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大寶
-
2 # 石佛山下小醫生
受涼後人體為什麼發燒而不是發涼?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首先,我們人體是恆溫動物,體溫始終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人體吃下去的食物很大一部分是用來產生熱量,維持體溫。因此,一般情況人是不會發涼的,發涼的話,人就很危險了。我們平常說的,這個人涼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為什麼體溫會升高。人體在受涼的時候,免疫力短暫的下降,讓病毒、細菌這些病原體有機可趁,進入人體形成了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對於人體來說就是致熱源。在致熱源的作用下,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會提高體溫調定點,假設到38度;假設原來人體溫是37度,相對於下丘腦體溫調定點的38度,人體體溫就相對低了。因此,發熱前人體會寒顫,寒顫就是骨骼肌收縮產生熱量,使體溫上升到調定的38度。
-
3 # 普仁益生
人體內部氣血迴圈,新陳代謝,食物消化分解都會產生大量的熱。這部分熱除了人體正常需要外,多餘的會透過面板毛孔散出體外。受涼後面板收縮,毛孔關閉,熱量不能外散了,積累起來就會體溫升高。
為什麼我受寒著涼了,卻出現發熱的症狀呢?這裡說明一下中西醫解釋。
中醫認為表裡寒熱諸證,都是機體正氣對致病因素所產生的全身性反應。由於外寒侵襲肌表,寒邪有收引的特性,使人毛竅閉伏而無汗,則陽氣被遏於內不得外洩(相當於散熱減少),同時由於感受的是陰寒之邪,機體陽氣必起於邪相爭(相當於產熱增加)。這樣,只要身體較強壯、陽氣不衰而又表閉無汗,則雖為感寒,而發熱已成為必然。
西醫認為是由於外界寒氣入侵,使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導致內生致熱原的產生併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