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40萬正規軍打了快四年,一直沒有打敗頓巴斯地區的民兵武裝。不僅沒有打敗,反而付出了10000多人的傷亡。原因在哪?烏克蘭政府心知肚明,那是因為俄羅斯源源不斷地為頓巴斯民兵提供武器裝備。甚至有源源不斷的俄羅斯人進入頓巴斯地區,直接化妝成頓巴斯民兵,與烏克蘭政府軍對抗。這其中,有眾多來自於俄羅斯的車臣人。如果一名車臣狙擊手將視察前線的烏克蘭高階官員擊斃,責任在誰?會不會引發俄烏直接對抗?
烏克蘭政府軍與頓巴斯地方武裝從來沒有停止過武裝衝突,即使打死一名烏克蘭高階軍官,也沒有多大關係。有什麼責任可言呢?雙方本來就處於交戰狀態!不要忘了,在8月份,頓涅茨克領導人扎哈爾琴科被烏克蘭情報部門炸死。扎哈爾琴科死了也就死了,烏克蘭需要負什麼責任?車臣狙擊手擊斃烏克蘭高官,肯定能夠得到俄羅斯與頓巴斯當局兩方面的嘉獎。至於烏克蘭也僅僅能夠發出幾聲抗議,其他的什麼也做不了。
被炸死的扎哈爾琴科
至於俄烏直接對抗更不可能發生!從烏克蘭的角度,實力不濟,2.54萬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亞半島都被俄羅斯強佔了,烏克蘭都沒有與俄羅斯直接對抗,死了一名高階官員怎麼可能與俄羅斯直接對抗。難道一名烏克蘭官員性命比整個克里米亞半島還要重要?給一個烈士的稱號,是烏克蘭政府唯一能夠為這位倒黴高階官員做的。
從俄羅斯的角度,已經佔盡了烏克蘭的便宜,也不能太得寸進尺,否則會給西方介入的藉口。目前,俄羅斯已經牢牢佔據了克里米亞半島與刻赤海峽,又實際上控制了頓巴斯地區。在與烏克蘭開戰,不僅得不到好處,還會引來西方的干預,得不償失!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結論:俄烏是否全面開戰取決於兩國的國家利益,即使車臣狙擊手擊斃了波羅申科,以目前的形勢,俄烏也不可能發生直接衝突。烏克蘭沒有實力大,俄羅斯沒有利益可打。
烏克蘭40萬正規軍打了快四年,一直沒有打敗頓巴斯地區的民兵武裝。不僅沒有打敗,反而付出了10000多人的傷亡。原因在哪?烏克蘭政府心知肚明,那是因為俄羅斯源源不斷地為頓巴斯民兵提供武器裝備。甚至有源源不斷的俄羅斯人進入頓巴斯地區,直接化妝成頓巴斯民兵,與烏克蘭政府軍對抗。這其中,有眾多來自於俄羅斯的車臣人。如果一名車臣狙擊手將視察前線的烏克蘭高階官員擊斃,責任在誰?會不會引發俄烏直接對抗?
烏克蘭政府軍與頓巴斯地方武裝從來沒有停止過武裝衝突,即使打死一名烏克蘭高階軍官,也沒有多大關係。有什麼責任可言呢?雙方本來就處於交戰狀態!不要忘了,在8月份,頓涅茨克領導人扎哈爾琴科被烏克蘭情報部門炸死。扎哈爾琴科死了也就死了,烏克蘭需要負什麼責任?車臣狙擊手擊斃烏克蘭高官,肯定能夠得到俄羅斯與頓巴斯當局兩方面的嘉獎。至於烏克蘭也僅僅能夠發出幾聲抗議,其他的什麼也做不了。
被炸死的扎哈爾琴科
至於俄烏直接對抗更不可能發生!從烏克蘭的角度,實力不濟,2.54萬平方公里的克里米亞半島都被俄羅斯強佔了,烏克蘭都沒有與俄羅斯直接對抗,死了一名高階官員怎麼可能與俄羅斯直接對抗。難道一名烏克蘭官員性命比整個克里米亞半島還要重要?給一個烈士的稱號,是烏克蘭政府唯一能夠為這位倒黴高階官員做的。
從俄羅斯的角度,已經佔盡了烏克蘭的便宜,也不能太得寸進尺,否則會給西方介入的藉口。目前,俄羅斯已經牢牢佔據了克里米亞半島與刻赤海峽,又實際上控制了頓巴斯地區。在與烏克蘭開戰,不僅得不到好處,還會引來西方的干預,得不償失!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結論:俄烏是否全面開戰取決於兩國的國家利益,即使車臣狙擊手擊斃了波羅申科,以目前的形勢,俄烏也不可能發生直接衝突。烏克蘭沒有實力大,俄羅斯沒有利益可打。