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我是越關

    緬甸的內戰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直到今天也沒有解決的跡象,這其中的原因也非常複雜,一是歷史遺留問題,二是民族政策問題。當然,這其中也有中國和緬甸周邊其他國家的一些原因。

    歷史問題

    歷史上,緬甸大部分王朝都沒有實現過緬甸地區的統一,而且每個朝代興起的時候,其統治者都會壓迫其他民族。而由於緬甸地形的問題,緬甸統治民族也都無法同化其他民族。

    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緬甸國內民族眾多且仇恨中央王朝。

    比如11世紀建立的蒲甘王朝,緬族建立政權後極力壓迫、奴役其他民族,這也導致了孟、傣、若開等族持續不斷的造反起義。而蒲甘王朝被蒙古人擊敗後,緬甸各個被緬族壓迫的民族紛紛獨立,建立了眾多的小國。

    比如,傣族建立了阿瓦國,撣族建立了阿瓦王朝,若開人建立了阿拉幹王朝,孟族人建立勃固王朝等等。當然,除了這幾個王國,還有其他諸多小國。

    接下來,由於政權林立,緬甸地區陷入了長期的戰爭之中。

    時間來到中國明朝時期,緬人族建立了東籲王朝,東籲王朝武力強盛,幾乎將要統一緬甸,而且還曾打贏暹羅(泰國)。不過,當他逼迫暹羅投降後,竟然作死般的選擇北上攻打明朝。

    結果可想而知,實力大損,暹羅也乘機反抗,國內其他民族也順勢獨立。

    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

    東籲王朝滅亡後,緬族人又建立了貢榜王朝,這一次,貢榜王朝統一了緬甸。當然,這也是形勢上的統一,因為那些土司始終都是土皇帝,中央王朝的政令在這裡根本就行不通。

    【補充一點,每次緬族人的崛起時都伴隨著大規模的殺戮,因此,緬族人和其他民族幾乎都有著深仇大恨】

    好不容易實現了名義上的統一,接下來可以慢慢地同化其他民族,但不幸的是大航海時代來了。此時的英中國人划著船悠哉悠哉的來到了緬甸,緬甸也成為了英中國人的殖民地。

    英中國人精的像猴兒一樣,一看緬甸境內民族眾多,而且深受緬族人壓迫,正好可以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這個政策是不是很熟悉?

    英中國人的殖民地幾乎都是這一政策,用當地少數民族,或者是遷徙一些其他地區的民族,統治當地多數民族,人為的製造矛盾,以利於統治。

    這下,原本的矛盾又被英中國人放大了幾十倍,極大的加深了主體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

    民族政策問題

    【緬甸人口不到5300萬,但卻有135個民族,其中,緬族佔70%】

    二戰時期,日本入打著幫助緬甸人驅趕英國的旗幟進入緬甸,此時緬甸的國父昂山投靠日本。之後,在日本的扶持下,昂山建立了緬甸獨立軍,該軍隊曾隸屬於日本建立的緬甸傀儡政府,並和日軍攜手對抗中國遠征軍。

    二戰結束前,昂山看出日本即將失敗,於是乎搖身一變反抗日本,成功的轉型成為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民族英雄。

    二戰結束後,英國的殖民體系崩潰,緬甸也即將獨立。

    此時,緬甸總督執行委員會和各族代表簽訂了《彬龍協議》,規定少數民族地區在國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

    但昂山被刺殺後,他的繼任者吳努拋棄了昂山原本制定的政策,採取了大緬族主義。這等於給緬甸其他少數民族下達了命令,要麼讓出一部分利益後接受同化,要麼就拿起武器抵抗到底。

    接下來就簡單了,緬甸其他少數民族為了捍衛本族利益,無一例外的都選擇了拿起武器抵抗到底。

    當然,除了以上問題,還有中國和緬甸周邊其他國家的一些原因。

    解放戰爭結束之後,國民黨的殘軍也有不少跑到了緬甸,比較著名的人物有李國輝。他到達緬甸後,曾以2000人的軍隊擊敗了緬甸2萬正規軍,打的緬甸政府節節敗退。

    後來,蔣介石雖然迫於國際壓力,撤回了大部分殘兵,但也有一些軍隊表示不願意到臺灣,堅決留在當地。

    這些人以種植鴉片為生,這也是金三角地區軍閥、鴉片的起點。後來,這些人和當地勢力融合,甚至還在當地培養了不少的毒梟,坤沙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除了國民黨殘軍、鴉片利益之外。面對緬甸的紛亂的局勢,周邊的各個政權也都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介入緬甸內戰,無疑加劇了緬甸的混亂。

