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50008923419

    單雄信是在窮途末路的時候,隨同王世充投降的。他原本是李密部下,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歸降於王世充,從此死心塌地為王世充效命。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唐軍征討王世充,單雄信多次率軍與唐軍交戰,有一次還差點傷到李世民,幸得尉遲敬德及時救護,再加上李世勣從旁喝止,單雄信才退走。

    單雄信一直跟隨王世充與唐軍戰到最後,在武德四年(621)五月,隨同王世充出降,屬於頑抗到底的,而且對唐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因此被唐朝殺掉了。

    這裡,想重點分析一下,單雄信到底是不是李世民要殺的。

    據《舊唐書》李世勣傳記載:

    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為國家盡命,請以官爵贖之。高祖不許。

    按照《舊唐書》的記載,單雄信是按照當時舊例要處死的,並不是誰非和單雄信過不去,李世勣為單雄信向高祖李淵求情,但李淵沒有同意。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認為,單雄信是和王世充的其他核心黨羽十多人,被斬殺於洛水,因此,這應該是李世民下令處死的,並未稟告李淵,因此,將“高祖不許”改成了“世民不許”。

    我個人認為這件事應該沒有這麼簡單。具體分析一下:

    (一)李世民在洛水處決王世充黨羽,實際上分成了前後兩批,據《新唐書》王世充傳記載:

    其黃門侍郎薛德音以移檄嫚逆,崔弘丹造弩多傷士,前誅之;又收段達、楊汪、孟孝義、單雄信、楊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朱粲、王德仁等斬洛渚上。

    據此看,李世民攻下洛陽以後,先處決了薛德音、崔弘丹,後處決了段達、單雄信等人。

    如果處決單雄信等人完全由李世民做主,何必分成兩批,一次性處決豈不更方便?

    因此,我認為,李世民在處決這些人之前,應該是請示過李淵的,李世民武德四年(621)五月上旬攻克洛陽,直到七月上旬才返回長安,中間有2個月時間,有充足的時間向李淵請示。

    (二)在洛水處決的人員,不乏位高權重之人。與單雄信一起被處決人員中,段達是王世充的司徒,楊汪是吏部尚書,如此位高權重之人,李世民難道不經請示李淵就隨便殺人?請注意,在處決的同時,王世充的另一批重要黨羽十餘人被送往長安,“囚韋節、楊續、長孫安世等十餘人送長安”(《資治通鑑》),這麼多重要人物,殺誰留誰,絕不是李世民自己能夠決定的,事先必然要請示李淵。

    (三)李世勣在為單雄信求情時,是正式上過表的。據《舊唐書》李世勣傳記載,“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表,是古代臣子對君主的一種呈文格式,李世勣對李淵上表合情合理,對李世民上表,李世民敢接嗎?此外,當時李世勣就在李世民身邊,有什麼事兒直接找李世民說呀,何必費時費力寫下來呢?

    (四)李世勣為單雄信求情時,提出以自己的官爵贖單雄信,“請以官爵贖之”。李世勣當時是左武候大將軍,撤掉李世勣的官,來贖單雄信的死罪,李世民沒有權力決定這種事情,這事兒需要依照律法請示皇帝李淵才能定。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處決單雄信,是李淵的意思,李世民是在李淵的命令之下,處決了單雄信等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一扇窗給自己作文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