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微觀點

    每年的元宵節,在我們鎮上都有一個很大的廟會,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去逛廟會。然後就是買一下花炮,等到了晚上幾乎家家都會放花,特別的有意思。

  • 2 # 黃小葩

    蒸麵燈。

    蒸好的燈出鍋了,首先要看一下哪個燈碗裡存的水多。龍水裡存的水多,表示今年雨水多;反之,則說明今年要乾旱。據說以前的老人們都是根據這個來安排春種秋收的。

    “親人已乘黃鶴去,正月十五送面燈”,家裡三年內有親人逝世的,是不能蒸麵燈的,需要由同村的人去送。

    黑夜來臨之際,會在每個房間放上一盞面燈,點亮,直至油耗盡熄滅。

    放煙花。

    小時候比較窮,到了晚上會全村都聚在一起,大家一起放煙花,很熱鬧,過節的氛圍也很濃,反而現在的條件好了,煙花買的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看了,元宵的氛圍卻越來越淡了

  • 3 # 第五時空

    元宵節又叫團圓節,是春節之後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了。記得小時候總是攢下壓歲錢買下煙花爆竹,等待著元宵節,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放煙花慶祝,然後全家一起吃團圓飯,一定要吃元宵

  • 4 # 旮旯小胡

    首先座標武漢新洲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各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過法,吃湯圓必不可少,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是出遠門工作的送行儀式。其次,在兒時的記憶中,最好玩的莫過於點蠟燭玩燈籠。(一般會從初八開始,一直晚到十五,樂此不疲,也許這就是童趣)寒冷的冬天,漆黑的夜裡,一群浩浩蕩蕩的熊孩子們打著燈籠(各式各樣,有買的,有自己做的,最簡單的就是一個方形硬紙板就可以,哈哈哈)在村裡村外遊蕩,偶爾碰到鄰村的隊伍,還會類似過家家似的打鬧,可有意思了。

    接下來是放孔明燈,這種一般都是大人帶著小孩子在稻廠(以前種糧食,進行初步儲存和加工的大廣場)。買來宣紙,山裡砍竹子做骨架,然後加上鐵絲綁上棉花,澆築汽油等,點燃後就是下圖的升空壯景

    最後就是一項聖神的儀式——祭祖送祖先(過年接祖先回家,現在要送走)。這個一般是哪些清明節不能回家,家裡沒人的人家,會在元宵的一大早祭祖。

  • 5 # 新秀青年

    挑燈籠

    在我老家,元宵節叫小年,過完小年這個年才算過完。

    我們那有姥姥、姥爺和舅舅正月十四給外甥送燈籠的習慣,寄託了孃家人對女兒家孩子的美好祝願。

    正月十五入夜後,先是家家戶戶門前開始放煙火。鄰居門站在街上,一家放完煙火另一家接著放,大家流動著到處觀看,三五成群,談笑調侃。

    煙火放的差不多了,大人散去了。屬於小孩子們的時間才剛剛開始,男孩女孩們穿著新衣服,一群一群的。

    童謠有“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說的就是我們吧。經常在一塊玩的孩子,此時聚集在一起,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走街串巷,說笑打鬧。遠遠看,黑夜裡只見一盞一盞燈籠,不見人。

    現在的燈籠用的是電燈泡,五顏六色,還有聲音。我們小時候都是紙燈籠或者塑膠的,裡面點的是蠟燭。手裡握一根細棍挑著燈籠,邊晃邊追逐。一不小心,裡面的蠟燭倒了,或者火苗離燈籠皮近了,燈籠就點著火了。頓時,大家就圍過來,一起笑話這個笨小孩。

    那時候沒少燒壞燈籠,但小時候的快樂是現在無法體驗到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富士xt 20可以配16-55/2.8的鏡頭嗎?會“頭重腳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