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131019549
-
2 # 安生看健身
感覺“力有不逮”,多是3種原因。
1.尚未恢復訓練會造成肌纖維損傷,以及各器官、各系統的機能低谷,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恢復。小肌肉群通常需要24-48小時,大肌肉群需要更長時間。健美高手往往一週才會迴圈一遍,那是因為他們的負重更大,強度更高,需要的恢復時間也就更長。
超量恢復理論是肌肉增長的前提,根據該理論,訓練與比賽後,機體在運動時消耗的能量及各器官、系統的機能不僅得以恢復,甚至超過原先水平,但保持一段時間後,又回到原有水平。因此,健身者最好在目標肌肉獲得超量恢復的高峰時間段去訓練,就事半功倍。
但如果身體還沒有從上次訓練完全恢復過來,雖然肌肉可能已經不再痠痛,但訓練時難免力量不足,推舉起的重量也會低於正常水平。這時候,既然已經到了健身房,採用較低強度完成訓練課就可以了。
2.沒吃夠眾所周知,無論健美比賽還是長跑比賽,都會有個“衝碳水”的階段,也就是在臨近比賽前,努力多吃些適當的碳水化合物,目的是增加肌糖原儲備,對於健美運動員來說,肌肉就更飽滿;對於長跑運動員來說,耐力就更足。
其實,對於健身者的日常訓練來說,也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如果在訓練前的那餐飯,吃的碳水化合物太少,直接反應就是難以上重量,或者很快就疲勞。
解決辦法是,首先擬定科學的飲食計劃並嚴格遵守,其次如因故攝入不足,在運動前可額外補充一些,比如吃個水果、麵包什麼的,或者喝點運動補劑。
3.生物節律在生物體的內部存在著的感知時間受時間的支配的節律現象,叫做“生物鐘”或“生物節律”人體生物節律是指體力節律、情緒節律和智力節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人會覺得自己的體力、情緒或智力有時很好,有時很差,都存在著由強至弱、由弱至強的週期性起伏變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生物體記憶體在著生物鐘,它自動地調節和控制著人體的行為和活動。其中,體力的生物週期大概是23天,也就是以不足一月為單位,呈現體力高峰與低谷的波動。
在體力高峰期鍛鍊,就會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能夠上力量,也能多推幾組幾次,實現突破;在低谷期則會感覺訓練很吃力,平時正常舉得起來的重量,這時候很困難。
解決辦法是,根據體力週期安排訓練計劃。根據韋德健美法則,我們不僅要安排好每次全身肌肉迴圈的小週期計劃,更要以月度或季度為單位,設計你的大週期訓練計劃。比如典型的4週期訓練法——假設每週全身肌肉迴圈一遍,連續4周,那麼你可以這麼安排:第一週輕重量高次數,第二週正常強度訓練,第三週大重量低次數,第四周低強度訓練。
回覆列表
訓練方法不同,如同遊戲中的天賦樹,每人方向不一樣。開始的起點也不同。循序漸進的加重才是好習慣。只要不是練力量舉的。都是循序漸進,100公斤的蹲不了,80的能蹲吧,80的動作不標準?50的標準吧。開50的,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