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支蓮6

    正確的應該是第二句:勸君惜取少年時。

    請看原詩:

    金縷衣

    [唐]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金縷衣:用金線製作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

    (注意:不是“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是達官貴人裝裹屍體的衣服)。

    詩文意譯:

    勸君不要貪念榮華富貴,勸君要珍惜少年時光。像那滿枝頭的鮮花,要及時採摘。不要等到春殘花落,再想摘的時候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詩作者是杜秋娘嗎?

    杜秋娘,本名杜秋。晚唐詩人杜牧經過金陵時,見到杜秋“窮且老”的景況,感念她坎坷的一生,為賦長詩《杜秋娘詩》。娘,是杜牧加上去的,大概表示杜秋很有閱歷,也表示一種尊重吧。詩前有小序介紹:

    杜秋15歲時成為唐浙西觀察使李錡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錡起兵造反失敗被殺,杜秋被納入宮中,後受到唐憲宗寵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為兒子李湊的傅姆(老師)。後來李湊被廢去漳王之位,杜秋賜歸故鄉。正如詩中所說:

    “四朝三十載,似夢復疑非”。

    詩後附了一段注: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錡長唱此辭。"

    杜牧並沒有說這首七絕是杜秋娘所作,所以這首詩在《全唐詩》中標註為“無名氏”,在《唐詩三百首》卻署名杜秋娘。但從詩歌的來源上看未必是杜秋。而且從詩作者的語氣上看,應該是經歷過“無花空折枝”的人的感慨。當時還是青春年少的杜秋是體會不到的。如果是杜秋,白居易也沒道理,不讓她留名。因此,署名“無名氏”更準確。

    詩歌的思想:

    大概,杜秋與杜牧一見如故(恰巧都姓杜),相談融洽。杜秋回憶起少年時的生活,不覺吟唱了這首樂府詩。而且說“李錡長唱此辭。”李錡當時有60多歲了(死時67歲),更能體會韶華已去的悲涼。

    所以,這首詩有感嘆時光飛逝,時不再來,應當及時行樂的思想。

    但如果只是表達這種思想,格調有些低了,而且也流傳不到今天。

    其實從不要貪戀榮華富貴與珍惜年少時來看,此詩有勸誡年輕人珍惜美好青春,莫讓年華付水流的意思。“花”可代表愛情,也可代表青春。

    類似的詩歌有: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總之,這是一首雋永的小詩,在當時還可以譜曲唱和: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一定很動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陽板熱水器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