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元的天下

    鄰居有老倆口不願當空巢老人,想著孩子在哪兒哪就是家。於是高高興興飛往加國。

    哪裡料到那裡地廣人稀,語言不通又不會開車,連電視都看不滿意,勉強住了半月不顧兒子挽留飛回國來,發誓再不去了。

    都說葉落歸根,人老了誰願意背井離鄉?只因為孩子們在他鄉打拼生活,為了不做苦盼團圓,長門倚望的留守老人,為了兒女為了孫子,多少花甲古稀的老人,追隨下一代的腳步,來到城市成為了"老漂一族"。

    他們終於來到孩子身邊,幸福嗎?

    閤家團圓的日子固然好,團聚後的實情往往是:老人們在遭遇新生活環境的種種不適之外,還要忍受孤獨和思鄉的煎熬。

    尤其異地婚姻的家庭,風俗習慣不一樣,脾氣性格不容人的,經濟上的糾紛,有道是婆媳千年的冤家,衛生習慣差異,帶孫子科學傳統方法的衝突,消費觀念約差異。

    常常老的看不慣小的浪費,小的埋怨老的摳門,各種狗血劇紛紛擾擾,苦不堪言的不少,還不能對外人說。

    異鄉的陌生感,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差,平日裡田間地頭莊稼侍弄慣了,空氣好,鄉音甜。

    在霧霾的都市裡,高樓鄰里不相識,除了早出晚歸的孩子,也沒過熟人親戚,更要命的是媳婦怨氣沖天,為了和人常忍氣吞聲。

    但他們仍不滿意,犧牲了打小麻將,快活廣場舞的婆婆,看不到辛勞的付出,沒有理解和感激之情,反而有拖累的嫌棄。待到孫子大些了,不再需要老人幫忙,又藉故無情將他們趕回老家去…

    而因為住房窄的原因,通常婆婆去而公公成了留守,老夫妻天隔一方,老了倒成了牛郎織女,雖有兒孫繞膝,箇中酸楚難與人言。

    由於在本地沒醫保,這些“老漂族”最怕上醫院,更怕住院,因為異地報銷耗時耗力,實在“傷不起”。

    在相關社會調查中,大部份老人的付出與成全,孩子們也無法理解,但社會競爭太激烈,孩子現在都是三十出頭,正是事業打拼的關鍵時刻。

    如果走了,誰幫他們帶孩子照顧家?找保姆不放心,陷入去留兩難的尷尬境地。

    融不進的大城市,回不去的家鄉,"老漂一族”難言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隻成年貓咪,要想知道它的年齡,需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