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幾年大街小巷還能看到報紙報亭,如今大馬路上公交車上地鐵上幾乎都是人手一臺手機… 報紙行業走向沒落…?
2
回覆列表
  • 1 # 食話二三

    非專業人士 忽悠著答

    先答我的觀點,未來報紙將進入歷史塵埃中。後面得不願意看可以不看了!

    傳統媒體載體的歷史

    有膽來答是因為我這個從事過是自媒體的80後老~~。經歷過小時候給爸每天買一份報紙,到後來教會我把用iPad檢視新聞這一系列將近20多年的轉變!。

    報紙newspaper(s)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出自百度)具備這種功能的事物很多,烽火、電臺、報紙、收音機、電視等。這裡我們主要聊聊報紙、收音機、電視、電腦和手機,透過他們來推演這個問題

    60年,古羅馬政治家愷撤把羅馬市以及國家發生的事件書寫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據說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中國的聖旨亦屬於報紙的範疇。1650年萊比錫的「新到新聞」為最早的日報。

    1913年法華人呂西安、萊維利用超外差電路製作成了收音機,經過說21年的努力,民用收音機在1934年得以推廣。

    1936年電視得到推廣。

    摩托羅拉在2000年生產的名為天拓A6188的手機。

    囉嗦了這麼多下面進入正題

    由報紙、收音機、電視、電腦、手機依次遞增的是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升級,由視、聽、動態、可選擇、再到可移動。目前由於嵌入網際網路的手機幾乎概括了以上全部的功能,甚至還有超越。比如某寶對某些實體店鋪的衝擊,手機支付方式對銀行的衝擊。(跑題了)!

    在每一次的變革中傳統媒體也都在不斷的改變中。原來做廣播的去做電視節目了,原來的電視節目可以上電腦和手機了。很多傳統媒體都搬到網上了。

    2.人的惰性原因肯定會選擇更方面的資訊獲取渠道。

    3.處於環境保護的目的紙質類成本更高昂。

    4.投資商投資減少目標瞄向更前衛的媒體平臺。

    5.專業媒體人的減少,自媒體人的增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捶打胸腹部10分鐘能治消化不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