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真第一次東渡日本始於天寶二年(743年),瞭解一些唐代歷史的小夥伴都應該清楚,天寶是唐代哪位帝王的年號!沒錯,它就是大名鼎鼎唐明皇晚年所用年號,天寶十四年(755年)一場呼嘯而來的叛亂,打斷了唐明皇與楊貴妃二人的纏綿悱惻,亦將唐帝國推入了無底的深淵。安史之亂,唐王朝的夢魘,華人心中的痛。
幸好,鑑真在天寶十二年(753年)第六次東渡日本時,成功在日本薩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兒島大字秋月浦)登岸,沒有經歷這場兵禍。不知對於一名身在異國的高僧是幸事呢?還是不幸呢?大概只有聽聞國難的鑑真本人心中自曉。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日本佛教界委派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赴唐,延請大唐高僧東渡日本講經,為信徒授戒。揚州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主持鑑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天寶二年(743)至十二年(753)鑑真與其弟子十年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由於海上風浪、觸礁、沉船以及某些地方官員的阻撓而均告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襲擊,眾人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振州(今崖縣)。鑑真北返時突發眼疾,從此鑑真大師雙目失明,這期間他的大弟子祥彥圓寂,邀請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但他東渡宏願始終不移。
天寶十二年(753)鑑真禪師率弟子40餘人從揚州(今瓜洲鎮入江口處)再次出發,第六次啟程渡海,這次成功在日本登陸,於次年入日本京城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朝野僧俗盛大歡迎。此後,鑑真禪師在日本辛勤不懈地講經十年,傳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鑑真第一次東渡日本始於天寶二年(743年),瞭解一些唐代歷史的小夥伴都應該清楚,天寶是唐代哪位帝王的年號!沒錯,它就是大名鼎鼎唐明皇晚年所用年號,天寶十四年(755年)一場呼嘯而來的叛亂,打斷了唐明皇與楊貴妃二人的纏綿悱惻,亦將唐帝國推入了無底的深淵。安史之亂,唐王朝的夢魘,華人心中的痛。
幸好,鑑真在天寶十二年(753年)第六次東渡日本時,成功在日本薩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兒島大字秋月浦)登岸,沒有經歷這場兵禍。不知對於一名身在異國的高僧是幸事呢?還是不幸呢?大概只有聽聞國難的鑑真本人心中自曉。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日本佛教界委派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赴唐,延請大唐高僧東渡日本講經,為信徒授戒。揚州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主持鑑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天寶二年(743)至十二年(753)鑑真與其弟子十年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由於海上風浪、觸礁、沉船以及某些地方官員的阻撓而均告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襲擊,眾人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振州(今崖縣)。鑑真北返時突發眼疾,從此鑑真大師雙目失明,這期間他的大弟子祥彥圓寂,邀請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但他東渡宏願始終不移。
天寶十二年(753)鑑真禪師率弟子40餘人從揚州(今瓜洲鎮入江口處)再次出發,第六次啟程渡海,這次成功在日本登陸,於次年入日本京城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朝野僧俗盛大歡迎。此後,鑑真禪師在日本辛勤不懈地講經十年,傳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