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柳聊聊兵

    通常情況下,印度在和平時期把45%左右的陸,空兵力部署在西部邊境,其主要目的是突出“進攻態勢”的特點,25%的兵力部署在北部邊境,保護其克什米爾地區的所謂“既得利益”,除此之外,印度還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其縱深地區,其目的是作為戰略預備隊和內部治安力量。

    再來看一下印度海軍,印度海軍的總兵力約為6.5萬人左右,艦艇數量和總噸位居世界第8名,目前擁有1艘服役狀態的航空母艦,6艘驅逐艦,17艘潛艇,2艘補給艦,以及90餘艘中小型作戰艦艇。這樣的武器裝備以及總噸位,使得印度海軍的總體實力排到了世界第7名的位置,放眼整個南亞地區,可謂是實力最為強大。

    眾所周知,現代戰爭拼的是整體綜合實力,而印度的整體工業能力是非常差的,絕大多數的武器裝備不能自制,這就使得印度武器裝備的短板是很突出的,戰爭一旦真正打響,印度手中的絕大多數武器裝備 都是受制於人的,一旦切斷了印度補給通道,那將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武器裝備都有可能趴窩,印度想要憑藉萬國造的武器裝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大概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2 # 李正觀點

    在南亞,印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是最強大的,而且一直以南亞的老大自稱,標榜自己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把南亞當作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個地區蠻橫無理,專門欺負他們的鄰國的了,已經引起很多國家的憤怒。

    特別是隨著印度經濟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各種實力得到增強,其野心也隨之膨脹,這些年來印度曾經多次公開表示印度的實力已經得到大幅度的增長,早已經不是60年前的印度了,聲稱可以面對任何威脅,而對於誰威脅誰,我想大家都有定論,特別是這幾十年來,印度一直熱衷於對周邊國家發動戰爭,多次侵佔其它國家的領土,可以說印度已經嚴重威脅到周邊國家的安全。

    同時憑藉這些年的實力增長,印度的國防部長曾經公開聲稱印度可以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至於是哪兩場,很明顯就是針對中國和巴基斯坦,因此印度對中國頻頻發起挑釁,同時對巴基斯坦保持軍事壓力,隨時可能和巴基斯坦爆發衝突,印度之所以敢同時對兩個國家發起挑釁,就是對印度自己軍隊實力的自信。

    對於印度的自信,我們也不必過度打擊,畢竟他們已經遭受了中國的一次巨大的打擊,印度為了挽回面子,肯定要自我安慰一下的,不過自我安慰歸自我安慰,但是印度如今還錯誤的認為我們國家是60年前的中國,覺得我們一直沒有進步,可以隨意欺負,那得到的結果可能就會讓他們大失所望了。

    的確,如果在南亞,印度是有自信的理由的,即使是在世界上,印度的實力也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海軍方面,畢竟能夠擁有兩個航母戰隊群的國家沒有幾個,而如今印度不但擁有一艘已經服役的航母,還有一艘在建造中的中國產航母,而在空軍方面,印度也有多達數百架的第三代戰鬥機,這可能就是印度自信的原因吧。而且在南亞地區,印度最強大的對手就是巴基斯坦了,而印度無論是在經濟和軍事實力方面都遠比巴基斯坦強,這就是他們在南亞為所欲為的原因。

    不過印度卻忽略了,他們自己的實力遠沒有宣傳的那麼強大,只要稍微理智的人都明白,他們手中的武器基本是依靠進口,而航母也是進口俄羅斯的二手航母,至於印度的中國產航母,那就更加不靠譜了,經歷了十五年的建造,還一直泡在水裡,服役依然遙遙無期,這也說明了印度實力是虛有其表,非常的不靠譜。同時印度也別忘了,印度在面對巴基斯坦時也沒有討好什麼好處,還想同時對付中國和巴基斯坦,簡直是痴心妄想。

    印度標榜自己是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對自己實力的迷之自信,同時對中國的實力卻一無所知,覺得中國還是60年前的中國,如今到處惹是生非,卻忘記了曾經的教訓,也忘記了中國是專治各種世界第三的國家。

  • 3 # 獨秀文苑

    正經的講。印度不行,那是真不行。

    大家講印度段子,那不是梗,那是因為印度真的不行。

    對比的話。印軍在裝備上總體差了中國1代到半代,但是除去裝備水平,戰爭理論水平的高低也很重要,甚至有時候比裝備水平更重要,印軍在戰爭理論,組織結構,指揮架構上差了中國不止一代。直觀一點來說,1962年的印軍與解放軍是差距最小的時候。

