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冥瑜

    理論是源於實踐的,而又高於實踐。一套理論的自洽性,可以從兩方面說起,一是自身的自洽性,也有人稱為主觀自洽性,指理論體系內在的自洽性,是一種純邏輯證明的過程。二是現實的自洽性也即客觀自洽性,就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相互印證的過程,也呼應了馬克思的理論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

  • 2 # 泰山124453211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這是事後的話。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權力與利益所行之舉,都會標以真理的標籤,這時存在就是真理。但是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世事無常,現實在真理與謬誤博弈中此起彼伏,是非功過往往都得後人評說。

  • 3 # 納斯卡板塊

    這個問題我很感興趣,我讀研期間,導師研究方向就是文化史、科學理論。

    一個理論自洽性是一個科學理論、科學正規化的主要標準之一。一個理論必須要有自洽性,如同一個社會規則自洽一樣,否則就是自相矛盾,做偽科學。

    簡單地講,自洽性指一個理論體系,各個衍生推論與主幹理論不衝突,各個推論之間可以互相解釋,互相補充,不會出現理論的自相矛盾。

    舉例說明。在社會規則裡,現代社會推崇婚姻,婚姻與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這條規則連同亂倫禁忌一起成為元認知。之後,我們看到在細胞家庭基礎上形成了擴充套件大家庭,甚至宗族。慢慢地。一個村都是同一個姓為主,但是同姓不婚,那必須要有另外一個村裡在歷史時間裡長期與之通婚,才避免最後無結婚物件可以選擇。

    與婚姻規則相配,還會有家庭教育機制,社會主流認同,排斥機制。排斥機制單拿出來說,如果到了適婚年齡而不去結婚,就會受到強大的社會壓力。比如,父母催婚,我想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痛苦吧。其他輔助規則還有“門當戶對”“女婿入贅”等。

    科技史方面,在愛因斯坦之前,所有物理學定理都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基礎上。現在,物理學以愛因斯坦相對論為元理論。

    只有自洽性存在,還保證理論的科學性,系統性。科學理論正規化,除了自洽性,還需要具備普遍性和可證偽性。(細節我們以後再談)

  • 4 # 一夢憶浮生

    自洽性本身就要透過證明去實現。

    理論自洽性需要高於實際自洽性,在理論建設過程中也要不斷的推演以便讓自洽性趨於合理甚至高於合理。

    而現實中實物有都有兩面性,理論自洽性也就要在兩條線中找打合適的支點,以達到現實的自洽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昂山,緬甸獨立運動領袖,二戰時為何一度要選擇和日本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