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意象說

    對物理學科不感興趣,必然導致物理成績不理想,而成績越不理想,對物理越沒興趣,這是因素相互糾纏影響的因素,極易形成惡性迴圈,最終成績越來越差,對物理產生厭學情緒。要想破解這個死結,既是提高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又是提高物理成績。

    物理學科作為初中必學,高中可選考(但不選物理也許就得放棄很多學科)。面對困難,我們還得去迎戰,一味逃避不可取。

    一、排除個人因素

    學生時代,對一門學科感不感興趣,和對擔任學科老師的教學方式、處事方法有很大的關係,不要叛逆到不喜某個老師而荒廢一門學科,甚而至於在一些學風不好的班級中,有部分孩子帶節奏不學某門科,導致整個班級的這門功課都很差。

    二、學會課前預習

    預習是每門學科都需要的,我建議利用寒暑假把整個下學期的知識能預習了(比一般教師的要求苛刻),特別是差的學科,完成要求是能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這種題相對簡單)。說說好處,一是可以培養自學以及探究的能力(改變被動學習);二是有利於及早建立起一門學科一學期的知識框架;三是在課堂上老師授課時一聽就懂所產生的喜悅(這能極大地增加對某門學科的興趣);四是顯著提高學習成績(別人在學習的時候,你已經在預習了)。

    三、把握學習要點

    學物理要怎麼學:弄清基本概念,熟悉基本規律、掌握基本方法。這樣說有些空洞,我給你講講我高中的物理老師吧,一個物理老師是當時的校長(教學水平特別高),正常一節課時的內容,他能講三個課時,把所有概念中的考點都能以題目的形式予以講授,在講授題目中又把思路方法及運用的規律作出重點說明;而另一個老師講一節課的內容只用15分鐘,剩下的時間就是交給學生自己作題,孰優孰劣?當然,好老師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們可以在作課外題時,注重基本概念、規律和方法,難題無非是融合了很多知識點,而知識點不外乎是基本概念、規律和方法的排列,基本功紮實,遇上難題也不怵。

    四、學會類比對比

    物理還有一個難點就是生活應用,特別現在考試越來越靈活,不結合前沿科技、日常應用都不好意思當作考題了。很多同學看見這些型別的題就發愁了,其實大可不必,但凡能出到你學期的考卷上的題目,肯定能讓你用學過的知識解答出來。你要敢於識破出題者的詭計,透過對比,把陌生的考題類比成熟悉的生活經驗(平時教學中老師也會講授到物理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的例子),多麼高大上的題目就如拆穿了的西洋鏡,很容易就答出來了。

    五、加強同學交流

    教學相長很重要。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那怕是好學生給成績差一點的,雖耗費(絕不是浪費)了一點時間。同齡人的思維方式還是比較相近的(同老師和學生之間相比),知識結構相差不大,教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在自己存在困惑的地方或思維的黑點,進行反省,而後提高。

    當然,作為家長,還要根據孩子的實際,看到進步的,可設計恰當的場境,採用一定的鼓勵(注意分寸,不可太過),以期滿足孩子的榮譽感,進行提升學習興趣。

    物理本來就是一本相對難學的學科,提升興趣也要注意成績的進步,形成良性迴圈,也許會“物理虐我千百遍,我待物理如初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記者的職責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