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84
回覆列表
  • 1 # 寂語堂齋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篇》,原文:

    12. 1 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日:請問其目?子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日: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子在回答弟子們問仁的時候,其仁的內容各不相同。比如樊遲問仁,孔子的回答是,愛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貢問仁的時候,孔子的回答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子張問仁的時候,孔子的回答是,用恭、寬、信、敏、惠,行於天下。

    那為什麼孔子回答的內容各不相同呢?是根據每個弟子的不同特證,而分別說仁的。比如樊遲是個農民出身,在孔子那個時代,家族、宗族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其生活必須依靠種地。家族、宗族按理應該是有很多土地的,否則是養不活一個宗族的人。在這個族人堆裡邊,種地是地位最低的人了,所以孔子說小人懷土,在孔子的眼裡,種地的農民統稱之為小人。有一次樊遲問孔子稼和圃,孔子就說過,小人哉!樊遲。另外樊遲還有勇武精神,根據這些特證,所以孔子讓樊遲愛人,也就是說對人要有仁愛之心,不要有殺伐之意。還有讓樊遲要有恭敬之心,認真做事,對人要忠誠,以去掉樊遲的小人素質。

    子貢當過魯國和衛國兩個國家的宰相,又善於經商而成鉅富,可以說是富貴雙全。根據子貢的特證,所以孔子讓子貢在政界要接觸賢者的大夫,交友要交仁者之友。

    子張性格有些過於張揚,喜歡廣交朋友,與人交往寬巨集大度,不拘小節。根據子張的這種特證,所以孔子讓他恭、寬、信、敏、惠行於天下,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那麼為什麼孔子讓顏回去克己復禮?這克己復禮到底是什麼意思?

    顏回十三歲正是入孔門成為孔子的弟子,這時的孔子招徒講學已經十三年了。他十八歲就精通孔子的學說,是孔子弟子中最有才能的弟子。但是顏回也是孔門弟子裡最為窮困的,三十一歲就死了。根據顏回最有才能這個特證,所以孔子讓他克己復禮。

    禮即周禮,孔子的政治志向就是復周禮,比如孔子說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也就是說用禮來治理國家。孔子周遊十四國失敗後,孔子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顏回。

    復禮就復禮,為什麼還要克己呢?大多數人都把克己翻譯成剋制自己,我認為這樣翻譯並不符合孔子的意思。我們看下一句,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你顏回何德何能?你一個人能夠達到仁者的程度,天下就能歸仁了?就是孔子也做不到的。

    所以克己就不是剋制自己,而是克服自己,克服就是去掉的意思,把自己所有的志向全部去掉,就以復周禮為大業,全力以赴匡復周禮。

    用周禮去教育天下人,只要天下人有一天向你一樣,全力以赴去復周禮,則天下歸仁了。

    至於後面的,不是讓顏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而是讓顏回去教天下人這麼做的,只要天下人有一日做到了這四個非禮,則天下歸仁了。

  • 2 # HGP123

    不請自來

    主要是本來就想寫一篇關於中國文字理解的文章,其中就有克己復禮的理解,剛好借題主的問題,就先講講我對克己復禮的理解。

    很多回答對引用了出處,也都解釋了克己復禮,如我生活中聽到一樣,都是說約束自己,使每一件事都歸於禮。或者說剋制自己,恢復周禮等等。對以上回答,我覺得都有誤區。

    誤區在於“復”字的理解上面。之所以有上面的理解,都把復理解成了恢復,回覆的意思。但是復還有同時的意思。

    復,應該理解為同時,比如影印,複習,都有同時的意思。

    克己復禮,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剋制自己的同時,禮就出來了。

    舉個例子,在一次聚會上,我很想吃一個東西,但是我剋制了自己,我的禮是不是就出來了。

    再比如,我們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或者受到色的引誘,這個時候我們能剋制自己,剋制自己的同時是不是就體現出來了禮。