    是不是感覺從坦克方面看印度只是稍遜中國,中國只能算是優勢不大。目前印軍與解放軍差距最小的可能也就是坦克方面了。我們再來看陸航部隊方面,印軍陸航部隊跟解放軍比就開始拉跨了,300架直升機是印度陸航部隊的底褲,其中20多架阿帕奇是印度陸航唯一能看的主力,解放軍陸航部隊截止2020年擁有1500+架各型直升機,其中直10擁有300+以上的數量,僅僅直10數量就已經超過印度陸航所有直升機的數量,這還不算直8,直9,直9武裝版,直20,直18和直8G。如果說中國陸軍已經插上翅膀,那印度陸軍可能還在地面上睡著呢。

    從陸軍的對比來看,印軍不論質量還是數量都大幅落後解放軍,是一直徹徹底底的落後軍隊,整個印度陸軍,直升機數量相當少,機械化水平極低,僅主戰坦克一項尚能勉強與解放軍一戰,但是真要打仗先不論印軍的坦克裝備妥善率如何,就算全部拉上戰場,在解放軍近乎碾壓的陸航部隊面前還能剩下多少?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陸軍所有裝備中,僅bmp1和T72,北極星直升機還有部分輕武器可以自產其餘全為進口。

  • 4 # 旅圖君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這句話很印度,吹牛皮是印度一貫的作風,聽聽罷了。

    打不打得贏,關鍵是看跟誰打,還要看是全面戰爭還是區域性戰爭。準確的講,印度這幾年發展不錯,軍事也還行,欺負一下小國家是沒問題的,但是要打贏兩場規模戰場,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因為印度也就是看上去很強大罷了。

    印度目前的軍事力量確實可以,首先它的軍費投入非常大,目前已經達到了711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可以說,印度在軍事上,真的捨得花錢,如果把這些錢分出一部分用到民生上,估計印度也不會有那麼多貧民窟了。雖然印度在軍事上舍得花錢,但是很大一部分錢都是亂花,尤其在購買武器裝備上,印度非常願意充當冤大頭。印度目前所有擁有的航母,全是其他國家淘汰下來的,而且印度給出的價格非常高。除此以外,在購買武器裝備上,印度一直是不差錢的主,以顯示起大國風範,打腫臉充胖子導致印度的軍事實力非常虛。

    由於印度在軍事裝備研發方面能力有限,所以買來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大雜燴,這就導致如果一旦發生戰爭,印度的軍事儲備就很有可能產生嚴重不足。雖然印度目前的軍隊有120萬左右,但是近一半用來防禦邊境領土就,最主要的就用在了中印、印尼、印巴邊境防禦。雖然印度軍隊人數龐大,可如今的戰爭不是靠人數多佔優的,而是靠科技來打贏戰爭的,在這一點上,印度還是很難的。

    不過,因為印度對軍事的執念,讓印度軍事在區域性還是有非常大的震懾力,在東南亞印度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老大,有點狂妄的印度人都霸佔著大部分印度洋,畢竟在東南亞它確實是以鶴立雞群的形式存在著。但是也就侷限於此了,其實最近尼泊爾從印度手中收復領土就很能說明問題,它連一個小小的尼泊爾都搞不定,還聲稱同時能打贏兩場戰爭,這牛皮吹的有點大啊。

    你們覺得印度有可能同時贏得兩場戰爭嗎?

  • 5 # 妞媽教育心得

    對於印度的經濟實力和軍事能力我真的不看好,天天鼓吹自己很強,可是真的不是新聞中說的那樣。

    我朋友家的孩子就在印度工作過,說起印度可以說用不堪入耳來形容,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朋友家的孩子說一天也不想在那兒待。不僅工作環境差,生活環境更差,人們的生活習慣也不好,天氣還特別炎熱。經濟條件根本沒法與我們國家相比。

    世界三大機構均對印度經濟做出負評 ,認為疫情嚴重影響印度的經濟發展。

    在軍事方面,我們真的不知道印度自己製造了什麼軍事儀器,只是聽說印度買軍事儀器,今天從美國買,明天從俄羅斯買。印度天天鼓吹的製造航母至今還停靠在海邊上,已經被海水浸泡十多年,無法完工。

    據SIPRI估計,2019年印度軍費支出達到了711億美元,首次進入到了世界前三的軍費開支,而中國繼續穩居第二位,這也是該研究所軍費報告中首次出現兩個亞洲國家位居榜單前三。

    答案是否的。印度的經濟實力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錢用於軍事,此舉實際上就是在犧牲民生髮展軍事野心。為了讓國防表面看起來強大,印度對於美俄軍火也是來者不拒,但是印度從沒想過,進口如此之多的軍火反而是治標不治本,如果國家發展水平實力沒跟上,自主軍工業能力也沒跟上,這樣也只是空有一番軍事野心罷了。

    印度如果不節制的透支經濟發展軍事,那最後恐怕就不止是軍事體系問題了!印度貧富差距太大,這樣還會因為財政赤字牽連起民生、社會矛盾、外債危機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那時候就不是印度當局能招架得住的了!

