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相信唯一

    朋友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的,當父母和孩子成為朋友,他才能向父母敞開心扉,把他的心裡話跟父母說,父母才有機會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和他外在行為的內在原因。

    在現在的家庭裡,有的爸爸總是喜歡以一種嚴肅的形象出現,他們經常板著面孔對孩子進行說教,希望孩子怕自己,這樣自己才有權威。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調查顯示,孩子們心目中好爸爸的標準是爸爸不管多忙都陪自己,最關鍵的是爸爸和自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成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鐵哥們。

      老公的家教觀念就是不牽引更不牽絆孩子,讓他自己看世界,和孩子成為鐵哥們。想和孩子成為鐵哥們,就要獲得孩子的認同感,年齡不是問題,關鍵的是心態,如果你能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童真的心,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就會受到孩子的歡迎。當然,必要的時候,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建議而不是教訓,讓孩子看到你慈愛的一面。

     首先:不斷學習,瞭解孩子

      爸爸們也經歷過童年,但是時代不同,孩子們所思所想、所說的和所玩的都與以前不一樣了。所以,爸爸們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找到孩子經常談論的話題,瞭解孩子愛玩的遊戲,這樣才能提升與孩子溝通的基礎,有條件與孩子在某些問題上達成共識或者說有共同語言。

      其次:和孩子一起“瘋”

      爸爸和孩子整天嘻嘻哈哈、打打 鬧鬧、沒上沒下、沒大沒小地玩。他們之間沒有一點距離感,孩子會覺得爸爸很有親近感。在沒有玩伴的時候,孩子就會找爸爸玩……

      享受過童年快樂時光的你應該明白,哥們就是交情很深的夥伴,經常在一起玩,在一起瘋,在一起享受快樂的時光。雖然你是孩子的爸爸,但是你依然可以懷有一顆童心,和孩子一起玩耍。這樣會使孩子覺得你和他沒有距離感,會覺得你很有親和力,同時你也會活得更年輕,活得無憂無慮。想要和孩子成為哥們,就要和孩子無話不談,高興的事情,或者令人煩惱的事情,都可以成為你們交談的內容。如果你能和孩子做到順暢地交流,那麼孩子也會主動把他遇到的開心的或不開心的事情告訴你,這樣就方便了你瞭解孩子的心理,便於你及時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予引導和教育。

      最後:積極幫助孩子釋疑解惑

      父親要學會幫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緒,使孩子有事想對您訴說,尋求幫助或精神支援。在學習和生活上,如果孩子遇到了一些困惑,父親一定要給孩子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處理意見,儘量幫助孩子釋疑解惑,取得孩子的信任。

    總之,對待孩子要像對待知心朋友一樣,認真傾聽,平等交流。這會使你和孩子彼此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援,使你們之間的感情超出父子之情,因為你們是朋友,是鐵哥們。

      

  • 2 # 在熱情的活著

      (1)尊重。

      時刻保持平等相處的心態; 不要以家長自居二高高在上; 多鼓勵、適當獎勵;多表揚,多引導;多身教,少言教。

      (2)榜樣、表率。

      孩子模仿能力強,以身作則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3)積極參與孩子的生活與學習,才能瞭解孩子的內心。

      不要覺得小孩子的遊戲無聊、小孩子的想法幼稚、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不去參與其中很難做到內心的交流。

      (4)父愛如山。

      堅強、勇敢、負責,讓孩子感到安全、可信賴。意識到父親是家庭的靠山,心生敬畏。

  • 3 # 陪讀家長幫

    這個話題很大,我試著介紹一些資訊供參考。

    個人覺得知心朋友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有了信任你們就能夠擁有暢通的資訊互通渠道,並且會有穩固的溝通機制。例如當你感覺孩子今天心情很高漲,根據你們多年的資訊溝通機制,孩子可能會主動跟你滔滔不絕的說明他今天碰到了多麼開心的事,而且您也根據這個機制不會急著去問他,“故意”等著他跟你說,因為你知道他肯定會跟你講。

    如何建立信任那就是長期接觸的自然結果了,這點很難說,只是給您提個醒,避免作出讓孩子認為你不值得信任的事。比如你的說到做到,不毀約;你幫孩子一起面對學校的事,必需的情況下,你曾經幫助他解決過難題,例如幫他出謀劃策跟“小女友”告白(此處開個小玩笑)

    只要你經常陪伴他,共同經歷一些事情,你們會逐漸達成信任的

  • 4 # 教育觀微

    既然是知心朋友,那麼我麼就從知心說起吧。

    第一、知其所想。孩子想什麼,都是從孩子的感性角度去想,所以人生經驗豐富的爸爸不要太理性,要回歸童年,用孩子的角度去想、去看、去聽、去說。孩子都是非常直接的,想什麼說什麼,對於細心的爸爸來說,想要知道孩子想什麼沒想象中那麼難。當然,如果你是馬大哈,又不花時間觀察小孩,那問題就變得很難了。

