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是一朵蓮1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比喻某些人遇到事情了會說好話,會讓別人同情他,然後他從中得到利益,這句話多數用在了弟兄之間,做父母的大部分都喜歡這樣的人!

  • 2 # 芊芊筆尖

    首先我覺得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會哭的孩子受委屈!總體來說,大家會重視會哭的孩子,忽視那個不哭的。

    從小,我就是別人眼裡“別人家的孩子”,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媽媽做的第一碗飯我會親自端給爸爸,爸爸累了,我就給他捶背揉腿,我也不會嫌棄媽媽做的飯,成績也還可以,不用爸媽操心……所以走到哪,爸媽都說我是個懂事省心的乖妮子。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小我兩歲,兩個蘋果我會毫不猶豫的把大的讓給他,他吃飯挑剔,媽媽也會單獨做他喜歡吃的。記憶中,好像自己沒捱過揍,因為我聽話啊,相反弟弟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典型。

    爸媽經常吵架,我也學會看大人臉色了,慢慢的性格有點“討好他人型”,就是怕別人對自己失望,不敢對別人提要求,也不敢表露對別人不滿。所以上學期間包括大學都有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有什麼委屈自己消化。

    直到後來畢業工作,這種討好型性格伴隨了我幾年,戀愛遇到了讓我討好的渣男,工作中不懂得拒絕無理性要求,曾經一段時間感覺自己很失敗,恍惚中覺得都是自己的錯,要麼為什麼自己處處不順?

    我還是個愛閱讀的好姑娘,接觸越來越多女性文章,也隨著閱歷見識不斷增長,我意識到自己性格的缺陷。什麼溫柔善良善解人意一系列在我身上的標籤對於某些人來說你就是他的軟肋,因為你膽小,沒有覺悟,沒有慾望,沒有要求……所以別人容易忽視你的感受,有一天終究你成了不會哭的孩子,自然沒吃奶的份兒,不光親情,愛情友情一切都是。

    婚後,有一次媽媽問我想吃啥,我說了,誰曾想她又說還是吃xx吧,又想起媽媽每次給弟弟開小灶,我倆第一次發生了爭執,她有點不可思議的看著我,好像不認識我,呵呵,她可能沒想到向來無慾無求的我也有“反抗計較”的時候。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委屈了多少年,我正視了自己的性格,慢慢開始改變,重新面對生活真的很爽,有時不經意的一句“TM的”,我會回味半天,內心不再那麼遺憾,至少在有生之年,我不會藏著掖著,不要做別人眼裡的老好人,做自己的自己。

    你不會哭,終究吃不到奶,所以請學會適當哭泣!!不管別人對你喜還是厭!

  • 3 # 洛媽淘玩具

    我們家長需要承認生氣、發怒是孩子的一種本能,也是他們的權利。一個不會生氣、發怒的孩子,通常是受壓抑和孤僻的,有時候孩子的哭鬧,不僅對身體好,還能提高智力,同時也表現心裡健康。我們家長好多時候會對孩子說:“不許哭,別鬧了!”,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同樣希望“心想事成”的日子多,所以有時候孩子會莫名其妙的大哭大鬧,我們家長要先看看問題是不是出在我們身上,找到孩子發脾氣哭鬧的原因,在進行引導解決,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 4 # 諸葛餃子

    這個是一句老話自然是非常有道理的。說的是一位媽媽同時有幾個孩子需要哺乳,而孩子不會說話只能透過哭來表達我餓了,或者我不舒服,我困了,尿了等等。具體原因媽媽會逐一判斷,但是媽媽第一反應就是可能孩子又餓了,就會再次餵奶,而餓了不哭的孩子很少。不哭鬧就是媽媽按照頻率多久喂一次。這句話現在多用於職場中或團隊中,善於表達自己想法,主動積極的員工,會受到上級或者老闆的關注,機會更多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學在家裡幫做家務活的優點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