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龔愛民6965

    我兒時農村真的是一窮二貧,食不果腹,更不可能有什麼糖果糕點之類的零食吃了。但知道中秋是萬家團圓的日子,父母親會講一些有關中秋的故事,記憶最深的是元未各地反抗朝廷暴政的故事,其中起義領袖朱元章聯合各地義軍在中秋之夜吃月餅時一同向元朝政權反抗。傳統月餅底都有一張紙條,就是那時候流傳下來的。記得小時候一塊月餅幾兄妹分享,如果有石榴等時令水果就更美了,遙望星空月亮,嫦娥可有月餅吃?現在的中秋節國家還給了一天假,生活水平更是天翻地後的變化,以前肚子都吃不飽,更談不上各種零食吃,現在是不想吃、吃不下去。想想過去過中秋,看看現在的中秋,總覺的什麼地方不對勁,似乎月亮沒有以前的好看,月餅也沒有了當初的味道,彷彿還是五、六十年代的中秋節令人難忘。五湖四海跟我同年代的老人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以前老祖宗留下的節日變成了一個傳奇或者是傳說?

  • 2 # 海狼龍哥

    中秋節,這麼快又到了,是該高高興興的回家過節了。每年過中秋,我不管放不放假我都會回到家裡回到父母身邊陪著他們過一個幸福快樂的中秋節。

    小的時候怎麼說呢,就是非常希望過節,那時候小家庭條件不好,也沒有幾個節日讓我們過,只有過中秋和過年,能好好的吃上一頓大餐。

    小時候每次過中秋的時候,我媽媽總會包幾包月餅放在家裡藏著,過中秋的前幾天,每天總會像變戲法一樣給我拿出一個月餅來吃,我總是找不到在哪,當時太鬱悶了。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每天都像在過節一樣,現在的小孩對於過中秋節都應該沒有什麼念想了,現在月餅小孩也不喜歡吃了,但是不管怎麼樣變化,中秋佳節就是團圓的日子,只要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就好。

  • 3 # 龍華中

    謝謝邀,讓人們回想一下童年的中秋節是什麼滋味,可以說中節是濃濃的香,純醇的甜,因為童年時期的祖國真是很窮,老百姓的養幾個雞產蛋都有任務,首先完成蘇聯老大哥的情,?所以好吃的沒那麼多,那就是七零年以前的事。都是戰爭年代造成的,使中國人民深受重大危害,人們的生活基本不夠用的,吃糠咽菜是正常生活,五六十年代的中秋節,吃香喝辣的是不可能的事,月餅只是少有的家廷吃上點,大多自己造點冰糖火燒吧,以後到七十年代時期的月餅,國家安戶人口分發,每戶大約一斤左右的月餅,孩子們基本能吃上半個月餅就不錯了,在那物希之貴的窮情況下,中秋節的滋味也是有香有甜的,讓孩孑們成為美食的難忘之節,所以孩子們都很盼望過節,吃上好點好東西就高興。其實孩子們小是不懂事,對中秋節來說,農民真是個三秋大忙的時候,人們都在搶收搶種的忙活,相玩都沒有時間,那時全國都是生產隊時期,農村根本就沒有個人自由玩樂的空間,請假過節是不可能,,?

    現如今同那時相比真是天地之差,無法形容,看看現如今的節日,真是萬紫千紅,味道十全之美,但是人們感覺沒有從前那個味道,,什麼原因呢,化肥,農藥,崔生素,專基因,等等,使的一些農產品失去了原汁原味有一大關,好多東西讓人吃著真不是個滋味。再有就是袁隆平老人的一句話,人們吃的太飽了也有關,?

    現在的年輕人,說那時候的情況他們不相信也不聽,只是認同書本上說從前是很好的,他們說一切的事物大多都是古人們創造而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了一定年紀,是不是會覺得連在一起過日子的人是誰都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