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sir讀書

    我要講的電影,是《血戰鋼鋸嶺》。這是一部講二戰的戰爭片,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主人公是戴斯蒙德·道斯。

    在真實的歷史上,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當即對日宣戰,全美國都沉浸在復仇的狂熱中。當時,許多年輕人都去參軍,走上戰場。戴斯蒙德·道斯也想去參軍,他如願以償入伍之後,他卻提出荒謬的說法,即自己要“不碰到武器”!

    作為一名軍人,武器就是捍衛生命的必需裝備,他卻拒絕碰觸,可想而知人們會怎麼看他,他會承受到多大的壓力。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標誌都是“拒服兵役者”。

    戴斯蒙德·道斯的奇怪信條,被長官和戰友排擠嘲諷,他還被送到特殊的營區參加勞動。在此期間,他不被允許去教堂,不準和新婚妻子見面等,可是在軍隊裡,他還是不肯碰武器。軍隊想開除他,將他送上軍事法庭,由於他父親是一戰老兵,且與現任將軍為戰友,在軍事法庭上,將軍的一封信改變了他的命運,使得他沒有被返回原籍。

    後來,戴斯蒙德·道斯被認定為“1-A-O”級別的拒服兵役者。這意味著他可以不參加任何戰鬥,只需做非戰鬥的支援工作即可。最終,他作為軍醫他走向了地獄般的沖繩島戰場。

    在戰場上,戴斯蒙德·道斯按照能救一個是一個的態度救治傷兵。一般情況下,在戰場傷亡慘重的情況下,醫生只能按照傷情的輕重,進行選擇性救人。在沖繩島戰役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戴斯蒙德·道斯不一樣。有位士兵雙腿被炸斷,胸部中彈,其他軍醫已放棄救他,戴斯蒙德·道斯硬把他拖到後方,最後他得以生存,一直活到72歲。

    在這次戰鬥中,戴斯蒙德·道斯拯救了75人,這樣的救人數量相當於一次奇蹟壯舉!

    他將傷兵一個接一個送下懸崖,作為連隊唯一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受到了救世主般的敬仰。而且在此後的多次戰鬥中,他都不顧個人安危,勇敢衝到一線,拯救過無數士兵的生命。   

    1945年11月1日,杜魯門總統親自為戴斯蒙德·道斯佩戴上了美軍的最高的榮譽勳章。 這是歷史上第一位佩戴該勳章的“拒服兵役者”!

    在這個故事裡,觀眾能深刻感受到,軍醫對於戰爭中受傷病員的生命的意義重大。

    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這是最大的意義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仁貴東征詳細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