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馮塵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這樣的說教,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尋常可見,是很多愛說教家長在對孩子生氣時常掛嘴邊的口頭禪。家長在對孩子生氣時,其實潛意識裡知道需要避免說教,要知道,說教對孩子來說效果為零,但家長往往被自己的壞情緒所牽絆,無法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狀態,取而代之的就是無效的帶有情緒的說教和嘮叨。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避免說教?如何在生氣時,做到與孩子有效溝通呢?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四個避免說教的小妙招吧。

    好好說話之前,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當然了,生氣的時候想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非常困難的,能做到的人很少。這就如同想要一步跨越一條寬闊的河流一樣,步子邁得太大了,不可能做到。你只能用力所能及的步幅,一小步一小步地踩著石頭過河。所以,在恢復心情,好好說話之前,要先處理一下自己生氣的情緒,而不是忽略它。

    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對不起,寶貝兒,請等一下,我現在有點煩了。我需要先處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才能繼續和你玩。”

    請注意,在這個例子中,你誠實地面對了自己的情緒,沒有把嘮叨的說教性語言說出來,而是把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這樣既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用時間給情緒降溫,又不會把孩子嚇到。

    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但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

    家長不是神,有情緒很正常,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也是和孩子好好溝通,避免說教的有效方式。

    大多時候,我們會認為,面對生氣我們要麼選擇大吼大叫,要麼就得選擇隱忍。但其實這兩者都不好,我們可以新增一個選項,即: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但是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

    我們可以這麼說:“哦,我有一點生氣。”

    有一個男孩,他說:“我比一隻溼了毛的母雞還要炸毛!”當他真得很生氣時,會說:“我比一隻在草垛裡的溼毛母雞還要炸毛!”他真實地表達了怒氣,但表達方式又是幽默的。

    讓孩子知道你在努力改變,與孩子分享學到的經驗

    家長對孩子發脾氣往往只是很籠統地說教:“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孩子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

    所以在與孩子溝通時,可以分享說:“媽媽再怎麼生氣、傷心,也不應該對你嘮叨。

    如果媽媽下次說:"我很生氣,因為你跟我說你要上床去睡覺,卻還在玩玩具,我有受騙的感覺。"這樣講,你會不會了解呢?”這樣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與孩子共情,“下次想讓爸爸媽媽怎麼辦?”

    孩子喜歡受到尊重的感覺。當孩子確實屢教不聽,而你對此又很生氣的話,你不妨主動出擊,保證自己下次不再隨便發脾氣,但是同時對孩子提出問題:相同的錯誤再次發生,孩子想媽媽怎麼做?

    “當爸爸媽媽很生氣時,如果以這件事來說,你希望爸爸媽媽怎麼說,你才會瞭解呢?”

    “下次發生同樣的事情,你不想媽媽發脾氣,你要怎麼做呢?”

    最後,經過生氣時間後,我們可以和孩子來個小約定,“下次爸爸媽媽再生氣的時候,請你主動提醒我們‘不要生氣’,好好說話,好不好?”這樣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發生傷害事件,又能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會生氣,自己是不是也做錯事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南極氣溫升高,假設有萬年病毒將要釋放,科學家現在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如何防控遠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