝的神,對手無不聞風喪膽,屈服於腳下。”“什麼人才能稱得上戰神?惟有成吉思汗!”. 再看一下成吉思汗的後繼者: 大皇后孛兒臺生子四人: 長子朮赤,為欽察汗國諸汗之祖; 次子察合臺,為察合臺汗國諸汗之祖; 第三子窩闊臺,蒙古第二代大汗(元太宗); 第四子拖雷,後人為元代和伊利汗國皇室; 忽蘭皇后生一子闊列堅,後裔入元封河間王。 虎父無犬子,就連桀驁不馴的軍事奇才拿破崙提起成吉思汗也自嘆不如,“能夠使自己民族凌駕於世界其他所有民族之上,並且後繼者團結一致為帝國效力的,唯有成吉思汗,我自嘆不如。” 各國學者雖然對成吉思汗的評論各異,褒貶不一,但在兩點上是一致的,都認為: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功者,是對人類歷史產生過最大影響的人。上個世紀將要結束之際,美國、日本等國發起了評選千年偉人的活動。全球頗具影響力《華盛頓郵報》釋出了評選結果,列成吉思汗為“千年風雲第一人”。成吉思汗留給後人一種民族的自豪。成吉思汗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英雄人物。西方學者稱成吉思汗為“全人類的帝王”.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成吉思汗為中國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由他的子孫完成了統一大業。1211年,新疆各地歸屬中國版圖;1247年,西藏首次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76年,結束了雲南長達300年的地方割據局面……從此,分裂四百多年的中國實現了第四次大統一,打破閉塞狀態,真正登上了世界歷史舞臺。孫中山先生說:"綜觀歷史,元朝時期遠比中國最強盛時期更強大了。”成吉思汗為中國的大統一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可以說沒有成吉思汗就沒有今日的中國版圖。史學家陳高華說的好:"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在於為中國歷史增添了光彩。" 蒙古帝國滅亡了存在了500多年、曾經擊敗了唐帝國軍隊而稱霸一時的阿拉伯帝國,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把東西方文明在版圖上連在了一起,人類的全球化從蒙古帝國開始。蒙古民族在人類發展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並且為後來中國的遼闊疆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蒙古帝國征戰過程中不斷吸收優秀的其他各民族將領來充實蒙古軍隊,尤其是大量地提拔任命漢族將領.到蒙古帝國全盛時期,漢族將領的數目已經超過蒙古帝國所有將領數目的一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累的戰爭思想在蒙古帝國的征戰中發揮到了極至.當時世界上最聰明,最先進的民族和世界上身體素質最好的民族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共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愛國的華人,不管是哪個民族,都期盼祖國更加強大,中華民族更加興旺發達。當然,希望中國強大,並不是在煽動民族情緒,更不是鼓吹民族沙文主義。希望中國強大,這不只是華人的強烈願望,也是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下面說一下改變世界歷史程序的釣魚山事件。 釣魚山在四川與重慶的交界處,海拔只有300多米,整座山佔地也就三四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只是中國西部內陸地區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偏僻小山頭。