  • 6 # 酒熟梅子青

    印度自認為是精銳?李雲龍:勞資打的就是精銳!印度其實是類似於“攪屎棍”一樣的存在,他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印度如果和中美俄英法的“五絕陣容”相比,那其實還差的遠。如果套用大家比較熟悉的《射鵰英雄傳》的話,印度其實大概類似與裘千仞以下、魯有腳以上的水平。

    印度如果遇上中東諸國,儘管戰亂不斷,但在不動用戰略武器的前提下,其實印度面對中東諸國也討不了便宜。

    不僅如此,印度在總兵力上也非常驚人,從印度獨立時期的30多萬人增長了3倍多,達到了驚人的120萬人,而且在海陸空均有增長。

    不僅如此,印度擁有著世界第二多的人口,這使得他們的兵源相當充足,他們有超過70萬左右的民兵性質的準軍事部隊,還有接近300萬的後備役。這就使得他們的軍力上可以發動所謂的人海戰術。

    另外,除了那戰略he武器之外,印度有著在“五絕”以外首屈一指的中遠端打擊能力,他們擁有著數量不少的中程導彈。

    而且,印度有個優勢,他幾乎常年和咱們的巴鐵用兵,在一線兵力上的軍事經驗上還是比較充足的。

    印度的劣勢

    印度的劣勢其實也很明顯,主要是這三點:

    一是印度的軍事自主研發能力很弱。他們幾乎所有的先進裝備全部都是從中國以外的“五絕”進口。這就使得他們往往在武器的代數上實際上相當於五絕級別國家處於劣勢;

    二是印度內部矛盾明顯,四大階層至今根深蒂固,真的到兩軍對壘甚至短兵相接的時候,那些平常被歧視的底層印度人有多少願意死戰,我是很懷疑;

    三是印度的軍事訓練談不上現代化,在訓練的科學性上也遠遠不足,經常出現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畫面,比如局座的“因果律”武器預言屢屢實現。

    兩場戰爭?想打贏?其實只是天方夜譚

    也許是印度這些年持續對尼泊爾的壓制,讓印度產生了飄飄然的感覺,以至於印度覺得自己大概是天下第三的精銳。

    可是印度對上我們?不好意思,我們最可愛的人打的就是精銳。

    當年精銳的聯軍都被我們狙擊,印度?恕在下才疏學淺,只能哈哈了。

    大家自然知道印度當年慘敗後耿耿於懷,總想著一雪前恥。但是關鍵要看他們的對手是誰?

    對手我們,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指印度)都是辣雞!

  • 7 # 公元前

    可以這樣說印度到本世紀中葉都無法同時實現打贏兩場戰爭,主要是因為印度一直使用的是雜牌武器。

    在實戰上,最大的一線部隊師相當於我軍的聯合旅。戰鬥兵種和作戰保障兵種的基本戰術單位是營。採用團號,戰術分隊順序為師-旅-營。

    後勤

    根據維基資料,其編制中的卡車數量約為3萬輛,與其部隊規模極不相稱。內部貨車由軍師集中管理,組建勤務分隊。師有野戰勤務團,旅有勤務分隊。每個部隊直屬後勤分隊多達6000個。在卡車數量較少的情況下,它嚴重依賴於少數幾個機場、鐵路幹線和其他交通樞紐。軍師指揮機構通常駐紮在機場或交通樞紐。

    重型裝備

    坦克裝備規模巨大,步兵戰車和自行火炮卻少之又少。印度軍隊中有60多個坦克團,45車制坦克團約有60餘個。規模最大的部隊是裝甲師,2個裝甲旅1機步旅1炮編制,裝備坦克300餘輛。印度陸軍仍在逐步組建一個獨立的裝甲旅,然後併入一個裝甲師。數量最多的仍然是T72坦克,剩下的兩個團的阿瓊等雜物。

    地面防空

    作為大多數國家軍隊防空系統之父的蘇聯野戰,在20世紀80年代末伴隨著防空系統的裝備要求。大體上是這樣的、營所屬防空連、2S6通古斯卡+箭系列,ZSU-23-4師防空團、Doyle9m330集團軍防空旅、山毛櫸9K37戰區防空、S300印度野戰防空、裝甲師防空團、什萊卡/通古斯卡m軍或直屬防空旅SA6+SA8/針、SA8+。

