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作為在音樂行業從事10多年的人來說,這個問題看得有點不明覺厲,但是又覺厲不明。。。

    古典音樂 文學化??什麼叫古典音樂文學化。。還有情感化。。這個是什麼意思??

    古典音樂就是前人音樂作品。雖然作品留存下來,未必是百分百準確地傳承,但是我相信基本上也是沒有過分失真。

    古典音樂本身就是帶有濃重的文學色彩,例如歌劇,古老的歌謠。本身是音樂作品,但是同樣也是極佳的文學作品。另外,音樂其實也是一種語言,樂譜音符也是一種文章文字,那邏輯上來說,文學作品又是如何文學化??

    說到古典音樂的情感,任何音樂都是高濃縮的情感表達,音樂就是為了用聲音表達情感的生的產物,,音樂就是情感的聲音對映。例如耳熟能詳的,貝多芬的 致愛麗絲。就是貝老大對於,這個現今還是迷的愛麗絲的情感的表達。那麼,同樣,從邏輯上來說,情感的對映是如何情感化?

    難道題主想問的是,古典音樂配上新的歌詞去唱?或者古典音樂的改編演奏,例如古典改成電音?或者古典重新編曲?

    說實在,這個我覺得沒有什麼,只是過去的音樂的重新創作。算是音樂中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出現罷了。

    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些些積極的意義,讓不懂或者不喜歡古典的人群透過,更加親近的方式去了解古典音樂,提起一些些人們對於古典音樂的追求。透過聽到新編的古典音樂,去尋找了解原汁原味的是什麼樣。負面方面,就是,也許會歪曲人群對於原作的理解,但是,對於原作的理解,難道就是每個人聽了,都是相同的感想嗎?所以這個所謂的負面影響,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杞人憂天。

    因為要好好欣賞古典音樂,必然要去閱讀和參考一些文獻,瞭解作者的身世,當時社會的背景,作品創作的動力等等,自然聽過之後就會有比較客觀的感官。而,只是隨便聽聽,那實際上,愛怎麼天馬行空都是隨意的。本來音樂就是這麼一個事物。

  • 2 # 消炎藥兒

    古典音樂樂迷的文學化、情感化的描述其實就是古典音樂演奏主觀化與客觀化之爭的延伸。

    在評論範疇,很多樂迷包括我都會文學化、情感化聽古典樂的感受,因為許多古典音樂作品和觀眾的其他審美體驗產生了連覺或者通感,那麼我們最習慣最主要的表達方式是語言文字,會非常自然地與文學帶來的審美體驗共鳴,人本能的情感體驗就更不用說了——不見得寫過情書,但肯定看過情書吧。

    為什麼說古典音樂樂迷的文學化、情感化的描述其實就是古典音樂演奏主觀化與客觀化之爭的延伸?

    職業音樂家中,指揮富特文格勒和托斯卡尼尼的流派之爭體現得很典型,德國大指揮富特文格勒慣於在音樂中即興和戲劇化,聽他的貝多芬交響曲常常使人產生強烈的藝術衝動;而義大利大指揮托斯卡尼尼主張音樂演繹必須根據術語,嚴格限制主觀即興,聽他的貝多芬交響曲詮釋,有一種精確讀譜的體會,或者說像觀摩雕塑品,偏冷靜。

    因此啊,這兩派既有對立,又有統一。至今托斯卡尼尼這一撥始終佔有一席之地,雖然不大,富特文格勒這批子孫滿堂,成為主流。對應到樂評和談感受,文學化、情感化的描述也是多數人的表達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珠峰景區,為什麼普通遊客到達大本營後,就會限制更近一步接近珠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