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剛哥56674
-
2 # 天和Auto
汽車重複「打火」等於打齒汽車啟動系統為「電驅動」,重複啟動發動機會同時損傷兩臺發動機。
燃油動力汽車裝備的發動機為往復活塞式-內燃式熱機,其概念是透過燃燒燃油產生熱能,以熱能推動活塞往復運轉以帶動曲軸旋轉。曲軸動力輸出端為「飛輪」,是透過旋轉的方式輸出轉矩(動力)。內燃機在熄火後無法自行啟動運轉,必須透過外力帶動才能旋轉,這一外力正是電動機輸出的轉矩。
圖1:發動機活塞、連桿、曲軸與飛輪概念,右側大圓盤為飛輪。
圖2:真正的飛輪有細密的圈齒,其作用正是與驅動電機的小齒輪結合。
圖3:起動電機結構特點,以及與發動機飛輪結合的概念。
電啟動流程駕駛員將鑰匙擰指「Start檔」的瞬間,蓄電池(電瓶)為起動電機輸出每秒數百庫倫的電流。電機的電磁線圈獲得電磁場後,與電機中的永磁體磁極互斥推動轉子運轉。重點:在通電輸出電流的同時,電機的電磁離合器會推動小齒輪前移,與發動機飛輪的圈齒瞬間結合——在結合後才會開始運轉,並且帶動飛輪在2秒左右達到每秒500/700rpm的高轉速。
內燃機在達到高轉速後等於獲得了理想的壓縮空氣能力,壓縮產生的高溫會蒸發燃油,此時火花塞點火實現「混合油氣」爆燃產生推動力,至此發動機才能依靠自身產生的熱能實現“自運轉”。這就是發動機點火的原理與流程,說白了就是依靠“電驅系統”啟動內燃機,利用內燃機驅動車輛行駛而已——由兩套動力系統組成,那麼重複打火會有什麼影響呢?
打齒擰鑰匙的瞬間_起動電機單向離合器通電!啟動後的發動機轉速約為800rpm左右,冷啟動會升高到1000/1200rpm區間。所謂的轉速指的是發動機曲軸每分鐘運轉的速度,而曲軸與飛輪是同速運轉,由此可見飛輪的轉速有多高。飛輪圈齒非常細密,以高轉速運轉時很難做到讓起動電機的齒輪與齒圈齧合;結果自然是飛輪高轉速運轉、電機齒輪高轉速運轉,兩者在同樣的高轉速中“打磨”,也就是所謂的打齒!
說明:金屬材質的齒輪齒圈以高速打磨,會產生磨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偶爾一次的錯誤操作也並不會很嚴重,因為這些零部件的鋼材抗拉強度與硬度都挺高,偶爾輕微的磨損只會讓齒輪更加“光滑一些”而已。只是這種錯誤操作也不宜養成習慣,有弊無利也是事實。至於某些車輛在重複打火時不會打齒,只會感覺到有繼電器“噠噠”的聲響,原因為控制程式設定了「容錯設定」,在發動機啟動後是不允許為起動機通電的。
知識點:汽車啟動前有蓄電池供電,啟動時的電機、火花塞都消耗電瓶的電量。而啟動後則為內燃機帶動發電機即時發電並供電,電控系統與這一電路相容則能夠防止諸多錯誤操作。所以絕大部分汽車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是很理想的,因為很多可能造成車輛失控的錯誤操作在行駛中都無法被執行。
回覆列表
過去解放CA10B是腳踏機械式起動機,如果沒熄火就踩下起動馬達,起動馬達齒輪與飛輪齒圈因轉速不同步不能結合發出刺耳的響身,曾有用力將踏鈕硬踩下,結果打崩齒尖。現在發動機起動馬達都是電控操作,手動檔車沒熄火就扭鑰匙打馬達會聽到剌耳的摩擦聲,擔掛不進檔,沒聽說"打壞齒輪的情況,長期如此操作,對起動馬達和驅動齒輪會造成損害。自動檔車沒熄火就按起動按鈕,發動機保護功能會立即馬上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