但是在750年前,這裡發生了一件改變整個世界歷史程序的大事,深深地影響了此後數百年的世界格局,這麼說,絕對沒有一絲一毫的誇張。歷史就是這麼奇怪,當時間走到1259年夏天的時候,這個小山頭竟然掌握了這個世界上從國王到奴隸的無數人的命運。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號稱可以改變世界幾百年歷史格局的驚天動地的大事呢?這要先從當時的世界形勢談起. 當時中國南方是由南宋統治,中國北方,蒙古人興起,已經先後滅掉了西遼、西夏、金,形成和南宋對峙的局面。東歐和中亞的廣大地區在蒙古人的兩次西征中先後遭到打擊和征服,中西歐和西亞也馬上要面臨蒙古人的威脅了。1251年,經過激烈鬥爭,蒙哥即位,成為蒙古大汗.蒙哥汗即位後立即著手進行第三次大規模西征,西征主要由他的弟弟旭烈兀指揮,而他自己則著手準備滅掉南宋,“世界大戰”開始了。 1257年,蒙哥汗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對南宋戰爭,準備一舉滅掉南宋。蒙古軍隊兵分東西南北四路大軍,其中西路大軍是由蒙哥汗自己帶領蒙古大軍主力從陝西入四川,由西往東打,待會合其他幾路後合兵攻打南宋都城。各路大軍作戰一直非常順利,但當蒙哥率領的軍隊到了合川釣魚山下,卻遭到了宋軍的頑強抵抗,蒙古大軍的腳步被絆住了。 宋軍經營釣魚山多年,上面修建了完善的防禦工事,儲備了充足的糧食,早就作了長期堅守的打算。守將王堅作戰勇敢,指揮得當。蒙哥軍隊猛攻五個多月,損失很多將士,但始終沒有任何進展,釣魚山的守軍牢牢地牽制住了這一路的蒙古大軍。再看其他幾路蒙軍的進展,都很順利。東路的忽必烈已經佔領南宋東部大片地區,並且正在繼續向西推進.南路的兀良合臺更順利,先後滅亡東南亞諸國,攻佔廣西,一路北上打到長沙城下,北路的阿里不哥已經打過長江,與南路大軍順利匯合,只有蒙古大汗自己所率的主力被絆在釣魚山下.情況發展到這一步是蒙古軍隊所沒有想到的,軍隊的將領已經覺得這不單純是個軍事問題了,而且還關係到面子問題,如果拿不下這座城池,實在是臉上無光,蒙哥汗自己也憤恨不已。雖然軍事會議上有將領建議放棄這座無關緊要的孤城繼續東進,但遭到絕大多數將領的反對,蒙哥自己更不同意。一向攻無不克的一代天驕家族哪能受此大辱,不拿下絕不放棄,這正犯了兵家大忌.眼看其他三路大軍即將攻下南宋全境,又急又惱的蒙哥親自到前線率軍日夜突擊攻城。這時候,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激烈的戰鬥中守城的宋軍竟然擊斃了在山下督戰的蒙古大汗蒙哥!確切的說是宋軍炮火發出的飛石重傷了蒙哥汗,由於傷勢嚴重,蒙古大軍被迫撤兵,蒙哥就死於釣魚山下不遠的北溫泉。 正是蒙哥之死改變了世界格局。東邊正向西推進準備與南北兩路匯合的忽必烈聞訊後立刻揮師回北方去爭奪汗位,阿里不哥和兀良合臺的南北兩路也從長沙北返。此時旭烈兀的西征大軍更是勢如破竹,已兵分三路打到萬里之外。旭列兀率領的主力大軍先後滅亡中亞諸國,接著攻入阿拉伯半島,滅亡了存在了500多年的阿拉伯帝國.怯的不花率領的前鋒軍佔領印度北部,先後滅亡西亞諸國,與旭列兀順利匯合後,繼續西進,直逼埃及.漢族將領郭侃橫渡地中海打敗了歐洲各國聯軍,攻佔南歐巴兒幹半島後,繼續西進徹底消滅了歐洲各國聯軍主力,攻入波蘭境內,正準備跨過多瑙河向已無還手之力的西歐進軍.蒙古帝國此時達到了極盛。就在這時,蒙哥的死訊傳到了旭烈兀那裡。已為進攻埃及做好充分準備的旭烈兀為了幫哥哥忽必烈爭奪蒙古大汗的位置,只留怯的不花率領一萬鐵騎繼續攻打埃及,自己率領主力部隊東歸.在蒙軍撤退後,埃及國王親率十六萬北非騎兵打敗怯的不花,趁機佔領了阿拉伯半島。南宋等其它各政權也趁蒙古軍隊撤退後,收復了失地. 經過幾年爭奪,忽必烈擊敗做了四年大汗的阿里不哥,搶到寶座,並且鞏固了汗位,但蒙古帝國從此分裂: 忽必烈建立元朝,統治東亞,東南亞,北亞地區,為名義上的共主。 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統治中亞、西亞直到地中海東岸的廣大地區。 拔都建立金帳汗國,統治東歐及中亞北部地區。 察合臺汗國,統治新疆大部地區和中亞部分地區。 窩闊臺汗國,統治中亞北部部分地區。 這些蒙古汗國都不受忽必烈的元朝直接管轄。此後元朝再也沒有西征了,整個亞歐大陸的格局基本固定下來。