    所以,一、禮沒有恢復之說,只有執行之說,不可能說我以前不講禮,現在我恢復講禮,這個恢復講禮其實就是剋制、約束自己。二、克己復禮是一件事,克己是原因,復禮了是結果。而不是像大多數人的那樣理解成兩件事,克己是一件,復禮是一件。

    所以我們再來看克己復禮為仁,就很好理解了。人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在家裡,剋制自己,我跟老婆,父母,孩子的仁就出來了;我在單位,我剋制、約束自己,我跟同事,上下級的仁就出來了。

  • 3 # D東哥

    記得“文革”期間,還批判過孔子的“克己復禮”,當時,由於小,不知這個詞的意思,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克己復禮”的含義。

    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孔子,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說:要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但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克己復禮”的真正含義有著不同的理解于山解釋。特別是對“克”字的理解,這個字有“剋制”的意思,也有“戰勝”的意思。所以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慾。

    朱熹還認為“仁”就是人們內心想達到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實也就是天理。一個人能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回歸於天理,他自然就達到了仁的理想境界。

  • 4 # 月亮紅了66503751

    “克己復禮”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首先這是涉及到中國文化的大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明白的,要想真正說明白,就得研究中國政治、哲學、科學、歷史、文學,文化等等,因為這是中國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所以,很難說出它的全部含義,只能說解釋這個詞語,在古代,這四個代表了太多的意義,通俗地說,這就是人與人之間做人做事的道德學問,這樣說,是很淺見的說法,這個“禮”就是儒家的“仁”,道家的“善”,佛家的“慈悲”,西方的“愛心”等等,一句話,做人做事要約束自己,反省自己,昇華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品德,把世間的煩惱痛苦承擔起來,恢復的做人的本來,寬恕別人,利世利他,就是儒家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所說“無為無不為”,佛家所說的“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度盡天下眾生。

  • 5 # 問道黃老

    其實,這一篇不止一個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還有仲弓、司馬牛同樣問“仁”。但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樣。他在回答顏淵關於“什麼是仁”的問題時,答案是“克己復禮為仁”。大意是說:

    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法的規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

    我們把三個弟子同時問“仁”的對話,比較一下,就比較清楚孔子“克己復禮”的用意所在了:

    顏回是孔門最得意的弟子,其品學均翹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讚許的弟子,顏淵死時,孔子大悲慟,這在孔門和《論語》中也只有顏回一人而已。

    "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孔子關於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本篇中,孔子以禮定仁,即依禮而行是對仁的根本要求。因此,仁是禮的基礎,禮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互為作用。

    .孔子回答仲弓司馬牛問“仁”時,分別從否定和肯定的方面說明“仁”的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道理。但不論從哪個角度解釋,其基本點都包含有兩個方面,即:一是要把“禮”變為自己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己,不要依賴任何人;二是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體貼人、關愛人。

  • 6 # 紅塵彌勒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儒家務必約束和規範自我的一切行為,使之合乎周公之禮。

    這裡的“克己”,就是約束和規範自己;復禮,則是歸於禮法,回到禮法上面來。這個所謂的禮法,指的就是周公建立的一整套關於封建士大夫的行為準則。一直延軼到今天,我們還在使用某些周禮,其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

    也是我們民族的一種特有的文化傳統。

    而老夫子之所以提出這樣的主張,就是要使一切行為完全回到禮制的軌道上,進而使得更便於管理和號令,是一種徵心伐異的統治思想。

    在《論語·衛靈公》中,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這其中的含義就是“義以為質”——“義”是“禮”的質,是“禮”的唯一標準,也是義之皈依。所以,“復禮”的意思是要求我們的一切行為要回復到質的本義上,推求公義、公理來管束我們的行為。

    克己,當然是指的自己。這也和後來七十二賢人其中的曾子闡述的關於“自省、自責、自訟”的名言相一致:“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在論語結集裡,我們還可以找到一個詞彙,和這個說法如出一轍,那就是“慎獨自我”。

