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聃22
-
2 # 戴老師講歷史
第一種人是天賦異稟,我們在學生時代都曾會有過這種感受——有的人明明什麼都不學,可是一到考試,考前隨便看看,成績照樣好得很。
歷史上的這些天賦異稟的人,往往可以隨意的自我覺醒運籌帷幄——比如韓信。韓信在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之前,韓信在幹什麼?他在流浪且不被人重用,壓根兒就沒提到他進修過任何高階技術,結果呢?
一朝突然飛昇至大將軍,馬上就如戰神附體,攻必克,戰必取,運籌帷幄也是小意思。這就是典型的天才。
第二種人是靠著後天的積累,逐步完善自己的能力,從而慢慢擁有運籌帷幄的能力。比如說:蕭何。蕭何作為秦朝末年的官府文書小吏,靠著後天的積累,慧眼識才,以及下注很準,之後又養成了非常厲害的技能,幫助劉邦負責後勤,運籌於帷幄之中。
第三種人則是靠著自己家族的餘音和家世,由於大量的資源,他可以輕易得到,所以他成為擁有運籌帷幄能力的人的機率也會成倍提升。
一個比較出名的人物就是張良,張良出生在六國貴族世家當中,雖然到他的時候,由於六國被滅,家世中落,但是這並不影響他依舊可以調動大量的資源——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就是他謀劃的。
若干年後,他依靠這些資源成為了那個國士無雙之一,其實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
3 # 我來讀歷史
想要運籌帷幄的從兩個大方面入手即自身和外部。
首先說自身方面:
(1),心理素質,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任何地點,都保持穩健的心理。不驕不怒,不憤不氣,這樣可以保證你頭腦的清醒。
(2),全域性觀,這要求你的腦海中可以把所有的有用的資訊統一,梳理,包括事情的聯絡,緩急,以及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之間聯絡。全域性觀的大小直接影響你運籌的成功率。
(3),設想,這是你大局觀好壞的決定因素,設想是把所有資訊聯絡總結預測,然後根據已有資訊排除不可能的設想,提煉最大可能性結果。這需要你的知識和邏輯想法的結合。
(4),判斷,有很多資訊都是虛假的,別人故意放出的,這需要你的判斷。可是看一些歷史事件,把自身當成當事人在腦海中演繹歷史,這對你的提高很有幫助。
再說外部:
(1),資訊的採集,運籌帷幄的質量就在於你具有的籌碼,而這個籌碼就是資訊。資訊越多,越真實,對你的判斷越有利。
(2),對手,這個不解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3),外部環境,包括法律法規等有利和限制性條件。
(4),你的團隊,再好的謀略,沒法執行或執行不力都是空話。
回覆列表
老子: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譯: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執行的自然規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感知自己不足就越多。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瞭“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西方哲學家康德,一生沒有走出過自己生活的小鎮,但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他說過一句偉大話:“思想無內容則空,直觀無概念則盲。”一個人的思想就像拉弓放箭,箭能飛多遠飛向哪裡,取決於你拉弓的力度以及方向。我想說的是,你所實施的結果就是你實施前的控制能力。
所謂一葉知秋,天下之本萬變不離其宗,用心去探索、去體會事物的本質,我相信運籌帷幄一些事情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前提是要悟出其中道理並加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