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做菜的病理小醫生
-
2 #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食管檢查要求做病理應該是進行胃鏡檢查的時候,發現食管裡有明確的病變了。病理檢查是確定疾病性質的金標準。
也就是說,如果發現病灶和異常情況進行病理活檢才能夠明確性質、明確良惡性。
常規病理學檢查是在顯微鏡下進行的,也就是透過顯微鏡觀察組織細胞的形狀和結構來判斷疾病的性質。 有些時候,我們在細胞結構不清楚,無法進行具體明確診斷的時候,還是常常需要特殊的染色進行鑑別診斷。
因此,如果在做胃鏡等檢查發現食管出現明確的病變的時候,為了進行良惡性鑑別診斷和病變性質的診斷就需要進行病理檢查。
比如,在胃鏡檢查發現食管有異常的病變,為了明確是不是食管癌,還是食管的良性腫瘤,就一定要去做病理檢查判斷是否是食管癌。
所以,如果做食管檢查的時候,要求再進行病理學的檢查,一定要配合醫生才能最終明確診斷。
-
3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食管檢查常見的方法是胃鏡檢查和胸部增強CT。如果醫生建議做病理檢查,就是說明發現了問題,但是不確定性質,因此需要活檢,取可疑的黏膜病變組織,送到病理科做進一步的病理檢查,明確病變的性質,也就是常說的良惡性。
如果說是胸部CT或者造影檢查,發現了食管病變,比如食管壁明顯增厚或者明顯的充盈缺損表現,十有八九是食管腫瘤,惡性多見。但是,必須再次做胃鏡直視下了解病變全貌,同時取活檢。
如果是直接胃鏡檢查發現,可能是食管黏膜的糜爛潰瘍,或者食管腫物,那麼,對於潰瘍來說,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想要鑑別的話,就必須取黏膜組織,根據病理結果明確,因此,醫生在胃鏡的同時就留取了組織。有些醫生會在胃鏡過程中,問患者是否同意取活檢,因為取活檢和送病理是需要費用的,有些人就不同意取了。在此,我建議要聽醫生的建議,一旦發現可疑的地方,要取活檢。否則,你這個胃鏡做到意義就大打折扣。
當然,並不是說胃鏡發現異常就一定要取活檢病理診斷。比如,發現黏膜下隆起性腫物,一般不建議取活檢。因為,黏膜下腫物可能是食管間質瘤,或者其它腫瘤。不取活檢的原因,一是黏膜下,不容易取;二是萬一是間質瘤,容易導致腫瘤破裂,引起腫瘤的擴散。
回覆列表
食管病理檢查一般是為了應證臨床醫生的某種懷疑診斷或者排除患者食管病變可能性,通常是在胃鏡引導下進行。
正常情況下,食管是人體消化管道中自咽部開始到胃賁門之間的一段消化通道,其組織學結構由內向外依次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及外膜層。正常人食管內鏡下呈粉紅色,表面光滑。通常在食管病變早期(出現明顯症狀之前),內鏡檢查即可查見異常,如黏膜面潰瘍,出血壞死,隆起型病變,表面粗糙等情況。這種情況下,醫生就會給患者行食管活檢,即用鑷子夾取少量肉眼觀異常之食管黏膜送病理科檢查,以明確其病變性質。
正常食管(左)與食管癌(右)內鏡下表現正常食管組織學結構食管壁模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