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邊太陽

    我是這樣的,大事喜歡和爸爸商量,家常理短的和媽媽說說。借這個提問,感慨一下,記得以前父母是我們的依靠,大事,小事都喜歡問問父母,某一天突然發現,父母老了,走路蹣跚,慢吐吐。自己反而成為他們的依靠。

  • 2 # 一根熱乾麵

    跟媽媽聯絡多一些

    我爸爸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就算他接的電話,說不了幾句就會說,你媽過來了,你跟她聊吧。

    可能女兒跟媽媽就是要親一些,但是我基本上是報喜不報憂的,怕他們為我操心

    但是過節,或者生病的時候,感覺心理很脆弱,特別想家,想吃我媽做的麵條,一般還是忍住了,自己扛過來

  • 3 # 雲棧洞主

    我覺得可能大部分人都是相同的答案,就是和媽媽聯絡多。

    給老媽打電話,如果是爸爸接的,一般兩三句話之後,就會說:爸,我媽呢?՞՞。

    人為什麼都會找媽媽聊聊天呢,我覺得主要還是有話題,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和媽媽聊聊家長裡短的事,畢竟長期不在家,而媽媽呢更喜歡跟你去說這些,而爸爸一般就是問問工作,問問生活,問題類的話題,一般很快就可以解答完了,剩下的就沒什麼話題了,總不能掛電話吧,於是找媽媽聊聊天。像我離家多年,每次都會問到一些家裡親戚的近況,這些資訊,好像老媽掌握的更多一些。

    其實不管是常跟媽媽聯絡,還是爸爸,你能常聯絡,常回家看看,對於父母來說就夠了。多給他們聯絡一下,多聊一些家長裡短,多一些陪伴。

  • 4 # 會課廳

    當然是媽媽 !

    本人男生,90後,雖然說不是獨生子女,但也是在爸媽的寵愛下長大,對父母的依戀還是會有的;因為上大學在山東,老家在福建,一年之內也就回家一兩次,工作後更是如此,只能透過電話聯絡他們,一週一次,嗯,現在也是這個頻率,只不過方式改成微信影片通話了。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會我一樣:儘管在和爸媽聯絡的前一小時,還在想著很久沒有和老爸聯絡了,該找他聊聊了,結果一拿起電話,還是撥給了老媽。

    網路上一個段子印象比較深,說是出門在外的 兒子一般都是和媽媽打電話,如果是老爸接電話,第一句是:“喂,爸,媽呢?”,也許只有要生活費的時候才會打電話給老爸。

    但是工作之後呢,不需要生活費了,更難得和爸爸打電話。

    這可能和每個家庭的相處方式有關,一般的原生家庭,父親都是在外打拼,從小和母親的陪伴比較多,養成的依賴性較強,長大了會和媽媽親一些,也是很正常的。有時候我爸接過老媽的電話,也會很委屈地說“平時都不和我打電話,出事了才找我,打得最多又是你媽”。

    現在自己畢業了幾年了,也快到了做父親的年齡,越來越感覺當爹的確實不容易,他們有時候想法就是很簡單:就是想讓你在乎他,別忙著忘記他,多和他聊聊天,也不需要什麼回報。

    老爸抱怨你總聯絡媽媽是假的,但希望你能主動打電話給他是真的;儘量平衡一下吧,如果是在一起,記得互相問候一下,表示關心。

    現在還不簡單,影片或者語音群聊!管他是給爸打還是給媽打,誰有時間就聊,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自信地做英語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