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說太過重義,以至於害人誤事的例子,謝謝。
9
回覆列表
  • 1 # 新奇角度看歷史

    有,歷史上整個春秋早期除了楚國外的諸侯國包括天子,都曾因為太過重義,而被楚國佔了很多便宜。折兵損將都算輕的了,周朝第四任君主周昭王更是被楚人使手段落水而亡,魂斷異國,即所謂“昭王南征而不復”,直接奠定了周王朝開始走下坡路的基礎。

    春秋早期,各諸侯國之間打仗講究禮儀,即所謂“周禮”。當時的中原國家,關隘很少有軍隊駐守,因為按照周禮,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必須得按規矩來:

    1、不能偷襲;

    2、不能耍詐;

    3、要求師出有名,得先發檄文,跟對方明確表示自己為什麼開戰,且時間地點兵力規模統領將帥統統都得公開。

    4、戰勝後不能直接吞併,因為周禮規定戰爭的目的是為了讓這些不遵守周禮的國家回到正途上。

    更有趣的是,兩軍交接也有一套規定。雙方要在約定好的地點擺好陣勢,然後——開始祭祀,並宣讀檄文和迴文,再向周天子的方向跪拜。隨後雙方各派一輛戰車、一位將軍、兩個士兵,先戰一場。來來回回比好幾場才開始兩軍大戰。

    戰後,輸的一方不得報復,勝的一方也不能乘勝追擊。總是就是絕對不能把戰爭擴大化。同時還得以文字形式向周天子報告戰爭情況,以便備案。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宋襄公的泓水之戰。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

    這個故事可能我們小學就聽過,講的是宋襄公率領的宋軍和楚軍在泓水相遇,楚軍正打算涉水渡過泓水向宋軍殺來。在河岸上的宋軍將領目夷看到楚軍正在渡水,便勸宋襄公趁著渡河之機消滅他們。可宋襄公說:“我們號稱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結果等楚軍過了河,開始在河邊列陣,目夷又建議趁著楚國立足未穩,宜發起進攻。結果宋襄公說等他們列好陣才行。結果等楚軍列陣完畢,二話不說一股腦全衝了上來,宋軍大敗,宋襄公自己也中箭了,並在次年因箭傷身亡。

    在當代人看來,這個宋襄公很蠢,可是,他的所作所為,就是那個時代所倡導的“義”,是合乎禮儀的。宋襄公從小接受的教育,令他做出了這一舉動,是種“貴族精神”。

    結果,這看似美好的“義”成了楚國大肆擴張的利器,成為了他一度制霸中國的法寶。拋開文章開頭所講的周昭王事件外,楚國對自己周邊的小諸侯國絕不手軟,能吞併則吞併,不能吞併也要長年欺壓。對於外交作戰,楚國講究的不是禮儀誠信,而是高效實用。且國內弒君上位者不在少數,楚君熊渠更是索性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發出“我蠻夷也,不予中國之號諡”的訊號。底下軍政人員替換採用的全是淘汰制。甚至還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楚國國君連續三年不征戰,死後就不能進入宗廟。

    好一個蠻夷之地,縱使遭受全天下的譴責和排斥,卻像一個鞭子一樣不斷抽打著周天子和各諸侯國的臉面。到底是對是錯,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也因此,各諸侯國吃一塹長一智,國家都快沒了,誰還管周禮,於是紛紛學習楚國的腹黑學,才有了後來的“禮崩樂壞”。

    不過,當楚國後來被更蠻夷的吳國打得遍體鱗傷,或是被秦國陰了一道時,可能他們也能體會到當初被自己使壞的老前輩們心中苦不堪言的滋味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新店開店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