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言觀察
-
2 # 依農看天下
確實我們現在在全國各地都會有部分設施大棚閒置成了荒地,有些是普通拱棚,有些冬暖式大棚,甚至有大面積的高標準的大棚設施,造成這種現象,依農認為可能是以下原因
1、廢棄的大面積高標準大棚,前幾年國家剛開始大力發展農業的時候,農業補貼特別豐厚,一些企業或個人在沒有農業生產經驗的情況下,投身農業,建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標準大棚。補貼到手後,本想在農業上大展拳腳,結果由於缺乏相關種植、管理經驗,越種越賠,最終放棄。
2、農戶種植戶廢棄的大棚,首先可能是沒賺到錢,然後放棄,再就是連年種植,棚內重茬病害嚴重,作物難以生長,最終不得不廢棄。
3、還有一些為修路佔地的,為補貼資金的等等“它”用大棚,依農就補一一解釋了。
-
3 # 資料君嗯
經濟規律所致
未形成規模化效應
部分農產品保鮮週期短,運輸不便,如果無良好的流通環節相結合,很容易壞掉傷農
中國現有的農產品市場波動較大,價格衝擊較為嚴重
-
4 # 馬小哈66
作為一位農村的大棚種植戶,這個問題我最清楚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設施農業(大棚、溫室等)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大棚不僅能夠生產處高質量的農產品,而且還能反季節的種植,讓我們的新鮮農產品一年四季都能上市。於是,大棚在全國各地鋪天蓋地的發展起來,各地互相效仿,就這樣盲目的發展只是一個蹭熱的現象,我認為以下幾種種原因導致了多數大棚變為了荒地。
第一,大棚雖然建好,但是相對來說缺少規模,種植出的農產品總體產量小,沒有大的收購商進行收購,也就是沒有市場。我們這邊是從30年前效仿壽光進行大棚種植的,一開始發展的時候也是三三兩兩農民不願種植,很難發展起來,而且種出的香瓜要自己拉到外地去買,很難掙到錢,慢慢的政府採取了補貼的優惠政策,而且由政府帶頭找客戶,就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多年,才有了現在的大規模,現在我們全縣大多數鄉鎮都以種植大棚為主,而且效益非常可觀,農民種大棚的積極性很高,我們這邊有魯西北最大的甜瓜市場,全國各地的客商慕名而來,我們種植出的香瓜,甜瓜,黃瓜,聖女果等農產品都供不應求。
第二,種植管理技術和品種選擇也特別的重要,有些地方不懂管理技術盲目的選擇品種,種植過程中遇到各類的病蟲害,造成農產品商品性不高,或者減產,絕產都有可能。
再就是選擇的品種不適合此季節的種植造成的減產,這樣以來農民種大棚的積極性不高,不能把自己的辛苦勞作換成更多的金錢,農民自然不願意種植大棚,所以大棚也就荒廢了,變成荒地了。
回覆列表
兩個原因:
一是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農村大棚又沒有形成規模效應。
二是銷售渠道不暢,批發市場的價格跟地頭價格沒有關係,無論地頭價多低,批發市場裡價格仍然很高。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