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9396229542

    評估投資機會的優劣應該從收益期望和風險兩方面綜合考慮。如何量化這一思想呢? 1950年代,有人提出用回報期望和波動性的比例作為衡量投資機會的指標。1966年,學者夏普(William Sharpe)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S = (R – r) / σ, 其中:

    R = 投資的回報期望值(平均回報率)

    r = 無風險投資的回報率(可理解為投資國債的回報率)

    σ = 回報率的標準方差(衡量波動性的最常用統計指標)

    夏普比率S越高,投資機會的“質量”越高。

    舉個例子:

    甲投資:超額(超出國債)回報期望10%,標準差20%,夏普比率為0.5

    乙投資:超額回報期望5%,標準差5%,夏普比率為1

    乍一看,甲投資回報期望高,似乎是比較好的機會。其實乙投資更勝一籌(通常情況下),因為它的夏普比率高,意味著投資者用1個單位的“風險”能換取更多的回報期望。 從槓桿投資的角度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假設投資者以r貸款利率融資,在乙投資機會上加1倍槓桿,那麼“槓桿化”的乙投資就變成了10%回報期望,10%標準差,與甲投資的回報期望相同,而風險較小。

    夏普比率多高才算“好”呢? 我們來看一個實際的例子:美國股市的長期年平均回報率約為10%,波動性約為16%,無風險利率約為3.5%,因此夏普比率約為0.4(來源:維基百科)。 翻譯成白話就是:投資美股指數的年均回報率約比無風險利率高6.5%,但平均6年中有1年的回報率低於 -6%(1倍標差之外)。對於長線投資的散戶而言,投資美股的風險/回報還算說的過去。 如果是對沖基金經理,這樣的夏普比率就太低了:假設你的目標是20%年回報率,就必需用2.5倍槓桿(回報期望 = 2.5*10% - 1.5*3.5% ≈ 20%),也就意味著平均6年中有1年的回報率將低於2.5*(10% - 16%)- 1.5*3.5% = -20%。你賠了超過20%,客戶大概就要跑光了。

    一般說來,夏普比率超過1才是“好遊戲”。這種機會在“簡單投資”中並不多見,因此職業投資者常常利用對沖手段“改造”投資遊戲,提高夏普比率。 《亂世華爾街》中多次提到,對沖與槓桿是一對孿生姐妹,兩者往往配合使用,說得就是這個原理。例如,你發明了一種方法,用各種資產相互對沖得到夏普比率為2的投資機會,那你就可以大膽加槓桿(數學好的同學們可以自己計算賠錢的機率),投資者大概要追著給你的對沖基金投錢了。 但對沖+槓桿的投資方法通常有個“練門”:需要借很多錢,對流動性要求高,因此遇到突發性危機往往會出問題,《亂世華爾街》中就分析過LTCM和高盛Global Alpha基金的例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十畝旱地,種了大樹後下面種什麼經濟作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