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海任平生cst
-
2 # 地理縱橫
談談感受,對於唐山大地震我還有特別清楚的記憶,之後的餘震至今發生過幾次,憑多次感覺與體會,地震最初發生時,先是聽到地聲,從遠處傳來,隆~隆~隆,似如千軍萬馬,狂奔而來,2-3秒後,整個房屋搖晃起來了。(注:我所居住的地區幾次地震都不是震中)
對於震中區的居民對地聲的感覺不是特別明顯,最先感覺往下“頓”一下,然後是左右、前後搖晃了.。
地震波可分為體波和麵波,體波可分為橫波(P)和縱波(S),縱波與傳播方向一致, 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橫波是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由於縱波比橫波快,最先到達震中,它使地面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
面波:是橫波與縱波的混合波,當岩層介面發生變化或到達地表時形成的地表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是造成建築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因素。
說說逃生機會:
判斷地聲 寧靜的夜晚地聲的聲音很獨特,與我們人類活動產生的聲音有區別,常住唐山的人根據聲音很準確地判斷出是地震聲音,根據聲音可以判斷出地震大小,還很有方向感,一般面波來的時間晚些,3-4秒後,建築物搖晃起來,而且房屋倒塌還有緩衝時間,是你最好的逃生機會,此外距離震中越遠機會越大,給你的時間越多。
震中區地震來得急,地光也明顯,似如閃電,地聲與上下振動幾乎同時,在橫波到來之前時間要以秒計算逃生,時間更短,如果震級大,逃生困難,選擇支撐較強的建築物下躲避。
-
3 # 石油人
地震波是一種機械波,總的來說比較複雜,各種週期和性質的波都有,但就破壞性的波而言,主要有P波(縱波)、S波(橫波)和麵波,而面波有分為勒夫波(Love wave)和瑞利波(Rayleigh wave)。幾種波的形狀如下:P波和S波:P波和S波分別對應於高中物理中學的縱波和橫波,不再解釋。P波傳到地面的時候,引起了地面的上下晃動,而S波是前後晃動,S波的破壞性大於P波。在地震中,P波的傳播速度較快,是S波的1.732倍,即,r是介質的泊松係數。地震發生後,P波往外傳播快,而S波慢,人們先感知到P波,後感知到S波,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預報地震。目前臨震預報的理論基礎就是這個。
面波就稍微複雜一些瑞利波的運動就像大海中浪的運動,在轉圈,先往前並向上升,然後往後再下降,一個週期迴圈一圈。而勒夫波和S波類似,不同之處是,勒夫波的扭曲方向和波的傳播方向垂直。這就是地震儀記錄的地震波。e圖表示的是地震波到達地震儀位置的先後。P波先到達,而後依次是S波、L波(勒夫波)和R波(瑞利波)。地震的破壞基本都是這幾個波造成的。
地震的時候,可以說是上下,然後是前後(或左右,取決於你站立時面向的方向),然後是過山車,然後又一個前後左右。但是如果你的位置和震中非常的近,那麼,可能就是各種波都來了,然後就是七葷八素,祝你好運!
回覆列表
我吉林省松原市的,我家五樓,地震這塊我略有心得,有感覺的大大小小經歷了二十多次。我覺得是左右先晃,上下的沒感覺到,最大一次5.7把我家浴室的瓶瓶罐罐全部震倒,我弟弟加12樓大馬勺都震掉了,現在我已經不在樓上住了,太害怕了,感覺平房比樓房安全,(我的平房都是用管架子搭的滿堂紅,上面鋪的模板)。梁板柱一起澆築的樓房質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