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海里的大魚1991

    作為一個媽媽,最最要替娃考慮的就是安全,跟規避風險。可現實的社會對小孩來說卻是個開放的、不完善的、處處充滿風險的,而孩子在生長過程中又對什麼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卻又是最最脆弱和不懂保護自己的人群。

    2013年的6月我的女兒出生了,在醫生說是個千金的那一刻我哭了,我覺得是我不好,把女兒帶到這個世界,等她長大也會有我這麼一遭。接著我又像過電影一樣把我成長中所遇到的或是身邊同學遇到的問題都過了一遍,一想到她以後也可能會遇到這些情況我就收不住眼淚,直到醫生訓斥我太嬌氣了之後我才恢復了平靜投入到當媽媽的喜悅中。

    也許我是個悲觀的媽媽,總會在看到這樣那樣的關於小孩走丟啊、被家暴啊的新聞就想到女兒然後一身冷汗,一點都沒有為母則剛的特質!可能也是不在寶寶身邊的原因!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跟對待問題的態度所以很難去說規避風險,就比如:有一次我和同事還有他家四歲的兒子一起去逛街,週六人比較多,可能是她覺得兒子很聽話不會亂跑所以也沒去過多的關注兒子,然後等我們買完衣服出了店門孩子就不見了。我們就在店裡樓上樓下找了兩圈沒有同事就慌了,店裡的店員就說讓我們趕緊去路口的警亭報警,路走了一半同事手機響了,是警察打來的,問她是不是小孩的媽媽,說孩子在路口的警亭。我們狂奔到警亭才瞭解到孩子是被騙走的,只是遇到了警察叔叔在路口查身份證,小孩也是比較聰明,他跟警察叔叔說那個人是帶他找媽媽的,可是就是不願意給媽媽打電話,問警察叔叔可不可以給媽媽打個電話!也是在那一年我的女兒在家裡樓下的小區玩,奶奶就覺得沒事寶寶很聽話的不會出小區就回家去做飯了,剛到家沒一會奶奶爬視窗一看就不見寶寶了,立馬下樓都沒找到,奶奶趕緊找來小區的大爺大媽一起給找,從下午兩三點一下到五點多都沒找到,準備去報警的時候寶寶自己回來了,原來她去了奶奶常帶她去的公園玩了,那是一個需要過兩個路口的公園。還好都是有驚無險的。可我的另一個同事家的寶寶就沒這麼幸運了,公司的保潔阿姨人特別好,總是在飲水機裡的水燒開了就幫我們接到杯子裡,如果你到了月經期,阿姨就會幫你泡一杯紅糖水。就是這麼一個善良的人,經歷了女兒、兒子相繼被偷的慘境,找了二十年也沒找回來,也沒有再要寶寶,她覺得自己不適合有孩子,因為犯人的錯誤懲罰了自己一輩子。

    而我的婆婆在經歷之前女兒獨自去公園的事情後就再也不敢讓女兒離開自己的視線,而我也是。就算現在生了二寶精力有限我也會盡量分配時間給她,在有限的時間帶她出去玩。可是社會風險豈止這一種,不是看牢她就沒事啊!

    我覺得在我與女兒共同的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句古話特別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給她講遇到問題要怎麼去解決;讓她牢記家人手機號,家的地址;教她一些常識的急救電話,跟可以去求助的人群。各種我覺得有規避風險可能的方法。希望在她的成長中起到作用,規避掉可能的風險。

    其實說起要規避風險,還是要各位家長用心的去教導孩子,給他們一個能形成解決問題的思維途徑。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打個有把握的仗。同時也祝大家的寶寶都能健康幸福快樂的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報考教師人數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