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哈哈,題目很像是高考試卷的填空題。

    黑格爾的《美學》,原名叫《美學講演錄》,是他在大學開課用的講稿。黑教授去世後,由其學生整理出版(1835-1838)。

    黑格爾關於美學的課,講的很精彩。他的課中,或者說後來由學生編纂而成的這部書中,真正舉到的例子並不多——不論是建築的、雕刻的、繪畫的、音樂的、詩歌的,都不多。美國著名作家艾莉森.利.布朗在他的《黑格爾》一書中專門談到,“黑格爾在他的美學講演中極少提到作品,即使是那些眾所周知的(作品)”。

    黑格爾講課中,提到了一些畫派或一些國家的繪畫,比如荷蘭畫派、德國繪畫、義大利繪畫、拜占庭繪畫等。看來,他比較熟悉的是荷蘭畫派,在第一卷裡就提到了——這一卷是他整個課程,或者說全書的總綱。但是,好像他又對荷蘭畫派不是特別熟悉,不然他為什麼隻字不提倫勃朗呢?

    在第三卷裡,黑格爾列舉了一大串荷蘭畫派的畫家——奧斯塔德、特尼耶、斯蒂恩、凡.艾克、海姆林、斯柯萊爾、特爾堡等等,就是沒說倫勃朗。 第三卷的第三章,黑格爾專門討論了繪畫的美學問題。在列舉了若干畫派和國家的繪畫之後,他認為,義大利繪畫是最棒的。他談到了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達.芬奇。似乎,他對拉斐爾最為推崇,提到的也最多。 (拉斐爾作品)

    黑格爾對哪個畫家的哪幅畫的評價,能夠用舉世震驚來形容嗎?好像沒有。 他講課當中,只談到了四個畫家的四幅作品——拉斐爾的《基督變形》、特爾堡的《阿特拉斯》、考列基俄的《抹大拉的瑪麗亞》和凡.艾克的根特聖貝文教堂的天父。對這幾幅作品,黑格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但若是說“舉世震驚”的評論,還都不是吧。把“舉世震驚”這個詞用於黑格爾,大約不很恰當——他是“絕對精神”的發現者和闡釋者,又是鼎鼎大名的哲學家、教授、大學校長,放下身段、屈尊降貴大誇一幅畫作,不太可能;而且,黑格爾講究邏輯、概念的演化,美學只是他的“絕對精神”發展的表現形式之一,這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對一幅畫作大吹特吹。

    說回到黑格爾的美學。

    美學,作為一門學問進行研究,是從1750年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開始的。之後,真正有所建樹的是康德。

    黑格爾哲學的大廈,建立於康德哲學的基石之上。但是,他又超越了康德,達到了德國古典哲學的頂峰。這其中,包括黑格爾對美學理論的構建。

    如前述及,黑格爾也是在論述“絕對精神”外化為藝術的過程來談美學的。不過,他的論點確實深刻地揭示了藝術各門類的本質。竊以為,如果剝離“絕對精神”,至今無人能在美學領域超越黑格爾——他建立了完整的藝術哲學。 (達芬奇作品)

    黑格爾的主要美學觀點如下——

    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絕對精神的顯現,這個觀點可以忽略不計。

    人把他的環境人化了——實踐在美學中有重要作用。

    藝術美高於自然美——人是藝術的唯一物件。

    藝術是一個發展的歷史——形式是由內容決定的,藝術總會向前發展。

    情致說——個人性格總是與一般社會力量的具體統一。

    衝突論和悲劇論。

    理想的人物性格。 等等。 (米卡朗基羅作品)

    如有興趣,建議讀一讀黑格爾的《美學》,可能會感覺,比他的其他哲學著作有意思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新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