  • 17 # 龍文說史

    這個不好說,成吉思汗時期的國土面積在當時算得上最大的,可也不是歷史上最大,他的疆域只算得是蒙古帝國第一次輝煌時期,元太祖打下的。而真正最大疆域是元憲宗蒙哥時期,那時是統一的大蒙古帝國,為什麼最大,蒙哥汗大軍向西已將勢力伸向埃及邊境,就是1259年,蒙哥去世前,那時蒙古疆域可謂空前絕後,看看那時形勢吧!蒙哥大汗登上帝位全憑欽察汗國拔都的鼎力支援,那時擁有半個歐洲的欽察汗國,名義上聽從蒙古帝國統治,實質是拔都閒其路遠,不便中央統治,自行獨攬大權。蒙哥就這樣在龍椅上坐了十年,沒有什麼大的業績,他想像父輩一樣幹出大事,就這樣最後一次西征打響了,在得到中央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西征軍進展順利。在艾音扎魯特戰役爆發前,蒙古王爺旭烈兀已從大馬士革襲來,準備從敘利亞南下,直撲西奈半島,拿下埃及後,將蒙古勢力伸向非洲。旭烈兀想法正確,來個南北夾擊,漢人大將郭侃領北路軍入地中海,南下海上進攻亞歷山大港,南路由陸軍怯的不花統帥從耶路撒冷進入開羅,古老埃及就這樣被蒙古顛覆。在東方,蒙哥時已拿下雲南,蒙古三路包抄南宋,兀良合臺大軍從越南北上攻打長沙,大蒙古國皇帝蒙哥御駕親征,攻下成都,近圍重慶等地。忽必烈已在長江邊上和宋軍相持。

    蒙古帝國之所以最後乾的這麼出色,全仗著成吉思汗精明的指揮,蒙古帝國鄒型,已在成吉思汗時期形成,成吉思汗時,中原,歐洲,中亞,印度,都蹂躪過,而南俄羅斯那時已被哲別大軍臣服在長子朮赤帳下,至於伊朗至伊拉克邊境城市已名義上屬於蒙古藩屬,因為它們當時臣服於花剌子模,花剌子模亡了,沒政府了,波斯自然要讓蒙古人接管。至於真正征服波斯和俄羅斯那是他兒孫們乾的事。成吉思汗曾經趁花剌子模敗亡,一鼓作氣,南下追擊殘餘於印度,他又想將炎熱的雨林國印度納為版圖,可是太熱,走到半路停頓了,印度遠征軍八剌回來送來的訊息是熱,太熱,瘟疫橫行,敵國殘餘已難以尋蹤跡。成吉思汗回師後消滅了西夏,但有生之年沒滅掉金國,中原王朝仍照樣運轉,西夏不過是個弱國,消滅它只是消除中原王朝西北屏障,控制了河西走廊而已。在對金國戰役中,成吉思汗只用偏師進攻金國,仗著當地漢人軍閥,但收效甚微,中原代理人木華黎在圍攻鳳翔時不幸逝世。金國仍很頑強,尤其在潼關擁有強大的駐軍,蒙古軍推向黃河流域步步維艱,金國新皇帝勵精圖治,蒙古軍在山西的地盤漸漸被金國光復。 1226年成吉思汗在六盤山去世,那時西夏戰時沒有結束,但西夏已經剩下國都了,成吉思汗去世那年,除朮赤以外,那時朮赤已死,但他的兒子都來參加葬禮,包括朮赤幾個兒子,尤其拔都。察合臺,窩闊臺,拖雷,三個大家族,可能還有小忽必烈。那時蒙古帝國才是真正統一在一起的,成吉思汗帝國不像元朝和分裂汗國,他們仍用原始的薩滿教,大汗和汗庭之間,諸王,那顏,關係統治大的兀魯斯,那時哪來個元朝,沒有中原繁雜的綱常禮儀。蒙古帝國西面是察合臺和朮赤後人封地,分割了花剌子模,而東面則由汗庭直轄。他版圖成東西延伸,就如突厥帝國,但不像突厥,又和唐帝國極盛時期疆域差不多,實際上蒙古大軍西返後,帝國縮回到裡海已東,阿姆河已北,南俄羅斯早已不歸屬誰,朮赤系只守玉龍傑赤一隅,這就是蒙古帝國為什麼後來極力恢復成吉思汗版圖原因。成吉思汗帝國有多大?它的疆域和唐朝西邊和北邊差不多,成吉思汗一生遺憾的是沒拿下金國 ,這是他至小的心願,一生征戰,二十年用在統一草原戰爭上,六年用在攻打金國上,最後攻打花剌子模,西夏。在他一生中,草原戰爭佔據他大半生,讓他走向勝利,扎木合,王汗,太陽汗,都被打敗,對金,花剌子饃,夏戰役讓他走向人生巔峰。

