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愛思考
-
2 # 唐鵠璐
三十年不上朝,在人治的封建社會,似乎十分的不可思議。之所以可以這樣做,主要源於明朝強大的機構辦事能力。
外三省,內內閣。各機構各司其職,確保國家機器的平穩執行。而且這樣的機構設定還不止一套,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陪都南京也完整的保留了一套政府機構,這套機構與北京機構的設定,官員都完全相同。正是得益於這套完整合理的權力機構,萬曆可以三十年不上朝而國家運轉無二。也正是這套機構有代天子處事的權力,才出現了張居正,魏忠賢這樣的權臣奸宦。
當年闖王李自成揮兵京師,如果崇禎帝可以放下尊嚴,奪路南逃。憑藉著南京的政府機構和南方廣大的地域。蕩清海內也並不是難事。
-
3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萬曆跟明朝其他皇帝不一樣,他自己批奏章。
明朝皇帝不上朝不理朝政的並不罕見,因為皇帝身邊有一個專門的機構替他幹這件事,那就是內閣和司禮監。
朝臣的奏章先送到內閣,由閣臣擬訂一個處理意見,寫在一張紙條上送進宮,給司禮監。司禮監掌印太監再送給皇帝批閱。如果皇帝要下發聖旨,也是由司禮監掌印太監草擬,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來抄錄。
如果皇帝懶政,他可以把批示奏章的許可權直接下放給司禮監掌印,由他代為批示。太監只要負責把票擬抄到奏章上就可以了。這樣,皇帝可以非常昏庸,天天鬥蛐蛐,朝政仍然能正常執行。
但是萬曆皇帝的奇葩就在於,他又懶政,又緊抓著權力不放手。
萬曆小時候,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和司禮監掌印馮保結成同盟,而且還得到李太后的支援。萬曆親征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馮保貶到了南京,並且清算了死去的張居正。從此以後,萬曆朝內閣和司禮監的地位都被前所未有的打壓。一切奏摺只能由萬曆皇帝親批,他甚至連票擬都不看,內閣和司禮監都被他架空了。
如果他是一個勤於政務的好皇帝,這樣做法可能也未嘗不可。偏偏他貪酒好色,沉湎享樂,根本沒功夫看奏章。
他讓司禮監掌印把他認為重要的奏章挑出來,其他的就看也不看,直接留中。朝臣不但見不到皇帝,遞進去的奏章十有八九也是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到萬曆晚年,朝臣缺員嚴重,內閣只剩下葉向高一人,所有申請補充缺員的奏章皇帝都不批示。搞得葉向高身心俱疲,想要告老回鄉不幹了。可他告老辭職的奏章遞進去也得不到回覆,想走都走不了。
那什麼才是皇帝認為最重要的奏章了?史書記載三大徵時候打仗的奏章萬曆是看的,他也知道這事含糊不得,不理會亡國。還有就是他派出去刮地皮的礦稅太監的奏章,每一次遞進去當天就一定有批示出來。而且很可能都是皇帝親批的,從不假手他人。
萬曆不早朝,不召見,內閣大學士幹十年可能就能見到他一兩次,很多尚書侍郎這樣的高官都不知道皇帝長啥樣。以至於坊間都有謠言說皇帝早都已經故去了。
這就是明朝奇葩的斷頭政治,也是“明實亡於萬曆”的由來。
至於想要推翻他的人還真沒有,他不管事不得罪人,人人沒壓力推翻他幹啥?皇帝不急太監急?
-
4 # liuzhongplng2006
萬曆時,國家的重大決策有內閣來草擬,而內閣裡有首輔,次輔等成員組成,入閣人員都是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尤其首輔都很歷害。而皇宮裡面有司禮監,專管皇帝的印章,內閣的草擬檔案加皇帝印章。就形成了紅標頭檔案,就是政策。
回覆列表
在明朝有負責奏章有專門批紅太監,負責代替皇帝進行批閱的。劉瑾,魏忠賢等等……都幹過批閱奏摺的權力,萬曆皇帝早期負責批閱奏摺的是太監馮保負責的。人稱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