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妹下廚房

    作為一個在城市打拼,髮量已經嚴重不足的中年男性,每天中午吃什麼,是時時都在困擾我的一個大問題。拿起手機開啟外賣軟體,這個滿減,那個送飲料小吃,這個說輕食,那個也能燃燒你的卡路里,可看來看去,最後還是點了一份蓋澆飯,原因無他,便宜、量足,每天還能換不同的口味。

    於是,即便前段時間爆出外賣不是現炒,是幾個月的料包加熱給做的,我的內心也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畢竟當你需要一刻不停的敲打鍵盤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量時,下樓去吃午飯,來回還得走上十幾二十分鐘實在是件太奢侈的事。不過各位也千萬別覺得我很悲哀,因為能吃上一盤蓋澆飯,放在3000年前,這就是皇帝陛下的座上賓的待遇。

    這事兒還真的不是開玩笑,《禮記·內則》中曾記載了周朝的宮廷宴,是中國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宮廷宴會選單,在考古和餐飲界,被稱為“周八珍”,顧名思義,周八珍是周朝的庖人(御廚)精心烹飪的八道御膳,一共八種食品,採用了六種烹飪方式,可謂當時全中國最豪華的宴席。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宮廷宴還真能讓群臣吃蓋澆飯?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周八珍的第一珍為“淳熬”,原文記載:“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這句話中,醢指肉醬,陸稻指大米,膏指熟油,翻譯過來就是:用煎好的肉汁澆在大米飯上,再淋上熟油。怎麼樣,這是蓋澆飯的基本做法沒錯吧?

    然後,第二珍為“淳母”,原文記載:“煎醢,加於黍食上,沃之以膏。”看得出來這道“菜”的做法和第一珍完全一樣,只是把大米飯換成了小米飯,可能口感更軟糯一些,營養成分也更好。

    綜上所述,周八珍裡面的兩款蓋澆飯應該是主食,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還只是當時的周朝王室和諸侯國國君所吃蓋澆飯的基本款,在《禮記》中還記載有一款“脯羹”,是用相當名貴的,位列周八珍之一的乾肉(熬)做成的羹。

    羹的做法,無非熬煮。但“脯羹”做完之後需要調和五味,遵從“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的準則,這就很上檔次了。此外,為讓此羹入口香滑,製作時還要放入米末,換成現代的說法就是要勾芡,這是中國古代有據可查的,第一道需要勾芡的菜式,最後這款羹應該和雞肉羹、麥粒飯一起食用。好吧,又是一款蓋澆飯。

    所以你看,3000年前,周朝天子們也是這麼吃的,抱著這種想法,眼前滿減過後20塊一份的酸辣雞雜蓋澆飯,是不是也順眼多了呢?

  • 2 # 老七35341

    蓋澆飯?誰發明的曉不得。但幾十年前國營食館的〈帶帽飯)還記得:二兩糧票,一毛二分錢。沒糧票一毛五分。一個大碗,先盛上二兩米飯,頭上加一點炒青白菜,三五小片肥肉。就是一碗〈帶帽飯〉,也是有錢人才買吃的喲。一般百姓都捨不得買吃。

    六六老翁。

  • 3 # 使用者67724358697

    事實上,“蓋澆飯”的叫法流傳並不廣泛,在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沒有這種叫法。

    “蓋澆飯”本是一句江浙方言。

    眾所周知,只有在南方地區,“飯”才特指“大米”。

    並且把這一叫法推而廣之,帶向全國。

  • 4 # 小趙的vlog

    蓋澆飯是在西周 "八珍"之一"淳熬"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禮記註疏》謂 "淳熬"的作法是:"煎醢 (hai,肉醬)加以陸稻上,沃之以膏。"醢是肉醬,陸稻是北方種植的黃米和小米,沃是澆的意思,膏即油脂。全文大意是:將肉醬煎熬好以後,加在黃米 (或小米)飯上,然後再澆上油脂,就成 "淳熬"。到了隋唐, "淳熬"發展成"御黃王母飯",烹製方法也有了新的改進。韋巨源《食單》記載:"編縷卵脂,蓋飯表面,雜味。"這就是說,肉的形狀已改變為絲,並且加上了雞蛋等物,色形味都更加多采了。成為唐代"燒尾宴"上的食品之一。所有這些,都是現在"蓋澆飯"的雛形。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風俗各別,現在的蓋澆飯,各地作法不一,用料不同,所以也各有特色。總的來說,副食以肉為主,有肉片的,有肉絲的,也有肉塊的。佐料則因時因地而異,分別配以玉蘭片、木耳、香菇和應時蔬鮮。也有不加佐料時鮮的,如西安傳統的蓋澆飯就是純肉片,採取紅燒的方法烹調,講究原肉原汁澆飯。  蓋澆飯的主要特點是飯菜結合,食用方便,既有主食米飯,又有美味菜餚。但不象食用飯菜那樣要用較多的餐具擺到桌上,而是將飯菜盛於一盤,既可放在桌上食用,也可以用手端上吃。  蓋澆飯的另一個特點是快而熱。由於飯菜都是事前烹製現成的,食者可以隨到隨吃,而且飯菜始終都是熱的,符合華人民熱食的習慣、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中國式的快

  • 5 # 薇鵝莉特a

    蓋澆飯是在西周 "八珍"之一"淳熬"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禮記註疏》謂 "淳熬"的作法是:"煎醢 (hai,肉醬)加以陸稻上,沃之以膏。"醢是肉醬,陸稻是北方種植的黃米和小米,沃是澆的意思,膏即油脂。全文大意是:將肉醬煎熬好以後,加在黃米 (或小米)飯上,然後再澆上油脂,就成 "淳熬"。到了隋唐, "淳熬"發展成"御黃王母飯",烹製方法也有了新的改進。韋巨源《食單》記載:"編縷卵脂,蓋飯表面,雜味。"這就是說,肉的形狀已改變為絲,並且加上了雞蛋等物,色形味都更加多采了。成為唐代"燒尾宴"上的食品之一。所有這些,都是現在"蓋澆飯"的雛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入職護士如何度過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