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禾生江
-
2 # 小後生讀書問道
自信是有內而外的,是教育不出來的,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肚裡有東西,不用教育也自信。肚裡沒有東西,硬要“自信”,那不是裝那啥嗎?
我知道我答不對題,我的意思是咱們組織活動的思路可以變一下或者換個提法。裝那啥是個技術活。講究的是場面,氣勢,浪費。越是沒有的東西,越是要展現出來。
組織個千人知識競猜,請個教研室的老教授半個千人培訓,萬人讀書大會什麼的都行。但要體現出場面,氣勢,浪費。越是浪費,越是自信。
-
3 # 愛情小鎮江華縣水口
梵心工作室
在新時代,加強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建設,是奠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重要基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證。推動高校思政課程文化自信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時代任務和政治工作。
第一,加強文化自信建設成為中華民族一項重要的時代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是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信仰之源,是民族文化、人文情懷的智慧之源。提升大學生群體的文化自信,是弘揚愛國主義、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徑,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備人才。
第二,當前國內外意識形態鬥爭形勢依舊嚴峻,樹立青少年愛國主義信仰和民族文化歸屬感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民族事業。應當清楚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取得輝煌成就、獲得國際普遍讚譽的同時,仍然受到一些消極思想的干擾,中國在意識形態領域面對的局面依然複雜。此時,更要加強青年意識形態領域建設,讓他們形成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責任感,成為共產主義事業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三,青少年的成長多樣性日漸突出,培養他們民族認知和民族自信成為一項緊迫的工作。受國內外多元文化價值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本國文化傳統知之甚少,這不僅不利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更不利於民族自豪感的養成。要讓大學生成為推動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和活力來源,處理好社會意識形態的“一”和個人發展需求多樣化的“多”之間的關係,解決高校思政課程體系面臨的重點問
回覆列表
要擁有文化自信,首先要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文化和歷史,理解她,自然就愛她,有愛自然就有自信。
近百來,整個東亞都在幹同一件事,就是去中國化。為啥都急著要去中國化,因為幹不過西方,幹不過西方是因為農業文明幹不過工業文明,從而懷疑起農業文明產生的一切價值觀都是不文明的,都要去掉,連這種文明產生的文字都要去掉,南韓不用,越南不用,日本偷著用,我們折騰著用。在這股去中國化的浪潮中,鬧得最兇的卻是我們自己,從五四打倒孔家店到文革全盤否定,到今天我們已經不知道我們自己是誰。當各種獨都起來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的價值認同居然如此之亂。過去,儘管我們被別人打得體無完膚,但我們依然有價值觀輸出去同化別人,現代最可笑的是我們輸出的是商品,換回的不是白銀,而是別人的文化和價值觀。
如果我們自己的文化不去認識,不去學習,我們的文化自信自然也無從談起,一個沒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不能成為偉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