  • 18 # 小王子木有錢

    蒙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一直過著以遊牧為主的生活。大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時,蒙古族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鐵木真。它作為部落首領,於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為大汗,稱為成吉思汗。

    在鐵木真的領導下,蒙古族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中國北方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它於公元1227年消滅西夏、1234年消滅金朝,為統一全中國作好了準備。此時,成吉思汗已死,窩闊臺、蒙哥、忽必烈先後繼任大汗。

    蒙古汗國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後分裂為大汗之國(後來的元朝)和四大汗國(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服從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權,但實際上各自為政。

    在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從此,北京才逐漸成為中國此後近七百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發兵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統一了中國全境。

    所以說元朝的前身是大蒙古國,在1206年時,成吉思汗鐵木真建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即尼布楚地區),後經由歷代蒙古諸汗的經營及三次西征後,最大疆域的面積曾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

    蒙古帝國當時幾乎佔領了世界土地面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其土地面積為20世紀時蘇聯的1.5倍,現今俄羅斯的1.9倍,含蓋了當時疆域內1億的人口,為當時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

    如果單指中央元帝國,那元朝的範圍大概覆蓋至陰山以北,南至南海諸島,東北到今庫頁島,西北達到新疆、中亞地區。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地區、臺灣部分島嶼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範圍之內。

    而且元朝當時控制的藩屬國有高麗、緬甸、安南、占城及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與伊兒汗國(名義上)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徵東行省與緬中行省。

    說到這了,也順便看看中國古代各個王朝的疆域圖吧,看完就知道是不是充話費送來的了。

    1、周(340萬,基本與商差不多,在遼寧和重慶四川的範圍更大)

    2、秦(360萬,戰國時期,各大國紛紛進行領土託張,北佔了內蒙,南佔了長江流域,西南佔了雲貴川,西佔了青海甘肅。秦朝在此基礎上,北伐匈奴,南滅百越。把廣東廣西越南併入中國。還包括整個寧夏幷包括重慶全部和更大的幾乎整個四川的土地,東晉各諸侯國的國土總合與西周基本相同,自秦朝一統天下以來,先是秦朝南開五嶺,從匈奴手裡奪取了河南地,第一次把嶺南和河套地區置於中央統治之下,面積約有360萬平方公里)

    3、漢(1400萬,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東面吞併了北韓,西面吞併了西域(新疆)。南面佔領了海南島。把中國周圍凡是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都佔領了。)