    除了以上原因,普通百姓的貧困問題也導致了內亂加劇。貧困的百姓對緬甸沒有歸宿感,他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支援軍閥,或者是本族首領,如此一來內亂加劇,並且陷入惡性迴圈。因此,直到今天也沒有解決。

  • 2 # 世界人文通史

    提起緬甸這個國家,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佛教。作為一個信奉佛教的國家,緬甸耗資100億、1500噸翡翠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翡翠佛塔。不過就是這樣一個虔誠的佛教國家,至今也沒有實現統一,國內的武裝割據比較嚴重。

    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只能佔到總人口的65%左右,而其他少數民族對國家又沒有認同感,再加上民族矛盾、歷史遺留因素的影響,所以造成了緬甸國內動亂不息,至今也未形成統一。

    緬甸的少數民族成份複雜,而且人口基數大,幾乎廣泛分佈在緬北和其他邊境地區。

    作為緬甸主體民族的緬族與少數民族關係差不說,再加上少數民族對緬甸的國家認同感也不強,這才催生了一支又一支少數民族武裝。在這些少數民族武裝的背後,還有西方國家的勢力介入,所以緬甸的內戰實際上是各種綜合因素作用下的結果。

  • 3 # 歷史深度揭祕

    緬甸戰亂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解釋的……緬甸是聯邦國家,既然是聯邦就是好多邦(邦類似省或者是民族自治區之類)在一起,即歸政府管,又高度自治。國家領導幾乎是被緬族佔據,並不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國家政令有時很難在一些地方推行。各自為了各自的利益和生活免不了衝突……果敢(漢族)只能經商,不能從政……身份證都和緬族人的不一樣………太多太多原因了。好些武裝都是曾經的緬共轉變過來的,部隊要養,經費那裡來?緬甸的命運,暴露出了國際秩序中最冷酷無情的那一面。我們考慮問題,除了國家利益,也應該有一些憐憫之心,不要把一些不符合實際的怒火發洩到它身上,這可能是它難以承受的。緬北的獨立武裝有很多股,克欽獨立軍和東佤只是最大的兩支,據我瞭解在美國支援下的還有2~3支比較大的武裝。

    果敢實乃烏合之眾,事實上崩龍也強不到哪去,克欽和佤邦強些,不過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佤邦所謂建設的真正目的是保住頭人的地位,真保不住還能跑回昆明甚至內地有些地方,鮑家富可敵國一個女兒出嫁就花了一億rmb。

    在古代,中原王朝一向瞧不上西南諸國的疆域,同時也因為那些國家沒有較大的威脅,所以都不象西北東北方重兵佈防。偶有戰爭,王朝也不願興師動眾,一則大兵過境擾民傷財更嚴重消耗國家財政,二則是就算打勝了也沒有好處。所以各王朝代的態度都是儘量就地解決。所以這些區域性戰爭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同一個時期的明軍,在雲南的戰績遠比在北邊好看,同一個時期的清軍,在西北的戰績遠比在緬甸好看。其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話,貢榜朝前期的緬軍,在士氣、裝備、將領能力等各方面,應該處於其歷史上的巔峰狀態,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清緬戰爭的時候,雙方以偏師對偏師,緬軍在指揮調動上表現出的主動靈活,遠遠超出清朝在雲南邊境的綠營。到了主力對決的第三次清緬戰爭,緬甸的優勢反而不突出了,雖然也沒怎麼落下風,但基本只能一昧死守,暴露出巔峰時期的緬軍,也沒辦法與中國正規軍展開大兵團的正面野戰。

    二戰時期日本為了截斷國際對華戰略物資援助的唯一西南大通道直接派重兵佔領了緬甸,而且當時緬甸泰國很多人都是和日軍一起對付中國遠征軍和英美聯軍的,日本從來很重視緬甸的戰略地位,一直在搞民間非政府援助。緬甸和印度都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地緣戰略思維學的非常好,二戰時期就有幾十萬印度人在緬甸作戰,為了東北部逐邦的物資運輸,印度已經在印度洋沿海的若開邦建了港口和通向東北部逐邦的鐵路公路,你說他們兩國能比美國佬笨?俄羅斯國防部長也和緬甸軍方搞戰機等武器方面的合作,老毛子一直想要太平洋或印度洋的不凍港!越南泰國也沒閒著!隨著北韓核武器的成功,南韓日本臺灣很快就能搞出核武器,越南緬甸都會搞出來!到時候大清朝就要睡在地雷窩裡面冬眠了!

