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養生意識也越來越強。開啟微信,五花八門的“養生秘訣”在朋友圈裡瘋傳,“喝檸檬水能抗癌減肥”、“一天要喝幾杯水”、“蘋果應該如何吃才健康”……那麼,這些養生內容究竟靠不靠譜?可信度又有多高?專家提醒,養生要講科學,人的體質有差異,養生保健方法不可能“千人一方”。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啟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各種養生保健帖,帖子的內容簡直包羅永珍,效果更是被傳得神乎其神,比如“喝檸檬水能抗癌減肥”、“每天八杯水保健康”、“蘋果早上吃是金子,中午吃是銀子,晚上吃便是砒霜”等一度被不少人奉為“養生寶典”,在朋友圈裡相互轉發。
今年27歲的劉丹娜是養生秘笈的“鐵桿粉絲”,聽說喝檸檬水能減肥,她就每天堅持喝檸檬水,期待能在檸檬水的幫助下瘦身成功;後來又聽說“死於酸性、活在鹼性”,原本偏愛肉食的她,刻意減少吃肉,多吃蔬菜。她告訴記者,在她身邊,熱衷轉發養生知識的親朋好友不在少數,每當看到比如“豆漿絕不能和雞蛋一起吃”、“空腹絕不能喝牛奶”、“隔夜菜致癌”等帖子,都會在朋友圈裡轉發。
市民對此看法不一
記者發現,如今被瘋狂轉發的養生秘笈大多緊跟人們的生活熱點和日常飲食習慣,這也是這些資訊受到歡迎的一大原因。“朋友圈裡經常被轉發的養生知識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有些簡單易操作的會更容易接受和信賴,有時候也會跟著做,畢竟養生是靠堅持的,不堅持下去肯定是沒有效果的。”市民張靜婷說,“比如有人說吃大白菜排毒,我按照方法試了,還是有一些效果的。我覺得就算沒有效果,平時多吃些大白菜對身體應該也沒有壞處。”
但也有一部分市民認為,並不是所有的養生帖都值得信賴,還是需要個人理性判斷。家住團結路的郭捷說,自己曾經按照網上的帖子給父母列印了一份養生表格,上面記錄了十幾種食療的金方,能治各種老年慢性病,但父母試了幾次後發現,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
“我平時會特別留意一些有關孕婦保健方面的帖子,也不知道這些內容的可信度有多少,但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還是半信半疑,不敢輕易嘗試。”已經懷孕5個月的張女士坦言道。
養生方法因人而異
“網上轉發的一些養生帖子,有些內容並不是太合理。”商丘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鄭芳忠說,“養生重在順其自然,每個人的體質千差萬別,保養方法也不可能‘千人一方’,要因人而異。把網上流傳的養生帖奉為寶典的做法不可取。特別是有些帖子宣傳某某偏方能包治百病等,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是偽科學,希望市民不要輕信。”
此外,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微信朋友圈中的養生帖後面,不少都附有一些公眾賬號或是網址一類的資訊,並且提醒大家轉發、關注賬號和網站,這些其實是冠以“養生”、“健康”和“偏方”為名的商業行為,目的是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增加公眾對賬號的關注度,是一種營銷手段。特別是一些有意宣傳某一種保健品或藥物的帖子,更要謹慎對待,切不可按照這些“偏方”擅自為自己開藥方,以免延誤病情。
如今,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養生意識也越來越強。開啟微信,五花八門的“養生秘訣”在朋友圈裡瘋傳,“喝檸檬水能抗癌減肥”、“一天要喝幾杯水”、“蘋果應該如何吃才健康”……那麼,這些養生內容究竟靠不靠譜?可信度又有多高?專家提醒,養生要講科學,人的體質有差異,養生保健方法不可能“千人一方”。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啟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各種養生保健帖,帖子的內容簡直包羅永珍,效果更是被傳得神乎其神,比如“喝檸檬水能抗癌減肥”、“每天八杯水保健康”、“蘋果早上吃是金子,中午吃是銀子,晚上吃便是砒霜”等一度被不少人奉為“養生寶典”,在朋友圈裡相互轉發。
今年27歲的劉丹娜是養生秘笈的“鐵桿粉絲”,聽說喝檸檬水能減肥,她就每天堅持喝檸檬水,期待能在檸檬水的幫助下瘦身成功;後來又聽說“死於酸性、活在鹼性”,原本偏愛肉食的她,刻意減少吃肉,多吃蔬菜。她告訴記者,在她身邊,熱衷轉發養生知識的親朋好友不在少數,每當看到比如“豆漿絕不能和雞蛋一起吃”、“空腹絕不能喝牛奶”、“隔夜菜致癌”等帖子,都會在朋友圈裡轉發。
市民對此看法不一
記者發現,如今被瘋狂轉發的養生秘笈大多緊跟人們的生活熱點和日常飲食習慣,這也是這些資訊受到歡迎的一大原因。“朋友圈裡經常被轉發的養生知識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有些簡單易操作的會更容易接受和信賴,有時候也會跟著做,畢竟養生是靠堅持的,不堅持下去肯定是沒有效果的。”市民張靜婷說,“比如有人說吃大白菜排毒,我按照方法試了,還是有一些效果的。我覺得就算沒有效果,平時多吃些大白菜對身體應該也沒有壞處。”
但也有一部分市民認為,並不是所有的養生帖都值得信賴,還是需要個人理性判斷。家住團結路的郭捷說,自己曾經按照網上的帖子給父母列印了一份養生表格,上面記錄了十幾種食療的金方,能治各種老年慢性病,但父母試了幾次後發現,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
“我平時會特別留意一些有關孕婦保健方面的帖子,也不知道這些內容的可信度有多少,但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還是半信半疑,不敢輕易嘗試。”已經懷孕5個月的張女士坦言道。
養生方法因人而異
“網上轉發的一些養生帖子,有些內容並不是太合理。”商丘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鄭芳忠說,“養生重在順其自然,每個人的體質千差萬別,保養方法也不可能‘千人一方’,要因人而異。把網上流傳的養生帖奉為寶典的做法不可取。特別是有些帖子宣傳某某偏方能包治百病等,這樣的說法本身就是偽科學,希望市民不要輕信。”
此外,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微信朋友圈中的養生帖後面,不少都附有一些公眾賬號或是網址一類的資訊,並且提醒大家轉發、關注賬號和網站,這些其實是冠以“養生”、“健康”和“偏方”為名的商業行為,目的是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增加公眾對賬號的關注度,是一種營銷手段。特別是一些有意宣傳某一種保健品或藥物的帖子,更要謹慎對待,切不可按照這些“偏方”擅自為自己開藥方,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