    4、三國(1040萬,魏國約590萬平方公里,所有的長江以北的漢人地區和在新疆甚至少量中亞的土地,也包括北韓的極少量土地;吳國約260萬平方公里,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越南北方。蜀國約190萬平方公里,包括湖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和青海的一小部分,緬甸的極北方。)

    5、晉(920萬,西晉的國土大小為920萬平方公里。在雲貴上略少於蜀的控制,在越南和北韓的土地縮小了。)

    6、隋(國土為480萬平方公里,突厥佔領了甘肅和寧夏相當大的土地,雲南和貴州也走向獨立,喪失了在越南和北韓的土地,國土面積丟失厲害)

    7、唐(強盛時國土大的非常驚人,比現在中國少黑龍江和西藏與雲南,多了中亞的大片土地,大半個蒙古國和俄貝加爾湖,超過1500萬平方公里,在數十年後竟縮為1030萬平方公里,安史之亂後更是縮為800萬平方公里,可謂史上巨大的縮水。)

    8、宋(國土為460萬平方公里,與現在中國比沒有新疆,甘肅,寧夏,內蒙,整個東北三省,青海和西藏,雲貴和臺灣。)

    9、元(1680萬平方公里,忽必烈自稱是中國之主。國土包括整個中國和蒙古,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大片土地)

    10、明(國土最大時,比現在少一小半西藏和大半新疆,內蒙古全部和東三省小半土地,俄羅斯極少土地。共710萬平方公里。後來大為縮水,喪失西藏、新疆和東北臺灣,到滅亡時只剩350萬平方公里。)

    11、清(國土1310萬平方公里,整個中國和外蒙和俄羅斯及中亞的一些土地,論大小算曆代第二)

    PS:有些資料可能會有出入,可能是因為古代王朝的一個朝代跨度時間比較長,版圖可能一直在變化。同時,對疆域的統計也沒有那麼準,給個大概資料。如果有不對的,請指出來哈。

  • 19 # 劉春軍

    成吉思汗的年代,中國的版圖橫跨亞歐大陸。就連現在的俄羅斯很多地方都是中國的,根據歷史記載元代往北已經到北冰洋了,蒙古帝國的疆域差不多是蘇聯,中國,伊朗,土耳其,的總和。甚至一度打到了西歐。如果不是成吉思汗心病去世,差不多整個歐洲和亞洲甚至非洲都可能劃入中國的版圖。

  • 20 # 文藻巧翁

    成吉思汗首先是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統治機構::

    元改三省製為單省制。中央設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樞密院掌軍事,御史臺司監察。另外,設通政院管驛站,將作院管工匠,集賢、宣政二院管宗教事務等。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除河北、山西、山東直屬中書省(稱為“腹裡”),吐蕃(西藏)地區屬宣政院外,全國分嶺北、遼陽、河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江西、湖廣10個行省,分轄路府(州)、縣。各級軍民官署除主官外,均設“達魯花赤”,掌實權。嶺北(濱北蒙古)、遼陽(東北)、甘肅、雲南四個行省的建立,是元朝的創舉,它大大加強了中央對邊疆的統治。澎湖、臺灣則設巡檢司,屬浙江行省泉州路同安縣管轄。

    成吉思汗征伐西夏

    西夏位於黃河以西,因此又褲稱為“河西,其國土狹小,方二萬公里”,其轄境相當於今寧夏、甘肅以及青海、陝西等部分地區,北靠蒙古,西連西遼,東鄰金國,南界大漠,居於各大國強權之間,是蒙、金必爭的中間地帶,處於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因它東與金接壤,北與蒙只有一漠相隔,助蒙則蒙軍可居高臨下,直抵金朝心臟——河南;助金則可使蒙古腹背受敵,受到左右夾攻,無論蒙古還是金國都不敢輕視西夏的重要戰略地位。

