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友車人自駕
-
2 # 青山琨梧
甘肅省臨夏市古蹟之乾元塔
乾元塔,位於臨夏州臨夏市西兩華里處北塬山坡上,座落在萬壽觀最高處七臺頂(現為北山公園),為當代重建的道塔。
據傳說:唐太宗開國功臣隴右道行軍大總管尉遲恭,在貞觀年間駐軍河州,在萬壽觀(即寶覺寺)修建皞塔。金貞祐三年(1215年),佛光和尚和居士齊惠明改建為樓閣式磚塔。又據萬壽觀主持代代口傳,說始建於金,雖不算確切,但具有久遠的歷史確是實事。該塔自建成之後,因戰亂、年久失修等緣故,毀建多次。
在清代屢經變亂,本地的寺、廟、庵、觀等多有破壞,乾元塔亦不能倖免。至公元1917年,由邑人宋光文、徐紹烈、張質生等人發起重建,道士李理文等募化,泥工王英貴、石工章廷俊設計施工,傅文清等人督工,於公元1920年告竣。當時所建的乾元塔共有九級,高七丈(41·2米),"周以曲廊,飾以金頂",甚為壯觀。後傅文清赴蘭州,請進士鄧隆撰寫《重修萬壽觀乾元塔碑銘》,命名為"乾元塔",並書丹。由時任寧夏護軍使、回族邑人馬福祥"檢閱察書",刻石鑲嵌於塔上。
乾元塔之名"乾元"語出《周易》。乾者,八卦之首,意為天也,陽也,健也,男也;元者,大也,始也。"乾元"之意,代表著原始的先天的萬物造化至尊之道,象徵著萬事。"元、亨、利、貞"之意。簡言之,則象徵著"天"。《周易》雲:"大乾哉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一塔名,代表了道家世界觀,寄託著萬事亨通如意的理念。民國9年(1920年)地震,塔身六、七級處裂縫。民國16年(1927年)地震,裂隙擴大。1969年"文革"破四舊時,塔被炸燬。
乾元塔於一九九六年重建,寶塔八角九級,高四十五米。棟宇飛雲,塔影凌空。據河州志記:“元,飛陽真人,在此修煉,成道羽化”。
乾元塔呈八角座基,高45米,共九級,三臺通體,為砼框架式結構。塔身呈空心,內設鋼筋扶梯可直上頂端,以琉璃瓦飾簷,青磚砌壁,座嵌磚雕。三級底座平臺以欄相圍,冠頂寶瓶,通體八角各懸掛磚雕風鈴,八級塔身各開小牖,內取水滸傳中的七十二名英雄豪傑之像設神七十二座,神像各俱情態,構思巧妙,形態逼真。塔身第一級設有捐資建塔經過等碑文。
現在的乾元塔其造型獨特別緻,玲瓏挺拔,工藝精湛,勝於往昔。遠可眺太子山露骨風月,近可收臨夏市城建全貌,巍巍峨峨,傲立蒼穹,成為當地一大景觀。
萬壽觀系河州八景之一,始建於唐朝,正德年間,定名“萬壽觀”,是西北道教名觀,與崆峒山齊名。此觀幾經興廢,“文革”時殿塔炸燬。一九八三年重建,觀內建築層疊而上,共有七臺殿宇供堂,為觀音殿、真武殿、紫薇殿、玉皇殿、福祿殿、三清殿、混元閣、七頂臺等。今拾級而上登頂峰,觀州城一目瞭然。東有“萬匠祖師殿”、“林喇嘛寺”;西有“二郎崗”,建有神殿;中有“棲仙洞”。邑紳張質詩曰:“吾邑西郊塬頭,萬壽古觀元代修,飛陽坐化青峰子,神陽斷起隨浮邱”。現已闢為北山人民公園。
-
3 # 最美自駕
萬壽觀自上而下,共分七級,為觀音殿、真武殿、紫薇殿、玉皇殿、福祿殿、三清殿、混元閣,最高處於1994年建有七級寶塔,又名“乾元塔”.
回覆列表
萬壽觀位於甘肅臨夏市北郊北塬山坡上,始建於唐初,1983年重建,是西北道教第二大觀,與崆峒山齊名。觀內建築層疊而上,共有七臺殿宇經堂,七臺頂端有八角九級乾元寶塔,棟宇飛雲,塔影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