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道者

    誤解太多,多是盲人說明,夏蟲語冰的亂說。

    中華源起之文明本揭示了萬有不二的奧義,同時也提倡心學(準確說是心全息學),但在世俗的心與物勢不兩立,一片論辯不休的大潮中,致使真義晦澀難彰。聖賢強調心的意義,根本不是常人想當然的“唯心主義”,而是方便契入口,也是因下面幾點所作的考量:

    1心具能動性、解脫性故,

    2心是惑之本故,

    3心物本不二,心物互不可離,但常人多偏於物,所以提倡心讓大家警覺故。

    這是甚深大理,一切事皆不可離須臾也

    關於人生(所謂的修行)秘要儒家《大學》亦有言之:【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裡有個至要問題一直以來被諸多學者所誤讀。那就是修行的起點“物格而後知至。。。意誠而後心正”一段,一般都持絕對唯物主義觀點解讀為【透過對事物或物質的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

    殊不知,心之不正,是為物慾所惑,佛教謂“煩惱障”;

    對真相的不正知,佛教謂“所知障”;

    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

    儒家講正心,也是破除這兩種障。

    ‘格物’,‘格’是格殺,消除,‘物’特指的是物慾而非是物質,格殺物慾就是斷煩惱障,就是斷分別執著之心。

    ‘知至’,‘知’是正知正見,這是破所知障,這樣,才能得到正心。所以《大學》此段從深層來說一直在談修行關鍵的“心”義。

    上段《大學》所云本義如是:

    【我們只要破除心中對事物的分別執著,事實就會如實顯現,自然得見實相獲得正知。得正知故才會真心誠意(否則必虛假),真心實意必得心正,心正則可言修身…………】

    也就是破除內心對物慾的分別執著干擾即能獲得事實真相(即獲正知)。能如上所云小可成就不凡之業,大則成賢成聖,關鍵在於用心程度。

    那如何消除分別執著的物慾呢?那是另外之事了,本文不表。

  • 2 # 冷國儉

    “格物致知"一語出自春秋時代曾參所撰的《大學.右傳之五章釋“格物致知”》。此章亡佚,系南宋理學家朱熹所補。致知,致,動詞,推極(朱熹注),推到極致,推到事物的最高點;知,知識。致知就是把知識推到極致。格物,格,動詞,窮究;物,指事物,事物之理,事物的道理和規律。故“格物”訓詁為“窮究事物的道理和規律。其實踐意義:欲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推到極致,就必須窮究事物的規律和道理。掌握了事物的規律才算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達到最高點,達到極致。

  • 3 # 布衣閒人10

    對於“格物致知”這個詞語,不管古賢怎麼理解,怎麼解釋,而我認為“格物”即是實踐,“致知”就是透過實踐獲得的真知。毛主席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嘗一嘗,就是格物,梨子是酸是甜就是致知。只想不做,就不是格物;只想不做,就不能致知;不親口嘗一嘗,就不知道梨子到底是什麼味道。其實,“格物致知”就這麼簡單,把“格物致知”說得太過複雜,是不可取的。

  • 4 # 南山劉向雄

    萬事萬物皆有"理",最高的是"天理",但也如"月映萬川"、"理一分殊"一樣反映在事事物物之上,如柏拉圖所說,是對"理念"的"分有",自周敦頤、程頤到朱熹,都持這一觀點。

    可以看出,這一觀點很理性、很哲學,相比起先秦儒學來說,已經逐步地建立起來儒學的哲學基礎,後世儒學再想超越已經很難了。

    但陸王心學則上接孟子,並自禪而入儒學,看上去是極力反對朱熹,實則是開闢了儒學的另一條簡易而艱險的路子——"簡易",是不須要皓首窮經,當下便是;"艱險",是一不小心就會離開儒學的方向,變成禪學、玄學。

    介紹了歷史背景之後再看"格物致知"。

    格什麼物?致什麼知?《大學》提出了格物致知卻沒有說明,這本身就是一段疑案,卻也給了後人腦洞大開的空間。朱熹說萬事萬物皆有定理,那麼這個定理是什麼?若是分有天理,那麼天理是什麼?這是我以前提出的"西哲式"問題,後來發現這個問法不對,朱熹所說的天理並不是概念,不能說問什麼是天理,只能說什麼不是天理。

    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有個共識:"存天理,滅人慾"。這是開啟格物致知謎團的"鑰匙"!人慾是"過與不及",也就由此滋生貪念、惡念,去掉"人慾","天理"才能昭彰。因而,王陽明最初"格竹子"失敗,是因為不知"格"什麼,不知道是要從竹子身上"學到"君子的品行、自然的態度,只徒費腦筋、殫精竭慮,自然就神經衰弱了。

    頓悟之後的王陽明,其實也是圍繞"存天理,滅人慾"而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把"善性"發明出來,也就符合了"天理"。誠如四句教中所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因而,格物,就是勇於培養自己的善性,敢於去除自身的惡性,才能真正知行合一地"不裝"而獲得"良知"。

  • 5 # 巴山路

    格物致知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第一是靜態角度看,就是看清事物的本質,不被表面的紛繁複雜所矇蔽,做到心明眼亮。第二是從動態角度看,就是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不為一時一事所糾結,做到淡定從容。第三是從聯絡角度看,瞭解世間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絡,不被任何形式所誤導,始終保持初心始終如一。一個人只要能夠如此,就是一個有大智慧、大格局的人。

  • 6 # 魔法幽默的豆豆

    格,尺度;來自道玄之物。

    知,良知;那麼,致,啟迪的意思。

    (360詞典物理學家丁肇中的解釋)

    最後,格物致知在牝牡之門中,乃世界人類的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遠古起源。

  • 7 # 一點紅37892171

    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段完整的話。也許格物致知就是中華古代先賢哲人在社會領域中探索求真大同的過程,其結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高目標最高境界就是平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乙瑛碑》比較適合隸書入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