    而所謂的慎獨,就是要求我們時刻警醒自己的言行,針對禮制的規範,來檢視我們自身是否有悖於這樣的人生座標和行為信條,是一種對自我攻犴征伐的自我警示,甚至是自我革命。

    這句話在現下的當代社會,更有其實際指導意義。在當今時代,滿眼望去,那種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行為到處滋生氾濫,自鳴得意、自以為是的人層出不窮,都以為自己有理,都以為自己有靠山,最不濟的,也以為自己的拳頭夠硬,身板夠雄闊,可以憑一己之力征服那些憤恨不平者,以武力來統轄和挾制言行。所有的這些行為,和老夫子的克己復禮完全背道而馳,也根本就不在一個信條上,就像是兩條道上跑的車,南轅北轍,各奔東西。

  • 7 # 芷蘭小時光

    克己復禮,它的簡意是一個漢語詞語,它是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來源

    這個詞語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釋義: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孔子,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該如何去做呢?孔子繼續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禮:禮儀規範

    克己:戰勝自己

    這四個字具體想表達什麼呢?

    孔子強調隨時注意不失禮,不是希望所有弟子都變得循規蹈矩、謹小慎微。

    他認為:禮的本質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

    克己復禮“為仁”,這其實也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

    這四個字告訴我們,人必須戰勝自己的慾望,然後才能作為禮,人人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總結

    1、慾望是人類的專屬特權,慾望可以有,但是不能操之過度,所以克己復禮,剋制住了自己,就是代表戰勝了自己。

    而禮義仁智信,放在以前和現在都是相通的,也是我們需要遵循的規矩。所有人都能做到這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隻要你剋制了自己的慾望,你的內在品質會慢慢的得到提升,不知不覺間,你也會成為一個“仁者”。會漸漸成為一個人格居上,高品質的人。

    2、這其實也是一種理想中的美好願望。因為慾望控制著人的本性。從大局來看,慾望向好,結局必定是太平盛世。慾望向壞,那就是戰爭不斷,百信不能安居,更別提樂業……

    若論及個人,慾望控制好了,有利於身心健康,事業的發展。任慾望氾濫,他的結果肯定是不盡如人意的。所以克己復禮。

    說到底,一切還是取決於自己的一種選擇,你的心向往那裡,最終就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願你,克己復禮,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8 # 子非魚

    孔老夫子曾經說過一句話:“克己復禮。”很多人都以 為克己復禮是恢復周公之禮,這是錯誤的理解。當時批判 “克己復禮”是斷章取義,說這個“禮”是恢復周公之禮, 其實孔夫子講的是恢復人的本性,這個“禮”是指由心而 出來的,並不是一種禮節,而是你的心態,是要大家克服 自己的毛病,來恢復你的本性。

    【克己復禮】是達到儒家“仁”的境界,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是孔子的追求,也是中國古代儒者的追求。自漢以後,中國儒學式微,魏晉玄學興盛,提倡道法自然清淨無為。南北朝到武周時期,佛學興盛。

    後來的朱熹改造了儒學,和程頤一起形成了【理學】從南宋到清中期,其地位無法撼動。朱熹認為,萬物皆是理,理在於心,人本來生來良善,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時候理需要通過表現在剋制自己的慾望上面,帶有濃烈的【禁慾主義色彩】【理】又表現在自己生活中的行為規範即【禮】,【理】是天道,天道賦予了【禮】所以人要守【禮】才是守住了【天道】才可以【從心不越距】,即守就不守,不守就是守。達到至聖至仁的境界。

    人如果剋制不了自己的慾望,無法修成【仁】,朱熹奉孔子為正宗排斥其他的學說,朱熹認為,吃飯不能講究味道,吃飽就行。程頤更是直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此時的【理】即是【禮】

    【克己復禮】孔子的本意,並不是讓你恢復周禮,而是人性,並不是讓你重視【禮節】,過去的儒家並沒有嚴格的禁慾色彩,只是到了明清時期,加上封建集權和皇權的高壓統治需要。所以【程朱理學】才會大行其道。【克己復禮】意思是說讓你,守住自己的本心,做到了心中有【禮】如果說做到了禮達不到【仁】則是“【非禮】【偽禮】。