    裡面有幾大角色,克欽邦是信基督的,背後是美國,克欽邦的總指揮每年都回去美國幾次。最大的反政府武裝佤邦是親中國的,佤邦對中國的感情深厚一些,用的課本都是中國的教材,佤邦的實力最強大,而緬甸政府也很少找佤邦的麻煩。緬甸政府對中國的感情很複雜,軍方和政府兩邊意見不一致,都有親中派和親美派。

    要是總是這麼鬧,還不如派維和部隊來,雙方都別打,然後談,或者大家投票,當地自治,永遠屬於緬甸也可以啊!但是土地是當地人的。無可厚非,各民族一律平等。多好。像瑞士一樣。天天打,再好的條件都會打沒了。怎麼就不能聯合國請他們坐下談,是緬甸領土不假,但是老百姓追求她的幸福也很正常啊!緬甸也真的是,軍人都可以推翻政府,有武力就是政府,這真的很差勁。緬北的地方又不脫離搞獨立,只是自治區。緬甸政府怕什麼?又說到了政治,還是不干涉內政,人民自己選擇吧!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4 # 讀書是福

    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佈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7月,因經濟形勢惡化,緬甸全國爆發遊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1997年改名為“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宣佈廢除憲法,解散人民議會和國家權力機構。1988年9月23日,國名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緬甸聯邦共和國新憲法獲得通過,規定實行總統制。

    2005年,緬甸政府將首都從最大城市仰光遷至內比都(前稱彬馬那)。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 5 # 蜉遊滄海

    導語:曾最有望成發達國家的鄰國,打了59年內戰,如今深陷泥潭

    經濟學家根據經濟實力和綜合水平,將不同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國雖然經濟體量躍居全球第二,但因為各種原因,至今仍處於發展中國家行列。在亞洲地區,大家熟知的發達國家是日本、南韓等國家,但在我們身邊,有一個國家曾最有希望成為發達國家,卻因為59年內戰消耗,如今仍然深陷泥潭。

    它就是緬甸,提到緬甸,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想到緬甸玉,其實除了玉石,緬甸的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資源儲量也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緬甸就是一個坐在礦上的國家。而在80多年前,緬甸就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在英帝國的治理下,緬甸的工業發展也有聲有色,人均收入一度高達800美元,比當時的日本還要高2倍有餘。

    如果依靠這個發展狀態,緬甸極有可能成為亞洲第一個發達國家,但一切都在二戰後戛然而止。二戰中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確為緬甸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可真正讓它到現在還沒“緩過氣”的原因,則是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退出緬甸以後,緬甸國內爆發的持續59年的內部戰爭。

    緬甸獨立後並沒有妥善解決國內尖銳的民族矛盾和派系矛盾,而是任由其不斷惡化,到了1960年,軍事強人尼溫奪取政權後,因為其極端的民族政策,致使國家陷入長達50多年的內戰中,直到現在還沒有停歇。長期的內戰,給緬甸帶來了長期的混亂局面,這個曾經最有希望成為亞洲最富國的地方,如今仍然深陷泥沼。

    如今的緬甸人均收入才1200美元,相對於亞洲其它國家來說,算是比較窮的了。更悲觀是是,雖然現在緬甸政府已經先後與撣邦軍、克欽民族陣線、克倫民族聯盟、新孟邦黨等多個地方勢力簽訂了停戰協定,但真正的和平仍然無從談起。而且根據專家預測,就算緬甸以後能實現真正的和平,想要追上其它亞洲國家,已經是難上青天了。

    從緬甸的例子可以看出,和平穩定的內部環境是發展的最大前提,我們在黨的領導下,國家和人民能夠實現真正的和平安寧,在我們看來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了,但對於世界上很多其它國家而言,卻是很難實現的。世界上不只有一個緬甸,但卻只有一箇中國,生在這樣讓人驕傲的國度,更是值得我們珍惜!

