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點點一笑美
-
2 # 破乞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 八旗 軍和 綠營軍。
史載“勇”也是兵的一種,是在雍正、 乾隆朝 後如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便是戰時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
-
3 # 故紙匯
清朝的軍隊分很多種,最核心的是八旗,都是滿族人組成。然後就是綠營,綠營是漢族人組成的軍隊,在胸前後有一個大大的“兵”字。
到了清朝中後期,八旗已經都成了紈絝子弟,沒有了戰鬥力。綠營也腐朽的沒有戰鬥力了。太平天國興起的時候,清廷才發現自己沒有了鎮壓的軍隊。於是皇帝下旨,讓地方上計程車紳自己組成軍隊剿滅太平軍,這些軍隊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是士紳自己出錢出力組織的,成為鄉勇,胸前後有個“勇”字。
打個比方,“兵”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勇”就是地方民兵。
鄉勇本來是後備軍,主要負責本地方的保衛和正式軍隊的支援。然而因為綠營等的無用,後來成了剿滅太平軍的主力。尤其是曾國藩等建立起來的湘軍,後來成了清廷的主要軍事力量。
實際上,由於湘軍、淮軍的興起,清末皇室很多時候還要看這些人的臉色行事。而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一脈相乘,後來逼清廷退位,形成了北洋軍閥集團。
清朝的兵和勇的區別如下:
1、建制不同: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勇:是就地臨時招募的軍隊,稱作“鄉勇”。戰事一結束就立即解散,並非國家常備軍隊。
2、內部劃分不同:
兵:兵以民族劃分。有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以及綠旗兵。
勇:以地區或主官劃分。曾國藩以團練起家,組建“湘勇”,李鴻章組建“淮勇”等。
3、效忠物件不同:
兵:聽令於朝廷,直接忠於皇帝。
勇:只是忠於自己的將軍。勇營的官兵只是忠於自己的長官,並不直接效忠於皇上和朝廷,實在是私人武裝。
4、戰鬥力不同:
兵:初期八旗兵是世界上最強的騎兵部隊,雖然人少,但是戰鬥力很強。後期統一中國後,八旗兵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腐化,已經無法勝任戰爭。這才有綠旗兵的出現。及至滿清後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面衰落,戰鬥力大大下降。例如,面對太平軍時,八旗兵和綠營兵都不堪一擊。
勇:在血腥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湘勇和淮勇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因此 ,當 到了清朝末年,“勇”就日漸代替“兵”,變成清朝主要的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