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天下185

    1、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經濟收益不大,花費反而不小,國家經濟不允許2、明朝後世皇帝大多昏庸,不再會主動派人去下西洋3、倭寇盛行,明朝實行海禁政策,清代又實行閉關鎖國,不允許大規模出海

  • 2 # G馬小跳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三:其一、追殺逃亡的建文帝及其追隨者;其二、向海外諸國展示大明皇朝的強大實力;其三、維護大明朝的藩屬體系。

    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最深刻的影響是:導致大明朝開始由對外開放轉變成閉關鎖國。因為鄭和下西洋是一件十分燒錢的事,他一路上揮金如土,各個東洋小國紛紛來華朝拜,大明國入不敷出,銀子像水一樣流向其它國家。

    最終明朝痛定思痛,決定閉關鎖國,拒絕跟其它國家做生意,也嚴禁他們有事沒事跑來朝拜。

    總的來說,就是虧了!

  • 3 # 瀾石記

    下西洋的極大目的是找人,找明成祖朱棣不知生死的建文帝,最後沒有找到,下西洋也就停止了。

    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是禁海的,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開了先河。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著重宣揚了大明的國威和實力,把絲綢、瓷器、茶葉等帶到西洋諸國,還傳播了明朝的先進技術。但貿易不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明朝重農輕商,沒有成為海上貿易強國,錯過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而且,鄭和每次下西洋耗資巨大,沒有收益,所以從這方面考慮,也難以為繼。鄭和下西洋後,明朝有又進入漫長的禁海階段,鄭和的壯舉空前絕後,曇花一現。

  • 4 # 南山一畝田

    明中期之後沒有過全盛時期,康雍乾倒是盛世,可是被閉關鎖國,固步自封的封建思想限制了,所以主要是經濟能力不允許,其次是施政者的國策所限制。

  • 5 # 主天安

    鄭和下西洋,設有後來者?

    鄭和的副手,第八次下西洋!怎麼說沒有後來者!

    站在歷史的浪頭,看我們鄭和號軍艦,走向深藍,犁平西洋波濤!

    何謂沒有後來者!!!

  • 6 # 帝國中興

    1405年6月鄭和率領62艘大帆船和2.8萬多人從蘇州劉家河出發,經過福建沿海楊帆南下,第一次鄭和出海首先到達了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接著是爪哇,舊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印度尼西亞),滿加剌(馬來西亞),古裡(印度),錫蘭(斯里蘭卡)等國,這次出訪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三年後鄭和率領船隊回國,跟隨鄭和回國的還有各國使臣,自此之後永樂皇帝把下西洋主要目的改為傳播中國文化,提高中國的威望,以及促進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先後出海七次,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

    鄭和七次下西洋時間持續29年,最南端到達爪哇,西北達到波斯灣和紅海,最西端到達非洲東海岸,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壯舉,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都是後來的哥倫布和麥哲倫所不能比擬的,鄭和下西洋增加了中國和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傳播了中華文明。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高於經濟目的,沒有帶動民間商業的繁榮,船隊的全部支出都依賴明初時期強大的國力來支撐,因此在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國力逐漸衰弱沒有能力再組織龐大的船隊遠航,下西洋的行動就此宣告結束。清朝建立之後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基礎實施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幾百年間大海之上再也沒有了華人的身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把家裝修成意式風格,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