  • 6 # 鐵男春秋

    從明太祖時期,緬甸全境都屬於明朝,雖然緬甸土司不時的發動叛亂,但均被明朝給平定,直到公元1531年時,緬甸東籲王朝的成立。到1606年的最後一次戰爭,大明王朝因經歷諸多戰爭,無法再顧及西南的戰事,被緬軍擊敗,因此才割讓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緬甸。

    緬甸聯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其成立的基礎是《彬龍協議》,是聯合緬甸、撣邦、克欽邦、欽邦等,聯合向英國爭取獨立,根據《彬龍協議》,各聯邦實行高度自治,並有權選擇退出聯邦。

    緬甸聯邦共有135個民族,緬族佔了2/3,果敢、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少數民族。緬族生活在緬甸聯邦南部4個省,其他7個邦為其他民族居住地,緬族的歷史是一部不斷向上侵略擴張的歷史。

    緬甸這個國家為什麼戰亂不斷?緬軍在二戰前沒有組建,是由日軍以緬族人組建的,組建目的是:日軍打擊英軍、美軍,並藉此攻擊中國大西南,切斷中國大西南退路,緬軍藉此攻擊上部民族武裝,侵佔上部各民族領地。緬族人及緬軍有強烈的、友好的日本人及日軍情結,緬軍是日軍的盟軍,而上部民族武裝則是抗日的,兩者水火不容。

    日本政府及日資在緬族政府及緬軍支援下,已大量進入在緬北,.日本政府成了緬族政府及緬軍對抗東方大國的一張王牌。

    緬甸政府軍同少數民族武裝之間仍缺少互信,簽訂的停火協議只是原則性協議,即便停火協議已經簽署,緬甸政府軍與民族獨立武裝之間的衝突仍會時有發生。撣邦軍釋出的一份宣告稱,如果政府軍不能確保不再對撣邦民眾施壓,停火將毫無意義。一邊是戰爭,一邊是和平。近來,中緬邊境線將人們的生活分割成兩個完全不同的景象。

    緬甸政府在少數民族實力壯大後,沒有使用迂迴的政策,而是壓根不理睬他們,選擇了硬碰硬的方式,直接發動戰爭,用武力來解決。

    因此,從緬甸問題中,我們明白到和平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也希望緬甸能儘早化干戈為玉帛,讓老百姓有個安穩祥和的生活環境。

  • 7 # 三井壽Mitsui

    緬甸的長期動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眾多,互相仇視,關係複雜。  

    緬甸祖上也闊過,15-18世紀期間,堪稱東南亞一小霸主。曾一度把鄰居泰國打得差點亡了國;大清國跟自己的藩屬緬甸打仗,竟然也輸好幾次,搞得自信無比的乾隆大帝都產生了“挫敗感”。講真,電視劇《還珠格格》裡面西南大戰的情節,實際上,還是有點歷史依據的。

      從19世紀開始,緬甸逐漸淪為英國殖民地。

      到了上世紀40年代初,日本順利挺進了東南亞。

      日本高呼”大東亞共榮“,美其名曰——亞洲人解放亞洲人,即,同為亞洲人的日本人“幫助”東亞、東南亞的”同胞們“趕走英美、法國等白人殖民者。

      果不其然,這個口號真的打動了不少人,像緬甸、越南、高棉等東南亞殖民地國家,出現了不少“聯日抗英”、“聯日抗美”、“聯日抗法”的隊伍。

      昂山隊伍的戰鬥力還是很可以的,在日緬“共榮”的合作下,緬日聯軍所到之處,英軍聞風喪膽,“萬惡”的英國殖民者被統統關進了日本的“死亡戰俘營”去受虐待,“光復”緬甸似乎指日可待。

      作為日本軍部的積極合作物件,昂山將軍在收復國土之餘,也很賣力氣的和日本鬼子並肩打咱們的中國遠征軍。

      二戰的亂世中,昂山將軍走向了他的第一個人生巔峰,他經常身穿黃呢日本軍服,神氣的騎在高頭大馬上,舉著日本軍刀,接受緬甸民眾的頂禮膜拜。

      昂山將軍他老人家的確有過人之處,非常能審時度勢。1945年3月,他做出了拯救自己和整個緬甸的決定,轉換政策——聯英抗日。

      他察覺出,此時,如果再跟著日本一條心搞下去,日本戰敗後,不但民族獨立將成泡影,甚至緬甸還會面臨被重新瓜分的危險,自己也會被定為“法西斯戰犯”,性命都難保。

      結果,倒戈起義後的昂山將軍,不但沒有被定義成“緬奸”和法西斯“戰犯”,上軍事法庭;反而藉助盟軍的力量,最終成功建國,實現了民族獨立,成了萬人敬仰的的“緬甸獨立之父”。

