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阿銘

    從考古發現,中國的白酒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但那時的白酒只是釀製,因為沒有出現蒸餾技術,所以度數不高。出現蒸餾技術又有考古論證的是成都一個叫~水井巷的地方,經過考古學家論證是明代晚期出現的蒸餾技術。

  • 2 # 機械引擎

    中華上下五千年,酒這東西自古就有,但酒還是要分品種類別,在中國古代,蒸餾酒技術還未出現的元朝以前,酒都是米酒,黃酒,果酒一類的低度發酵酒。

    大約在一千年前,還在宋朝時期,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時代。一喝一大壇的美酒,酒精度數大都在十幾度到二十幾度。

    這時就該有人起來反駁我的說法了,說在漢代就有蒸餾酒,漢代海昏侯墓不是還出土了蒸餾器嗎?

    這個就要好好說說了,我承認,這是蒸餾器具,但不一定非得是蒸餾酒用的,我們不光要看器具,還要參考歷史文獻,雜談野史不可信。

    南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提到了31種釀酒的詳細方法,深受古今釀酒同行推崇,如果在漢代就有了蒸餾酒,再經過魏晉繁榮經濟下的大力發展,在南北朝時沒有失傳的可能,也不會不被齊民要術收錄。

    關於中國古代蒸餾器的功用、屬性,中國的烹飪技術、煉丹術中都有“蒸”,從蒸鍋到古代蒸餾器,這是中國“蒸”的技術裝置的自然發展。中國的“蒸”注重的是昇華過程,關注的是反應器中被“蒸”物質,對於反應器產生的物質缺乏關注,因此,中國古代蒸餾器往往缺乏冷卻裝置,並不著意於收集產生的氣體、液體。這與西方的蒸餾技術並不一樣。

    西方的蒸餾技術,始於鍊金術,因為要萃取精華,西方人用蒸餾管收集蒸氣,就發現了蒸餾酒,這是在十一世紀左右,約等同於中國宋代末年。要說到中國蒸餾白酒的出現,有史料可查,大約是最早出現在元末明初。

    最初是由來自阿拉伯,波斯的色目人將蒸餾酒技術由絲綢之路帶入中國,再結合中國獨特的釀酒工藝和制酒麴藥創立屬於中國的白酒。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之”的觀點。最初的白酒都是燒酒,也就是一次發酵,一次蒸餾二鍋頭,現代營銷活動美其名曰清香型白酒。隨著白酒技術的發展,人民對酒的品質需求越來越高,濃香型,醬香型白酒相繼問世。

    打字不易,喜歡請關注

  • 3 # 秦獸季

    一千年前肯定沒有白酒,那時候中國的酒是發酵酒,最多可以稱之為米酒、濁酒或者清酒,大約可以算作黃酒的遠祖。蒸餾器雖然東漢、唐和宋都有出土,但是不能代表蒸餾酒的普及,白酒的前身燒酒,興盛於元代,這一點算是酒史公論。

    元代的燒酒叫做“阿剌吉”(類似的發音還有五六種),元人最早見到的蒸餾酒應該是葡萄酒蒸餾酒,元人許有壬詩句有證 : “西釀葡萄莫貴命,煉蒸成露更通靈”,明確提到了“煉蒸”,大約類似於今天的白蘭地。

    中國釀酒史,在提高酒精度的道路上進展極為緩慢,如果採用酒類專用蒸餾器,最高度數可以達到70%(v/v),而元代人掌握了這個技術,並將之應用到穀物酒的蒸餾上,開啟了中國酒的新篇章。

    到清朝中期,燒酒產量終於超過黃酒,成為飲用酒的主力軍,但是具體到“白酒”這個名稱的確定,我還不敢斷言,個人認為應該在民國之後了,再大膽一些推測,約在五六十年代中國白酒業走向工業化、酒精化道路之後了,民國對“燒酒”的酒精度有明文規定:不得低於6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塞爾達無雙》和《塞爾達傳說》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