  • 9 # 逆襲的諸行無常

    對於“克已復禮”這句話我比較贊同錢穆先生的解釋。

    以朱熹為代表的宋儒對於這句話的註釋是“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慾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宋明理學一直堅持認為的“存天理、來人慾”的宗旨也正是由此而來的。

    而錢穆先生對於朱熹的註釋並不認同,他認為首先“克”更多的應該是“約束、抑制”的意思。“克已”則是約束已身的意思,並不僅僅狹隘的只是戰勝自己的私意的意思。錢穆先生認為“下文‘為仁由己’,同一己字,皆指身,不得謂上一己字特指私慾”。對於這種看法錢穆先生舉了人與人相處“仁者相人偶”的例子,認為“若立心行事,專以己身為主,不顧及相偶之對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約束己身為先。”

    對於“復”字,朱熹註釋“復,反也”,復,是反的意思。如“湯武反之”之反。禮在外,反之己身而踐之。故克己復禮,即猶雲“約我以禮”。而錢穆先生則認為此處的“復”應如“言可復也”之“復”,說的主要是踐行的意思。

    對於“禮”,朱熹認為禮為“天理之節文”,也就是天理的規範和標誌;而錢穆先生則認為禮應該是“仁道之節文”, “無仁即禮不興,無禮則仁道亦不見,故仁道必以復禮為重”。錢穆先生認為宋儒以“勝私慾全天理”解釋“克已復禮”,大義相通,但多半並非《論語》原文之本義。

    錢穆先生指出孔子所強調的就是“禮之內心即仁”。另外,克己復禮即是約己歸仁。“歸仁”偏重於內心的修養。“復禮”則多體現在處事之表象,並有工夫可循,最後從表象再反映出其意義。如果能約束自己的視、聽、言、動能一一符合禮的要求,以禮來規範視、聽、言、動也正是修養內心的過程。以此迴圈往復,不斷修行,天下之大,凡所接觸,全與己心痛癢相關,血脈相通,而“天下歸仁”之境界,即於此而達。豈只在社會現行禮俗之細節處規行矩步,而便謂之“約禮”?

    中華文明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隨著時代的更迭,自身也在不斷的適應和完善,其中雖然少不了歷代文化大咖的推動,但與我們這個民族對待文化的態度是離不開的,傳承、融合總是大於打倒、摒棄,我們的孩子還在誦讀著兩千年前哲人們對人生思考的詩文,這是多麼難得事。

    現在一提儒學,總是有人習慣性的喊打喊殺,好象不喊打喊殺就無以體現其思想的進步,特別是對於宋明理學對於人性的壓迫。其實從歷史的角度看待問題,每一件事物的興盛都有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和背景。朱熹理學的興盛與南宋偏安一隅、佛教興起等關係密切,到了明朝理學的弊病開始為人詬病,王陽明的心學有了發展的空間。清朝的腐朽與西方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對比,促成了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保守與革新發生了激勵的碰撞。

    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全民素質提升問題一樣存在,“克已”無論在任何情況都是教育的目標,而“復禮”中的“禮”可以是傳統文化中以仁智禮義信為內含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新文化所提倡的守初心、盡職盡責的優良表現。“克已復禮”的精神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摒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任何時候都不落伍。

  • 10 # 中華古籍迷

    克己復禮,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西周之禮)。“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修養方法。

    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

    《論語》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克者勝也,克己就是一個人能夠剋制自己,戰勝自己,不為外物所誘,而不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禮字即是理字,禮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復禮就是要恢復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個勿字。

    朱子解克己復禮,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復,譬如塵垢既去,則鏡自明;瓦礫既掃,則室自清。”又曰:“克己復禮,間不容髮,無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慾,相為消長,克得人慾,乃能復禮。”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惡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選調生好不好?大家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