      不過,正如上圖漫畫表達的一樣,昂山素季淡定的表象身後,都是連天的炮火和刀光劍影。佛教國家內部長期打打殺殺,這個可真不常見。

      緬甸的長期動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眾多,互相仇視,關係複雜。

      緬甸有135個民族,其中緬族佔了70%的人口,並佔據了緬甸的中央平原,其他各少數民族分佈在周邊山區。

      這些少數民族,在咱們眼中沒什麼大區別——男人幾乎都穿裙子,外貌、服裝,生活習慣也大同小異,但在他們看來,那簡直是無可爭議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 8 # 虎歷

    緬甸的戰亂不斷大概是出現在近現代以後時期,不過這也跟緬甸歷來崇尚武力有關,緬甸強大之際一度稱霸中南半島,歷史上曾出現了3個統一王朝,緬甸除了被元朝忽必烈的蒙古騎兵滅國,它倒是還讓明朝和清朝吃了不少苦頭。

    緬甸最早在北宋時期開始對中國稱臣納貢,這之後在1044年出現第一個統一王朝蒲甘王朝,阿努律陀即位後富國強兵,1057年後緬甸不再是零散的城邦小國,然而在1287年緬甸跟藩國發生了非常激烈的摩擦,史稱“元緬戰爭”,騎著大象的蒲甘打不贏騎馬的蒙古,苦撐了十幾年後被幹沒了,被元朝收為“緬中行省”。

    蒲甘一走緬甸就南北分裂了,在1555年新成立了一個東籲王朝,緬甸達到全盛時期,整個東南亞除了越南都是它家,在明萬曆後期緬甸還出兵搶了很多緬北領土,明末的崇禎皇帝不幸也被坑在這裡,“咒水之難”後被囚禁起來,在大清乾隆時期,緬甸當政換成了貢榜王朝,不過統一的緬甸還是統一,而且戰力值爆表,跟清軍4次對戰全勝,乾隆自己給臉上抹黑了,五十多年征戰就打不贏緬甸。

    這之後緬甸終於迎來了歐洲的殖民者,英國在19世紀末期通過三次英緬戰爭打垮緬甸,徹底將緬甸改造成殖民地,直至1937年緬甸拿到了自治權,緬甸內部的戰亂大概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國內緬共和其他政黨使勁相互傾軋,在之前就是非常正常的分分合合。

    緬甸這幾十年的不斷戰亂有其歷史遺留問題,這個問題又跟民族問題夾雜在一起,英國殖民時期,緬甸邊境上的外來人口和少數民族問題就相當嚴重,緬甸2000萬人就有1135個民族,這個文化和信仰差異幾乎彌合不過來。

    而在二戰期間,國內的反法西斯政黨內部也分裂了,國家獨立後也是內戰不斷,這還遭到了聯合國的長期制裁,國家能發展起來絕對是一個問題,太平洋對面的美國也經常插緬甸政治,悄悄鼓勵各種武裝組織發展。

    而緬甸真正戰亂不斷的原因恐怕是因為其經濟太差,經濟環境太差,貧困的問題幾乎阻遏了整個國家的統一和發展,緬甸內外交困的環境讓經濟水平維持著都是問題,緬甸在過去幾十年的軍人干政時期逐漸淪為了世界最貧窮的國家,最近2008年在聯合國的斡旋下,緬甸才建立起了聯邦共和國,昂山素季當政看起來有望實現給這個苦難的國家帶來和平。

  • 9 # 冰哥聊史論古今

    我認為緬甸這個國家戰亂不斷,有著很複雜的原因,但是大體來看,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的原因,即歷史原因、地緣政治、政策制度。

    從歷史上來看,緬甸的歷史也很悠久,不過作為中國的鄰國,緬甸也曾經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並向中國進貢。後來英國佔領緬甸的時候,清政府還向英國提出過抗議。二戰時期,日本向緬甸發起進攻,緬甸利用矛盾,和日本一起對英美中作戰。到了二戰末期,隨著同盟國的得勢,緬甸又轉而向日本作戰。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宣佈獨立。然而,英國在統治緬甸期間,曾經引進印度等外中國人口,並且支援邊境的少數民族武裝發展,也就為後來緬甸國內的民族紛爭留下了隱患。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緬甸周邊國家眾多,南臨印度洋,西有印度,北有中國,東有泰國、寮國,美國雖然距離緬甸非常遙遠,但是經常插手緬甸,並支援緬甸的少數民族。中緬能源合作以來,在緬甸修建的石油管道可以將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從緬甸印度洋沿岸直接輸送至中國,這樣就不必遠道繞行馬六甲海峽了,因此緬甸對中國更加重要。然而印度和美國顯然不希望中緬走得太近,因此經常從中作梗。