    簡而言之,印度的整個防空監控系統有機會攔截機場或大城市的關鍵飛機遭受的轟炸襲擊。它甚至可以應對彈道導彈或各種形式的超區域攻擊武器,用於高強度電子戰條件下的防空作戰,恐怕還差很多。

    地面電子戰水平

    2018年6月,印度展示了薩繆科塔電子戰系統。根據新浪的報道,這是一種地對空電子對抗防禦系統,看起來類似於俄羅斯的“停車場”系統。

    印度空軍

    印度空軍目前擁有34箇中隊的主戰飛機,每個中隊約有18箇中隊。印度空軍提出的未來需求是擴大到45箇中隊。考慮到10年內需要退役的舊飛機情況,印度短缺400架飛機。這幾乎是印度自本世紀初以來一直在談論的事情。

    簡而言之,未來印度空軍的結構很可能保持不變,米格21和蘇30保持空中巡邏,捷豹和Phantom2000負責地面攻擊。

    印度海軍

    印度海軍是一支模仿美國海軍的力量,在其長期規劃中控制著印度洋。如果它的造船計劃按時完成,這個計劃可能不會是一句空話。以兩艘中型航空母艦為核心,三艘加爾各答、三艘德爾希斯和六艘11356+6潛艇,無論美國海軍在九零一服役前,都無法與中國海軍投射到印度洋的兵力水平相抗衡。

    印度的總體戰略思維,印軍從2004年起就啟動了一項“冷啟動”戰略,把西線作為重點防禦,把重型士兵和後勤物資集中在西線。它將著眼於戰爭開始後的短期火力打擊。應該說,這是符合印度軍隊能力的相關戰略。

  • 8 # 獵鷹追風

    印度打不丹、尼泊爾這些小國還可以,如果叫囂其他國家,印度必敗。

    1962年的印度慘敗印度耿耿於懷,一直記在心裡。想要抹去他曾經的恥辱。但是這已經打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不管印度再怎麼努力,事實就是事實。他在面對強大的國家,註定失敗。

    印度同時也是世界上掌握核技術的國家之一。印度的軍隊分為東南西北和中央五個軍區。但是印度在西部邊境地區部署了45%左右的。陸軍和空軍兵力,主要目的是對付來自巴方的威脅。把25%的兵力部署在北部,解決克什米爾分歧。

    印度在南亞雖然可以呼風喚雨,但不代表印度在任何地方都能佔上風。印度國內媒體盲目自大,把印度的實力吹上了天,有一句話叫驕兵必敗,在面對強大的敵人印度必然失敗。

    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所謂的中國產航母經歷了15年的改造,卻一直泡在水裡。服役期限遙遙無期,這足以證明印度的實力。

  • 9 # 蕭郎君

    印度在世界軍事排名上排第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中國,但是排名有時候也不靠譜,就比如印度的這個第四。

    印度一直以來把軍事作為重中之重,他們認為擴充軍事實力,才能爭取當上世界一流大國,因此他們在軍事上的開銷花費可不少。從2000年開始,印度總共進口了價值280億美元的裝備,成為新經濟體中購買武器最多的國家。

    印度擁有海陸空核襲擊能力,是少數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之一。而且印度的海軍也是東南亞、南亞一帶的王者,而且還有核潛艇,不過他們的武器都很雜,畢竟都是花錢從他國買的。

  • 10 # 謝金澎

    印度是一個神油國家,吹牛的水平自然是不差的。不用說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要是打孟加拉、尼泊爾這樣的小國,恐怕打十個八個都不是問題。

    但是,要想與東方大國作戰,恐怕就得倒過來了,兩個印度都不夠揍的。

    不用說印度,即便是美國當年制定了同時打贏兩場半戰爭的目標,但是從實施效果來看,遇上伊朗這樣的中等強國,只是一個都讓美國跌跌撞撞,不敢下手。更不用說針對大國打贏兩場半了。

  • 11 # A君其人其事

    就戰爭而言,不到真正開打的那一天,永遠不會知道誰會贏。

    美國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但是也就是能同時發動兩場中等規模的常規戰爭。當然這兩場戰爭並不包括大國,像中國,俄羅斯這種有核武器的大國。

    戰爭打的是錢是人是資源。就這兩方面來說,印度的錢和資源肯定是不能夠支撐同時發動兩場戰爭。而且印度人在作戰方面,因為民族的天性,除了迷之自信真的沒有太多的優勢。看看印度的摩托車閱兵就可略知一二。

    所以印度除了人多。其他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優勢。就是單打巴基斯坦,我看印度都未必能全勝。更何況同時發動兩場戰爭。

  • 12 # 美洲虎12

    根本不用分析,儘管印度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視,要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只是痴人說夢而已,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同時打輸兩場規模不大的戰爭到是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白扇子怎麼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