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p888yhs

    朱明王朝自覺不自覺地繼承了頗多的元朝制度。這與朱元璋、朱棣父子帶有個性色彩的南、北政策以及朱棣遷都燕京都有密切關聯,客觀上更是元朝覆滅後所遺留的社會關係、文化意識等潛在影響使然。

    朱元璋的舊部大都集中在濠、泗、汝、潁、壽春、定遠等淮西貧瘠區域,地跨淮水南北岸,“習勤苦,不知奢侈,非若江南耽逸樂者比”。該地曾經是宋金及宋蒙邊境,早在乃馬真皇后稱制後期即開始受到蒙古軍攻略,蒙哥汗四年(1254)起,已有部分蒙古漢軍屯戍該地。而後,有名的張柔亳州萬戶等即以亳州為據點,長期在泗州一帶攻略。該地世祖末劃歸河南行省,區劃上開始和江南三行省相隔離。

    就元明之際的情況看,無論是行政區劃抑或風土習俗,朱元璋及舊部起家於南、北方交界之處,文化習性上半南半北,多半像北方人,也往往不被江南人認同為南人。又兼元末多數蘇松“大戶”士人黨附張士誠,朱元璋始終沒有把江南和江南士人當做可信賴的依靠力量,儘管他在某種程度上亦任用劉基、宋濂等部分浙東士人。總的來說,朱元璋與江南士人一直是合作、對抗相參,有時甚至是對抗多於合作,還以重賦及糧長制等,打擊蘇松“大戶”及十人。對北方士人,朱元璋則較多屬意或眷顧,晚年曾以科舉偏袒南士的罪名處死南入主考官白信蹈等,還特意策問擢61名北士及第,這就是有名的“南北榜”。由此,還形成了分南、北取十的制度,與元朝科舉相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一輩人總是說過年等於過難,為什麼他們不喜歡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