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茶3984
-
2 # zc-eternal
爸媽幫我出的首付,我自己還貸。
在能力範圍內的支援並沒有什麼問題,超出實際承受能力的付出或索要才會出問題。
-
3 # 白水來
能不會麼?總感覺自己能力不足!無言面對!只能盡力不去要求高的!!提高努力的掙錢追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尤其還是我家兄弟兩!!!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不當家不知菜米貴!!!就像我結婚時候!我找物件第一個條件就是沒有彩禮!如果要!對不起!高攀不起!我也知道我家能拿的出!但是我家是兩兄弟已經是快掏空了!!!慚愧!!
-
4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問題:
用父母的錢買房對你來說會不會有道德負擔?為什麼?
回答:
題主在問題中特意提到了“道德”負擔,而不是問“用父母的錢買房會不會有負擔?”由此可見,在題主的內心中無意識地將“用父母的錢買房”與“道德”建立了某種連結。
道德是什麼呢?那就是做人做事應該遵循的規則和標準,道德代表了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它是透過家庭以及社會環境的教育逐漸根植到每個人的意識形態中的。也因此,道德這根準繩從社會的角度來說是有衡量的標準的,但對於每個人來說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會有著個各自不同的評判標準。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創立的人格結構模型,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一、本我
人剛出生的時候就具備的本能,就是本我。
本我遵循快樂原則,只關心如何滿足個人需要,不受任何物質和社會的約束,屬於人格結構的生物成分。
二、自我
在生命的初期,隨著嬰兒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結構的第二部分---自我,開始發展起來。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調節本我與環境的關係,以符合現實的方式來滿足和調控本我的需求,屬於人格結構的心理成分。
三、超我
隨著兒童逐漸發展出社會化,人格結構的第三部分---超我,開始形成。
超我代表社會的規範與價值觀,很大程度上依賴養育者的影響,對個體行為的好壞與善惡有著道德規範的限制。透過抑制本我的衝動,說服自我以合乎道德方式來取代現實的目標,屬於人格結構的社會成分。
當我們的行為違反了超我的價值觀時,就會產生道德性焦慮,引起內疚感。即題主所說的“道德負擔”。
回到“買房”這個問題上來。擁有自己的住房,意味著什麼呢?婚姻、家庭、安全感…..這一切都是驅使我們為生活而奔忙的生存慾望。
那麼,如何實現呢?通常人們會考慮符合現實的方式,不去搶房,而是買房。這裡只能用通常二字,因為關於搶奪房產的案例比比皆是,虛弱的現實有時候在本我的力量面前會變得不堪一擊。
可是,高昂的房價實在力所不能及,怎麼辦呢?人們只能在現實與超我允許的範圍內謀求最佳的解決方式了。
前面已經提到,超我的評判標準對每個人來說因成長環境的不同而各自不同。“用父母的錢買房”,是否會引起內疚感,關鍵在於當事人超我的價值觀。有的人會有內疚感,有的人不會。內疚感會驅使我們尋求更為折中的方式,或是採用其他的方式進行補償。
作者簡介
回覆列表
習慣成自然,思維定式。中國式父母給孩子買天經地義。我們不一樣那個年代都是白手起家。而且對父母沒有埋怨。該孝順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