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孟慶山

    人這一輩子呀,有很多的煩心事。但要仔細想想也就過去了,何必呢;?煩惱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那我寧願快樂地活著。

  • 2 # 使用者4412782317319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華人從媒體瞭解到日本人的自殺率世界第一,當時的反應是日本人的收入那麼高、生活條件那麼好為什麼自殺。從中國成功改革的四十年中我們看到什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快速增長、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人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媒體一些錯誤的引導、以及眾多的社會矛盾的突出等等因素,華人的幸福指數是在逐步下降的。

  • 3 # 莫等閒白了頭

    人生即苦難(哲學家叔本華說的),苦難即苦惱,苦惱就是煩惱,煩惱就是煩心事。煩心事多是因為我們的慾望多。你看我囉嗦不?

    煩惱從何而來?

    不同的哲學流派有不同的解釋,最精彩的解釋當屬佛家了。佛教自從漢代傳入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在這兩千多年裡,佛教融入了太多的中國元素。儒釋道相互借鑑,但又各有特點,各有所長。不過佛道兩家相交的部分較多,道家講究順其自然,佛家要人放棄執著。

    下面就來說一下佛家煩惱。

    佛教說人有三大煩惱,分別是無明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具體如下:

    1、無明煩惱

    “無明煩惱”又叫“無明惑”,是佛教用語。無明煩惱是根本煩惱,能障蔽中道實相的道理,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斷盡,就成佛。

    佛菩薩把障礙分成三大類,叫做煩惱,三大類的煩惱。第一個是無明煩惱,無明煩惱就是現代科學家發現的波動的現象,也就是心動念。這種念動是極其微細,這個起心動念本人完全不知道,連八地以前的菩薩都不知道。

    這個極其微細的波動,在佛學裡有個名詞叫無始無明。無明加一個無始,這兩個字加得妙!無始是什麼?沒有開始,也沒有理由。要說:為什麼它會動?為什麼會有這一動?愈問就愈糟糕,為什麼?愈問它動得愈厲害,波動得愈厲害。

    別管它,隨它去吧!它慢慢就降溫,它就變成不動,不動就還源了。你可不能找它的原因。所以第一個動,那個微細的東西叫無始無明,從它以後就有因、就有果,第一個沒有因,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別去追究它,愈追究就愈往裡面鑽,鑽進去就出不來,就壞了,這是無明煩惱。

    2、見思煩惱

    見惑和思惑。依小乘俱舍宗來說,是以迷理和迷事來分別見思二惑,迷於理而起之惑如身見邊見等五不正見,叫做見惑,迷於事而起之惑如貪嗔痴等五煩惱,叫做思惑。

    依大乘唯識宗來說,則以分別俱生之二起來分別,分別起的煩惱障和所知障是見惑,俱生起的煩惱障和所知障是思惑。此二惑是正受三界生死的因,斷此二惑才能免三界的生死。斷的次第,須先斷見惑,次斷思惑。斷見惑之位,叫做見道,斷思惑之位,叫做修道,二惑皆斷之位,叫做無學道。

    3、塵沙煩惱

    迷於界內外恆沙塵數法所起之惑障,稱塵沙惑。二乘斷除見思惑後,易著於空觀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及對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稱著空惑,致妨礙出假利生,化度眾生。此惑為二乘趨入菩薩間所斷,又稱別惑,但通於界內外,須假觀破之.

    是執著於空,迷於界內外塵沙數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內外。界內通二乘有,以見思為體。界外只限於菩薩所斷,所以又叫別惑。

    怎麼解決這三大煩惱呢,我也不清楚,學了以後告訴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陰陽師》現在的鬼切有比當年的彼岸花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