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宴圖》
尺寸:86×154cm
成交價:RMB 10,350,000
拍賣時間:2015-11-26
拍賣公司:江蘇龍城拍賣有限公司
韓熙載夜宴圖,南唐顧閎中所作,設色工麗雅緻,神韻獨出。盧建英依據原畫稿作蘇繡,歷經五年,以針代筆,以真絲色線作彩飾,終於創作出了這幅蘇繡名品。這件作品在2012年還曾獲得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絲綢藝術大展暨首屆“蘇藝杯”金獎。
2、清嘉慶 明黃緞繡五彩金龍紋夾炕褥(蘇繡)
尺寸:長175cm;寬130cm
成交價:RMB 3,025,000
拍賣時間:2009-11-22
拍賣公司:北京北緯四十度大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此夾炕褥以明黃色緞為面料,在明黃色緞地上,以圓金線及五色絨線為繡線,採取平針、刻鱗針、平金、滾針、正戧針、緝線繡、高繡等刺繡技巧,運用2至3退暈的配色方法繡制五色雲、蝠、金龍等紋飾。
尤其是用圓金線刻鱗針繡龍的鱗片;用深棕色龍抱柱線繡龍的腹部;用層次分明的正戧針繡五色雲;用線條纖細流暢自如的滾針法繡龍的毛髮;用高高凸起的高繡繡龍的黑眼珠。使龍的形象充滿動感,而又神采飛揚,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炕褥的四周以塗金粉的方空紗為邊飾。金彩輝映,繡工精細,花紋線條流利,生動活潑,物象性很強。是件清中期蘇繡的精品。從其顏色和花紋來看,應是帝后所用的實用物品。儲存完整,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3、《姑蘇繁華圖》
尺寸:引首36×98.5cm;畫36×1216cm;尾跋36×139.5cm
成交價:RMB 1,840,000
這幅《姑蘇繁華圖》一共六人作畫,14人刺繡,耗時三年才最終完成。
4、《群仙祝壽圖》
尺寸:66.6×19cm×12
成交價:RMB 1,380,000
耗時一年,共11人同繡,掛屏為紅木製作。
5、清乾隆-嘉慶 本色綢蘇繡“沉香舒錦”軸
尺寸:106×54cm
成交價:RMB 1,265,000
拍賣時間:2016-06-07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該繡品以素綢為面,繡空山幽谷一隅為景。繡工以針代筆,運用擻和針、套針、反搶等針法繡山石芍藥。芍藥臨風吐香,頗有唐詩“兩三叢爛熳,十二葉參差。釵葶抽碧股,粉蕊撲黃絲。”之意境。
石下蘭草,迎風含露,一展“露冷風清香自老”的俊雅風姿。花葉開絲纖細,運針不露針眼,花瓣之間以極細的水路留空,妙仿工筆院畫,極具宋人“巧密而精細”之風。
1、《夜宴圖》
尺寸:86×154cm
成交價:RMB 10,350,000
拍賣時間:2015-11-26
拍賣公司:江蘇龍城拍賣有限公司
韓熙載夜宴圖,南唐顧閎中所作,設色工麗雅緻,神韻獨出。盧建英依據原畫稿作蘇繡,歷經五年,以針代筆,以真絲色線作彩飾,終於創作出了這幅蘇繡名品。這件作品在2012年還曾獲得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絲綢藝術大展暨首屆“蘇藝杯”金獎。
2、清嘉慶 明黃緞繡五彩金龍紋夾炕褥(蘇繡)
尺寸:長175cm;寬130cm
成交價:RMB 3,025,000
拍賣時間:2009-11-22
拍賣公司:北京北緯四十度大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此夾炕褥以明黃色緞為面料,在明黃色緞地上,以圓金線及五色絨線為繡線,採取平針、刻鱗針、平金、滾針、正戧針、緝線繡、高繡等刺繡技巧,運用2至3退暈的配色方法繡制五色雲、蝠、金龍等紋飾。
尤其是用圓金線刻鱗針繡龍的鱗片;用深棕色龍抱柱線繡龍的腹部;用層次分明的正戧針繡五色雲;用線條纖細流暢自如的滾針法繡龍的毛髮;用高高凸起的高繡繡龍的黑眼珠。使龍的形象充滿動感,而又神采飛揚,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炕褥的四周以塗金粉的方空紗為邊飾。金彩輝映,繡工精細,花紋線條流利,生動活潑,物象性很強。是件清中期蘇繡的精品。從其顏色和花紋來看,應是帝后所用的實用物品。儲存完整,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3、《姑蘇繁華圖》
尺寸:引首36×98.5cm;畫36×1216cm;尾跋36×139.5cm
成交價:RMB 1,840,000
拍賣時間:2015-11-26
拍賣公司:江蘇龍城拍賣有限公司
這幅《姑蘇繁華圖》一共六人作畫,14人刺繡,耗時三年才最終完成。
4、《群仙祝壽圖》
尺寸:66.6×19cm×12
成交價:RMB 1,380,000
拍賣時間:2015-11-26
拍賣公司:江蘇龍城拍賣有限公司
耗時一年,共11人同繡,掛屏為紅木製作。
5、清乾隆-嘉慶 本色綢蘇繡“沉香舒錦”軸
尺寸:106×54cm
成交價:RMB 1,265,000
拍賣時間:2016-06-07
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該繡品以素綢為面,繡空山幽谷一隅為景。繡工以針代筆,運用擻和針、套針、反搶等針法繡山石芍藥。芍藥臨風吐香,頗有唐詩“兩三叢爛熳,十二葉參差。釵葶抽碧股,粉蕊撲黃絲。”之意境。
石下蘭草,迎風含露,一展“露冷風清香自老”的俊雅風姿。花葉開絲纖細,運針不露針眼,花瓣之間以極細的水路留空,妙仿工筆院畫,極具宋人“巧密而精細”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