    當時,成吉思汗雖然羽翼漸豐,覬覦金國日久,但金國兵多地廣,軍力雄厚,不可小視,所以成吉思汗冷靜率發兵攻金,“未敢輕動也”。在這種勢均力敵的情形之下,西夏的地位日益重要起來。而西夏正與金聯盟,使蒙古備受威肋,成吉思汗要解除後顧之憂,就必須征服西夏,這就是成吉思汗對西夏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因。而且西夏相對於金國勢小力弱,較宜取勝,況且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方法,正是成吉思汗一貫的作戰方針。攻取西夏除了戰略決策的需要外,還是很好的物資配備和兵源補充地。西夏“地饒五穀,尤宜稻麥”、“歲無旱澇之虞”,是西部的天然糧倉。除盛產糧食外,西夏的戰馬、乘駱亦相當出名,這對騎兵作戰的蒙古人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素享盛名的還有西夏的“良弓”與“甲冑”。據《兵策》記載,西夏甲冑“由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可入”。沈括也在《夢溪筆談》中對西夏良弓大加讚賞“(西夏)神臂虧,最為利器”。戰馬、良弓是蒙古騎兵的備戰的最佳配備。

    成吉思汗橫掃亞歐

    公元13世紀,一個崛起於東方的遊牧民族——蒙古人,撗掃了亞歐廣大的地區,建立了一個世界廠為史上前所末有的大帝國。它的疆域,東至北韓和中國東北,南至緬甸、印支,西南至阿拉伯半島,西至匈牙利、亞得里亞海東岸,北至俄羅斯西部及西伯利亞。但翻開史書,我們可以看到,公元12世紀的蒙古人還沒有完全脫離原始公社生活,而僅僅100年後,它的大軍便橫掃了文明程度先進得多的亞歐大部分地區。

    蒙古之所以能橫掃亞歐,和赫赫有名的成吉思汗分不開。成吉思汗(公元1206——1227在位)名叫鐵木真,他從小歷磨難,養成了百折不撓印性格。公元1189年,他被推為部落首領後,以驚人的毅力和出眾的才能,領導統一了蒙古各部,於公元1206年建立了統一的蒙古國家,並被推為大汗,稱“成吉思汗”(強盛之意)。此後,成吉思汗致為於建立龐大的蒙古帝國,於公元1207年發動了大規模為為征伐戰爭。陸續佔領了中國的大半領土,兵臨金國中都(今北京);又發動了對中亞細亞的戰爭,征服了中亞細亞一帶;以後又逐步侵入歐洲,曾一度進軍至伏爾加河流域。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軍歐洲回師,征服了中國西北部的西夏;至此,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個版圖不儀包括中國北部和西部,而且包括中亞細亞和高加索地區的龐大的蒙古帝國。

    在征戰中,成吉思汗表現岀出色的軍事天才。他充分利用遊牧民族能騎善射的優點,經常採用奇襲的戰術,一舉殲滅對方。有時丫為不讓敵方知道自己的兵力消耗情況,強迫當地居民穿上蒙古軍服,騎在馬上,假扮蒙古兵。在與漢族的長期交往中,成吉思汗又吸收了許多先進的軍事技術,如火炮和飛火炮等攻城武器,大大加強了蒙古軍的進攻能力。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子孫繼承和發展了成吉思汗的戰術思想和軍事技術,蒙古軍越戰越強,鐵蹄所至,無不披靡。蒙古大軍能橫掃歐亞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當時的亞洲和歐洲許多國家處於分裂、混戰狀態,內部矛盾重重,難以應付蒙古大軍的征討。在西亞,一度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已經衰敗,當然也不是強悍的蒙古騎兵的對手。

    由於這些原因,蒙古軍在不長的時間裡席捲了亞歐,建立起了抱括窩闊臺(蒙古以南一帶)、察合臺(中亞、中國的新疆)、伊兒(西亞)和欽察(南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四大汗國和中國的元朝在內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自學服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