    第二、說其所說。孩子經常重複大人的話,也會經常重複自己的話,所以爸爸也可以重複小孩的話。在同樣的語境、語調、語速下,孩子會把你當成好朋友。孩子說話比較慢,缺乏條理,跟大人對話基本處於下風,所以經常被“逗"。小孩不一定喜歡被逗,有時也會體現出反感和敵意,所以爸爸不要用大人的口吻都小孩,要用夥伴的口氣去溝通。

    第三、愛其所愛。孩子愛玩一些簡單重複的遊戲,百玩不厭,其樂無窮,而這是非常挑戰大人耐心的,被“逼瘋”的奶爸都是敗在重複這間事上的。為了成為孩子的心腹,不犧牲不忍耐怎麼成功?認命吧,好爸爸。愛憎分明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好爸爸也要厭其所厭,同仇敵愾,適當的時候,要充當小霸王的“打手”,去幫忙處理一些“大事”——孩子認為非常重要而大人感覺小題大做的事情。

    當看完這些,你會覺得一個好爸爸離溺愛不遠了。其實不然,溺愛是行為上的縱容,上述只是思想上的“知心”,行為上我們要遵循“朋友”原則來做,堅決不溺愛、不縱容。

    朋友的原則一、支援。說的對的,好爸爸就響應,說得不對的,就按原則二處理。做得對的就支援鼓勵,甚至跟隨,做得不對的就按照原則二處理。

    朋友的原則二、勸誡。對孩子說的不對或做得不對的進行勸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有時候,適當的辯論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不當行為。孩子最喜歡聽的是“我們一起……”,對,我們這個詞要經常用,孩子會把你當成他的夥伴,而不是管教。所以勸誡重點在於“勸”字。好言相勸,耐心勸導,苦口婆心,怎麼磨都不過分。

    朋友的原則三、提倡。這是發揮好爸爸引導作用的關鍵步驟了。孩子單一的思維決定了處事一般只有少量辦法,而聰明的好爸爸該適時發揮多智的角色,提供更多不同的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用朋友的口吻倡導,比如說“我們還是試試……”之類的。

    做到了“知心”三法和“朋友”三原則,你還不是一個“好爸爸”的話,那我只能說,這個孩子不是親生的。

  • 5 # 小智教育

    這個話題特別好,咱們先談談家庭吧,我們會看到現在的家庭會面臨很多,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當然了,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家庭本身的問題,導致了孩子的問題,所以本身就應該是先修正家庭內部問題後再去糾正孩子的問題,例如說有些,家長採取放養模式,絕對不是簡單的承擔父母責任的方法,如果這個家長不負責任,那麼你就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來正確的觀念,還有的家長採用孩子不聽話就打罵的,採用我們父輩的那種棍棒教育的,其實這樣的家庭現在真的不再少數,還有一種型別就是家長特別嚴厲,孩子敢怒不敢言型別的,看上去聽話但是心裡特別不在意而且還瞧不上自己的父母。

    咱們再來聊聊如何當一個好爸爸吧。

    溝通 其實你看上面的三種類型中都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缺少溝通,缺少互相溝通,這個是根本問題,不溝通孩子沒法瞭解你的真實想法,你當然也不瞭解孩子的,因為在孩子的認知裡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是有時思考問題很單一,慢慢引導孩子設想多重可能性,因為父母的閱歷肯定是比孩子多,教孩子解決問題,不是讓他去怎麼做要給孩子指一個方向,詳細的讓孩子自己去完善。

    平時多和孩子做互動,通俗點講,你平時都不會搭理孩子孩子會搭理你才怪了。說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初一的孩子他每天沉迷手機遊戲,他的父親平時就說孩子偶爾還會動手打孩子,每天抱怨他的媽媽給孩子買手機,父親每回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能看出來那個眼神裡充滿了鄙視和厭惡。這體現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呢,大家可以想象這個父親平時在家的時候,他會跟孩子溝通嗎,他會怎麼樣去溝通呢,孩子有問題就怨天尤人,孩子是大人的縮影,父母回家不和孩子溝通,孩子只能依賴於和手機的互動,可以想象這位父親在孩子的印象是不好的。

    咱們再來談最後一個我認為前兩項完成之後,這個就比較重要了,就是分享,有沒有種感覺,孩子對父母小時候的事都比較感興趣,還有就是和孩子分享一些感悟,在恰當的時候,因為成長都會有很多問題,孩子會困擾可以和孩子分享但是的自己遇到這種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如果你的分享說孩子來說很有用,慢慢的孩子就把父母的意見當成重要的參考。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縮影,父母的問題都會具現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父母的後半生,父母是孩子的前半生,每個孩子都需要我們去善待和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nstagram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