    從政策制度來看,緬甸實行的是聯邦體制。緬甸現在的國家體制時間並不是很長,總統也才到了第三任。緬甸國內民族眾多,有一百多個民族,除了緬族之外,撣族、克倫族、孟族、克欽族等少數民族人數也很多。更重要的是,這些民族所在的地區範圍較大,很多都擁有武裝力量。雖然緬甸國內談判過幾次,這些民族也交過槍械,然而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和大國勢力的插手,決定了緬甸的矛盾不可能這麼快就能得到解決。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地緣政治夾縫下生存的小國,動盪不安似乎成了宿命。您認為緬甸不安定有什麼因素呢?非常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 10 # 緬甸中文君

    近日,緬甸和平監測委員會發布了一組資料,讓小編憂心不已!資料顯示,從今年6月初到10月底,5個月共150天的時間裡,緬北地區共發生大小衝突86次。其中,發生衝突次數最多的地區位於撣邦南散鎮和皎梅鎮轄區。

    和平大會並未讓緬北戰事停息

    新政府上臺後,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促成21世紀彬隆代表大會的召開。今年5月底,第二屆21世紀彬隆代表大會閉幕,參會各方經過協商討論,就37項政策達成了共識。但由於緬北7支民武的代表並未出席和平大會,致使會議並未在國家和平政策上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在第二屆21世紀彬隆代表大會召開前的5個月時間裡,緬北地區共發生了120多次武裝衝突。在第二屆21世紀彬隆代表大會結束後,緬北地區戰火也絲毫沒有停息。軍方與德昂軍(TNLA)、克欽獨立軍(KIA)、若開軍(AA)、北撣邦軍(SSPP/SSA)、南撣邦軍(RCSS/SSA)、克倫佛教軍(DKBA)分離武裝等民武發生衝突,其中,軍方與德昂軍之間爆發的戰事最多。

    對此,和平委員會的官員表示,大會閉幕後,軍方與已經簽署了NCA的民武之間,爆發的衝突次數減少了,但軍方與尚未簽署NCA的民武,戰事卻日趨激烈。

    簽署了NCA的地方武裝

    克倫民族聯盟(KNU)、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克倫民族解放軍(KNU/KNLA-PC)、撣邦重建委員會(南撣邦軍)(RCSS/SSA)、勃窩民族解放組織(PNLO)、若開解放黨(ALP)、欽民族陣線(CNF)和全緬學生民主陣線(ABSDF)

    未簽署NCA,正與政府展開協商的UNFC

    若開民族委員會(ANC)、紅克倫民族進步黨(KNPP)、拉祜族民主聯盟(LDU)、新孟邦黨(NMSP)

    未簽署NCA,希望與國家展開政治對話的FPNCC

    佤聯軍(UWSA)、克欽獨立組織(KIO)、撣邦進步黨(SSPP)、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果敢同盟軍(MNDAA)、若開軍(AA)、勐拉軍(NDAA)

    為了推進緬甸和平程序,政府與尚未簽署NCA的UNFC(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以及FPNCC(聯邦政治談判協商委員會),多次展開會談。

    各方積極展開會談

    11月11日,政府高規格訪問團前往邦康,與佤聯軍、勐拉軍代表展開會談。(“世紀大和談”?政府高規格代表團將前往佤邦)會談剛結束沒多久,FPNCC內的7支民武便計劃,在邦康召開會議,共商如何與政府展開政治對話。

    北部7支民武聯盟成員TNLA祕書長達蓬覺表示,根據FPNCC的初衷,我們不走NCA路線,而是以佤聯軍作為代表,與政府進行國家政治協商。此次7支民武會面,就是共同商討,如何與政府展開政治對話,我們每一位成員需要如何來配合組織的行動等。

    在緬北地區,不少小夥伴都吐槽:“再開會還不是都一樣?還不是邊談邊打?”的確,在過去的300天裡,緬北的大小戰事超過200次。衝突雙方在戰事期間打出的子彈,扔出的彈藥又有多少呢?因戰事流離失所的人,又有多少呢?只希望,各方每一次會談,都能取得一些實質性的進展,不要再讓老百姓失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年義務兵服役期滿,是繼續留在部隊還是退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