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最大的話題,在這個冷點的問題下湊個熱鬧吧,想當初《魔獸世界》亡靈長肉也是蠻多調侃的…如今回頭看更多的是無奈和心酸。
其實《和平精英》能夠透過這種程度修改拿到版號還是讓人有些意外的,畢竟之前坊間傳聞版號重啟後這個型別的遊戲也都無法拿到版號,所以這波操作還是讓人蠻……佩服的,不知道是否意味著之前沒有過審的這型別遊戲也可以借鑑。
為了過審對遊戲內容做出修改,個人瞭解最早在稽核中對遊戲中的模型進行和諧的是2008年代理進國內的《生化奇兵》,也是最早的屍體變盒子,後來《魔獸世界》的亡靈長肉、屍體變墓碑、骷髏圖示變盒子、綠色血液之類的讓這種為了過審做出的修改變得廣為人知,到這次《和平精英》為了過審所做的修改......作為玩家當然可以任意調侃,但是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其實只是一個為遊戲求生存的過程,作為從業者一般都能理解——如果不以這種方式就能達到目的,誰又願意成為這種被調侃的物件呢?
商業遊戲的開發從來不是以做公益為目的的,但是中外確實有著不同的環境,這是身處其中的人無法改變的。比如同樣作為使用者規模廣大的免費遊戲,首月使用者過5000萬的《APEX英雄》在第一天就可以同步開啟商業化運營,但是使用者規模更大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在上線測試了450多天因為沒有版號也無法正式商業化,但是開發團隊和運維的成本卻不可能省下來,玩家越多反而帶來的虧損越高。所以如果沒有任何拿到版號的可能,騰訊應該也不會一直這麼運營下去,而目前這個方案確實是在夾縫中找到的唯一解決方案了。
其實從這個話題的很多回答可以看出,對於這件事大多數遊戲行業的從業者、不玩這個遊戲的旁觀者、PUBG手遊玩家會因為所處的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從業者當然是覺得喪,行業規模最大的遊戲公司為了適應規則也不得不做出這樣的修改,但如果想要在國內進行商業運營這也是必須去做的,這種心情之下相信對於這件事情能夠更加感同身受。當然某種角度來說也為這類遊戲過審提供了一個參考,畢竟如果能夠透過這種修改讓團隊開發的遊戲拿到版號正式商業運營的話,比完全沒有希望要好多了。給一條路走當然要比完全關上門好,所以可以預見對於之前一些無法拿到版號的遊戲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而對於PUBG手遊玩家來說,正式商業運營算是保證了遊戲長期可玩,遊戲本身相比《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除了大家覺得尬的一些修改之外整體體驗也沒有太大變化,對這個型別的遊戲來說,加上有這麼大的使用者量,氪金設計剋制一些也可以有很高的收入了。現階段一些玩家雖然會有一定的不適用,但是遊戲本身能夠在一眾吃雞手遊中脫穎而出靠得也是靠遊戲本身的內容、良好的操作手感等,這些沒有變化的話玩家該玩的還會繼續,如果有適應不了的自然也會找其他選擇。
至於騰訊同一天所作的16+嘗試,當然是另外的話題了,在輿論對於未成年人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異常敏感的今天,這種舉措多少可以讓企業和行業本身少一些這類輿論產生的壓力,對於政府層面來說也是行業心繫下一代、積極輸出正向價值的表徵吧。
總之呢……這個事情作為近期國內遊戲行業最大的話題,確實讓人不得不生出一些感概。海外遊戲版號恢復發放和《和平精英》以這種形式進行商業運營說明監管部門對於遊戲行業並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慶幸之餘只能希望有關部門對於遊戲行業的監管水平能夠更加人性化吧。
這周最大的話題,在這個冷點的問題下湊個熱鬧吧,想當初《魔獸世界》亡靈長肉也是蠻多調侃的…如今回頭看更多的是無奈和心酸。
其實《和平精英》能夠透過這種程度修改拿到版號還是讓人有些意外的,畢竟之前坊間傳聞版號重啟後這個型別的遊戲也都無法拿到版號,所以這波操作還是讓人蠻……佩服的,不知道是否意味著之前沒有過審的這型別遊戲也可以借鑑。
為了過審對遊戲內容做出修改,個人瞭解最早在稽核中對遊戲中的模型進行和諧的是2008年代理進國內的《生化奇兵》,也是最早的屍體變盒子,後來《魔獸世界》的亡靈長肉、屍體變墓碑、骷髏圖示變盒子、綠色血液之類的讓這種為了過審做出的修改變得廣為人知,到這次《和平精英》為了過審所做的修改......作為玩家當然可以任意調侃,但是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其實只是一個為遊戲求生存的過程,作為從業者一般都能理解——如果不以這種方式就能達到目的,誰又願意成為這種被調侃的物件呢?
商業遊戲的開發從來不是以做公益為目的的,但是中外確實有著不同的環境,這是身處其中的人無法改變的。比如同樣作為使用者規模廣大的免費遊戲,首月使用者過5000萬的《APEX英雄》在第一天就可以同步開啟商業化運營,但是使用者規模更大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在上線測試了450多天因為沒有版號也無法正式商業化,但是開發團隊和運維的成本卻不可能省下來,玩家越多反而帶來的虧損越高。所以如果沒有任何拿到版號的可能,騰訊應該也不會一直這麼運營下去,而目前這個方案確實是在夾縫中找到的唯一解決方案了。
其實從這個話題的很多回答可以看出,對於這件事大多數遊戲行業的從業者、不玩這個遊戲的旁觀者、PUBG手遊玩家會因為所處的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從業者當然是覺得喪,行業規模最大的遊戲公司為了適應規則也不得不做出這樣的修改,但如果想要在國內進行商業運營這也是必須去做的,這種心情之下相信對於這件事情能夠更加感同身受。當然某種角度來說也為這類遊戲過審提供了一個參考,畢竟如果能夠透過這種修改讓團隊開發的遊戲拿到版號正式商業運營的話,比完全沒有希望要好多了。給一條路走當然要比完全關上門好,所以可以預見對於之前一些無法拿到版號的遊戲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而對於PUBG手遊玩家來說,正式商業運營算是保證了遊戲長期可玩,遊戲本身相比《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除了大家覺得尬的一些修改之外整體體驗也沒有太大變化,對這個型別的遊戲來說,加上有這麼大的使用者量,氪金設計剋制一些也可以有很高的收入了。現階段一些玩家雖然會有一定的不適用,但是遊戲本身能夠在一眾吃雞手遊中脫穎而出靠得也是靠遊戲本身的內容、良好的操作手感等,這些沒有變化的話玩家該玩的還會繼續,如果有適應不了的自然也會找其他選擇。
至於騰訊同一天所作的16+嘗試,當然是另外的話題了,在輿論對於未成年人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異常敏感的今天,這種舉措多少可以讓企業和行業本身少一些這類輿論產生的壓力,對於政府層面來說也是行業心繫下一代、積極輸出正向價值的表徵吧。
總之呢……這個事情作為近期國內遊戲行業最大的話題,確實讓人不得不生出一些感概。海外遊戲版號恢復發放和《和平精英》以這種形式進行商業運營說明監管部門對於遊戲行業並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慶幸之餘只能希望有關部門對於遊戲行業的監管水平能夠更加人性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