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暢天下
-
2 # 大志遠思想空間
一戰二戰,德國都是戰敗國,都是被約束的物件,所以,都不會成為主角。尤其是二戰勝利,被人們普遍承認的正義之戰。這和一戰是不一樣的,一戰被很多國家包括中國,總體認為是侵略者的瓜分戰爭,他們都是非正義的,有些像土匪火併。
最後還出了個國聯,很多人認為是聯合國的前身,其實是不一樣的。國聯參與國家少,沒有普遍性,最重要的是,沒有約束性。還有一個核心問題,是英法主導的,沒有美國蘇聯的份兒。是一戰結束之後,戰勝國組織成立的。如果按照成果來說,美國和蘇聯都應該是參與國家。當時蘇聯已經退出了一戰,已經開始抵抗侵略了。而美國想參與,作為世界第一經濟體,因為沒有領導權,所以美國沒有參與。所以那時候還是英法的天下。
德國在一戰二戰都是戰敗國,所以只能聽,主要戰勝國擺佈。人們還經常聽到,德國,日本,印度,巴西想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話可以說,體現人權自由,但是絕對不那麼幹,這叫民主。這就是真正的人權民主大旗,德國,日本,印度,巴西應該懂得其中含義。
1,德國或日本若都不發動二戰(對西方而言,德國於1939年入侵波蘭為二戰之始,而對於中國而言,二戰始於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聯合國的前身——國聯,可能仍將繼續存在,則美國即使當時經濟和產業實力已經世界第一,也不會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一躍成為全面替代英國的世界超級強國,和平狀態下,美國總統羅斯福也僅僅是會在國內經濟建設方面搞搞改革,恢復剛剛過去的1933年開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創傷而已,不會因為參與歐洲和太平洋地區兩線戰爭而全力開啟產能,激發科研和生產潛力,美國軍力仍將會壓縮在幾十萬的小規模範圍內,低於波蘭軍力。所以美國總統羅斯福也不會因為在二戰中憑藉成為全歐洲和蘇聯的債權人而膨脹的想要重新規劃戰後世界格局,當然也就不會有成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其他少數盟友為輔的一個旨在管理世界的叫做聯合國的國際組織的想法了。
2,若德國不發動二戰,日本自己作死發動戰爭的話,鑑於蘇聯沒有德國入侵,關東軍在滿蒙地區不敢太過於跋扈,石原莞爾也就不會發動諾門罕戰役試探蘇軍實力,又因為英國沒有德國的入侵威脅,香港、馬來亞、新加坡、緬甸和印度、孟加拉等地的陸海軍不會大量撤回本土,法國在印支半島的越南、寮國、高棉駐防的守軍也不會因本土被德國侵佔而不知所措,所以日本的戰爭範圍將僅僅在中國境內,不太敢挑戰英法在中南半島和東南亞的勢力範圍,(那反而對中國將會是滅頂之災,日本會不講求大東亞共榮,而只一心搞中日合併”),所以也就不會野心膨脹的去搞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也就沒有後來的打掉亞太地區唯一威脅的珍珠港這一戰事了,所以美國也就不會參展,而僅僅會和英法蘇等列強摻和摻和中日戰爭,儘管當時日本已退出國聯,不代表國聯不存在,美國也不會有成立聯合國的想法。
總之,聯合國組織,是美國在參與二戰後期,在全球化的戰爭中各世界大國實力此消彼長,美國膨脹到前無古人的情況下,羅斯福規劃的戰後由美國替代英法控制世界的一種手段,沒有戰爭的催化,美國成為世界一極,將會晚幾年至幾十年,因為英國還會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掙扎很長時間,繼續打壓美國很長時間。
所以因為沒有聯合國這個組織,德國仍將是國聯的成員國,也就不會成為聯合國的成員。
但若在美國超英之後,也有可能會搞一個新組織,德國若一直經濟繁榮且老老實實的,也是有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