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飛歷史課

    洋務運動是清朝在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後,進行的“自強“運動。

    1840年以前當時的中國是世界的經濟中心,GDP世界第一,以“天朝上國”自居,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在經濟上不依賴外部世界,是當時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霸主。

    但是隨著時間和科技的發展,清朝在錯過歷史前進的列車後,開始被後來崛起的英法兩國逐漸超越,世界的經濟中心,也從中國轉移到了英吉利,而清朝還在閉關鎖國,封鎖海岸線,與世界的交流的機會逐漸減少。當英法的堅船利炮轟開清朝的大門時,清朝才開始漸漸意識到自己的火器不如人,因此清朝的洋務派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開始學習洋人的科學技術,來改善自己的力量。

    洋務運動是清朝統治者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運動,是統治的一次自救運動,因為當時的清朝不僅要面臨英法等列強的外患,還面臨以洪秀全為為首太平天國的內患,說是自救是因為,在短短數年間太平天國佔領半個中國,嚴重威脅了清朝的統治,通過洋務運動,清朝剷除了自己的內患,同時,也為中國的工業化打下來弱弱的基礎,興辦軍工廠、辦礦產、辦水師,購買軍艦,建立當時亞洲最大的現代化海軍——北洋艦隊,最大的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它生產出世界上最先進的無煙火藥;第一所培養海軍人才的——福州船政學堂;第一家近代企業——上海招商局。這些改革是清朝政府“自強、求富的開始,有了這些的變化在外國尤其是日本,感覺到大清國依然是一個強國,是一個強勁的的對手,尤其當亞洲最強大的海軍北洋水師,駛進日本碼頭的時候,巨大的軍艦給日本極大的震撼,這也刺激了日本發展海軍的想法。

    洋務運動根本上是一次自救運動,是一場器物上的改進,沒有進行本質上的改革,是短暫維持統治的自救運動,但它的也給危機中的中國帶來一絲改變,讓更多的中中國人看到了世界的精彩,給人們帶來了一次瞭解世界的機會。可以說洋務運動短暫的提升了中國的實力。

  • 2 # 文舍

    清朝末期負債率全球最低

    得益於清朝雍正皇帝取消人頭稅,導致人口大爆發,清朝嘉慶年間人口四億,佔全球40%,雖然與歐洲列強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是這些條約除了賠償款外,剩下的是要求清朝開放港口,允許自由買賣,到了袁世凱時期中國的國債僅剩下1.5億英鎊,人均7英鎊已經很輕了(不包含鐵路債務)。

    慈禧中興時代

    在慈禧時代,經過太平天國、捻軍等叛亂後,清朝人口銳減至三億,在這期間慈禧與恭親王重用多名漢人,如: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對於他們的要求朝廷均同意,他們大力改革採購歐洲軍工裝置,發展現代化軍事,到了袁世凱時期,袁世凱的一項訓計劃得到批准,訓練一批7.5萬人的現代化歐洲軍隊得到了批准,這隻部隊完全按照最新的歐式裝備如:連發步槍、馬克沁機槍、75式野戰炮,如若北洋水師沒有覆滅,當時的清朝切實是強國。

    當然這個強國是自主產權極低的,軍工產品全靠進口,並不具備自我生產,就算軍工廠也全是進口外國裝置。

  • 3 # 浮生未歇100

    晚清的洋務運動是國家的一次自救運動,自從1840年以來,中國被迫地打開了國門,不平等條約不斷,倆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的建立,晚清內憂外患,此時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運動開始了,這就是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是符合歷史潮流的。並且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國防的近代化。

    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師夷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只進行軍事和工業的學習與變革,但未進行國家政治體制的變革。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標誌這持續了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宣告破產。

  • 4 # 東方大國

    為什麼現在還有這麼多舔不知恥的人?什麼叫列強,列強是指對外奉行侵略戰爭,海外有殖民地的國家。來看看大清為我們打下的江山。

  • 5 # 坐在雲上摸魚

    因為有了遠東最強大的海軍!!!開始有了實業,有了各種工廠!!!有了大量的留學生!!!遠東最強軍事力量!!!可惜的是,這些都是鏡花水月,一場甲午,大清朝的弱和無能重新整理了西方列強的三觀!!!

  • 6 # 分雲乍起史中史

    即使洋務運動給清朝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尤其是軍事影響。北洋水師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起來的,後期甲午戰爭所用的所有團隊和所有的士兵都是洋務運動時期所創造的家底兒,但是洋務運動有它的侷限性,就是因為它只改革了國家的武器裝備,沒有改革制度更沒有改革思想,所以這導致國家無法在根本上走向富強。

  • 7 # 落向鍋裡的蛋505

    胡雪巖都是左宗棠的人,不是說胡雪巖在和外中國人商戰中,也是被李鴻章的人搞破產的,如果讓左宗棠領導洋務運動,帶領北洋艦隊肯定不會這樣子,不過這樣中國的政權說不定回不到漢人手裡[大笑]

  • 8 # 深透歷史

    洋務運動並未讓中國走上富國強兵之路,只是出現了一些少量的近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比如近代化的軍工、民用企業,近代化的教育革新等,對中國上層來說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只是表面上的,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性質未變,重農抑商的社會風氣未變,封建專制主義制度更是未變。因此,洋務運動先天不足,後天受制,失敗是必然的。

  • 9 # 微博愚公2017115

    清政府體制下的洋務運動,是清統治者的回光反照,新問題遇上舊體制密月期不知能維持幾天?蜜月期一過,還是濤聲依舊。聲色犬馬,燈紅酒綠,早以另清統治者不能釋懷,於是,在清統治者,和舊官僚的操控下,掏空了外強中乾的北洋艦隊,造成龐大體制有名無實的結果,加上海陸聯防,結合不到位,路上將領臨陣脫逃,諸多因素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這種只改裝備,不改朝廷的洋務運動,註定失敗!

  • 10 # 從557234846378

    以中國多原料、人民吃苦、1850引進工業開始盈餘稅收入、結束失去瓷器及手工不敵窮苦日子、日本稱之富的流油、一向自信滿滿的日本人、至今也不敢說武力超過北洋、只以砲掛衣服塘塞戰勝原因、誣指海兵低下無能!甲午十年後俄隊全是弱甲短砲、而甲午光是德制岸砲全國近千門、都是巨砲!以此判斷若無漢奸回扣、其實力軍費超過當年俄日總合!若無甲午配合戰敗、就不會有庚子事件、泰晤四報提早三天刊登德使被殺、就是英德主要碰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聲稱可以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印度,實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